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酒吧街怎么建——北京三里屯线外机构的另类启示
admin
2003-12-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人们提及香港的娱乐消费必称兰桂坊,上海则必称新天地,而北京的三里屯酒吧街却由于缺乏大规模的资源调配及运营,形成了自发型的散点式经营状况。这种状况使三里屯的文化特征
人们提及香港的娱乐消费必称兰桂坊,上海则必称新天地,而北京的三里屯酒吧街却由于缺乏大规模的资源调配及运营,形成了自发型的散点式经营状况。这种状况使三里屯的文化特征渐渐消退,对三里屯的整体商业氛围产生了负面影响。现在的三里屯,距离它应有的国际化酒吧一条街的印象愈来愈远。
三里屯需要怎样的建筑?这样的建筑对三里屯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又能够对三里屯的经营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12月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研讨活动在三里屯藏酷召开。与以往的的专业研讨会不同,此次研讨会除了专业建筑设计师外,更多的是艺术家、演艺明星、商业精英以及时尚新锐。讨论的焦点,便是即将浮出水面的高端商业娱乐地产项目——线外机构。
据了解,该项目地处三里屯北街,原先的定位是和亚秀市场差不多的服装市场,亿城股份将其重新定位成集文化娱乐、餐饮消费以及精品店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综合体,整个项目占地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三层,为三里屯面积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
此次研讨会的组织者称,三里屯酒吧街经过15年的发展,形成了中西方文化交融、商业与娱乐交融、主流与非主流交融、传统与时尚交融的鲜明地域文化属性,这种大融合的属性也映衬着北京包容的城市文化特征。因此,三里屯新的建设应不只停留在处理常规的、表象的建筑立面,而应提升到精神层面,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与会者提交的40余个建筑立面设计方案多数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有的更是突破了常规的建筑理念而显出标新立异甚至是另类的元素,在建筑形态遭受疯狂拷贝而日益趋同的今天,这些方案或想法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建筑底层四面均是可以进出的门,里面的一切都可以直接展示在街面上;用金属材料做一个巨大的幔帐,把整个建筑包起来,以达到好奇心的产生、幔帐内外的互动以及多种文化和多种理念的融合;像软体动物一样的形状,但又有很硬的圆柱体与其结合,产生一种毫不相干的、有点莫名其妙的神秘感觉,希望诠释人的潜意识、不能用语言形容的类似本能或者欲望的东西;用不锈钢丝做成的窗棂强行拼贴到一个具备现代功能的建筑上,随着地地面上向上攀爬的植物的繁茂枯死,传达“让时间去设计”的意念……
有人或许会对以上设计不以为然,但正如一位设计师所说,如果在这个城市所发生的一切都必须是循规蹈矩的,也许这样的建筑不应该在这里出现。而另一位设计师则表示,如果谈文化,不如去清华、北大;如果说高科技,不如去中关村;又比如说买名牌,人们想到的自然是大商场。三里屯的建筑不应该像个丰碑或不朽的作品,三里屯就像一滩泥,你把泥精致地扔在那里它就更加永恒;三里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包容,大家随心所欲很自由,它的建筑有点像孩子似的不懂人事可能会更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三里屯线外机构的建筑形式希望能够反映北京性格,可什么叫北京性格?可能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北京性格已经消失了,我们不能再指望回到红墙黄瓦那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北京性格。现在的北京性格像一个大杂烩,神圣的、无赖的、精彩的、庸俗的,可能都能在这个城市里共生。你不能把最庸俗的东西都从这个城市里剔除掉,否则最精彩的也不会诞生。因此线外机构这样的建筑规模和另类设计,可能会有人去对它的品位或艺术水准产生非议,但肯定会有另外一些人张开双臂欢迎他,面向各个人群可能是线外机构最终的生命力。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