专家建言成都规划 从安逸之城走向宜居之城
admin
2004-01-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就成都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从千年蜀地走向国际名城;从一枝独秀走向区域合作;从山水名城走向生态新城;从悠闲城市走向效率城市;从安逸城市走向宜居城市。
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就成都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从千年蜀地走向国际名城;从一枝独秀走向区域合作;从山水名城走向生态新城;从悠闲城市走向效率城市;从安逸城市走向宜居城市。
昨日,本报披露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专家所提出的,让成都“从山水名城走向生态新城”的构想,又为成都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搭建了一个理论框架。
打造“三心两翼”的成都都市圈
记者了解到,根据城市经济作用强度预算,成都与绵阳、德阳、眉山、资阳这4个地级城市联系最密切,这些经济流较强的城市到达成都的时间都可以控制在1小时以内,可以形成“1小时”经济圈,最终形成“网络城市”的格局。
广州院专家认为,打造成都都市圈,其空间布局的基本走向应为“北举、东聚、西调、南承”,最终形成“三心两翼”的空间格局,其中“三心”为中心城区、新都新城、龙泉新城,“两翼”为高新区西区、高新区南区,并进行了定位。
【新闻名词:“心两翼”】
中心城区:成都市的政治、文化、旅游、商业、金融中心。
新都新城:成都未来的大学城、研发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新兴产业所在地,成绵产业带的创新极,并建议设立省级行政中心。
龙泉新城:接受由于中心城区疏解的产业,使传统的产业在此进行升级换代。
高新区西区: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高新区南区: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
构筑“一环九廊”的市域生态格局
广州院专家们提出了成都的未来发展目标:从千年蜀地走向国际名城;从一枝独秀走向区域合作;从山水名城走向生态新城;从悠闲城市走向效率城市;从安逸城市走向宜居城市。
记者注意到,在广州院研究成果中,最具新意的是,构建成都的城市生态结构体系:建立“蓝脉绿网”的中心城区生态网络,构筑“一环九廊”的市域生态格局,强化“水网林盘”的市域生态基质,打造21世纪的生态成都,构建成都城市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结构体系,并提出了“新文化、新产业、新空间、新策略”的理念。
[新闻名词:“一环九廊”]
由中心生态环、成绵生态廊道、成渝生态廊道、东风渠生态廊道、府河生态廊道、走马河生态廊道、毗河生态廊道等组成。
“一极双城”带动西南、西部经济
广州院专家们认为,成都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应构建四川盆地城市群——“一极双城”,这样才能对中国西部的城市体系起到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城市体系重要的发展极。成都、重庆强强合作,将形成“一极双城”的未来格局,成、渝共同发挥大城市的重要作用,带动西南、西部经济的发展。在这个城市群中,成绵产业带和成渝经济带都将形成主要发展轴。
[新闻名词:“一极双城”]
“一极”指中国城市体系重要的发展极,“双城”指成都、重庆。
建造大成都都会区“151时”交通圈
成都未来应在现有的以高速路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路体系。广州院专家认为,应逐步建立以“三环”内内环快速路(二环)、三环快速路、环城高速公路、21条联络线(二、三环之间)14条放射线的环形放射状高快速路网体系,打造大成都都会区“151时”交通圈。其发展重点是:
1、提升二环路为城市快速路,并新建和改造几条道路成为内环快速路与三环快速路之间的快速联系线。
2、结合新区发展完善对外快速放射线。
3、定位中心区几条道路为联系内环线快速路的交通性干道,提高中心区进出高快速路体系的效率。
4、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城:两条高速公路,两条快速路;
5、中心城区与北部新城:一条高速公路,两条快速路;
6、东部新城与北部新城区:通过一条快速路连接。
[新闻名词:“151时”交通圈]
都会区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15分钟之内进入高快速路网体系,都会区内都具备1小时左右的可达性。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