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一个银川与半个宁夏的城市规划

admin 2003-12-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往往会在“理想与现实,变革与妥协,张扬与收敛”的痛苦中发生激烈冲突。怎样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步中完成“两全其美”?打区域牌,打特色牌,发挥城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往往会在“理想与现实,变革与妥协,张扬与收敛”的痛苦中发生激烈冲突。怎样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步中完成“两全其美”?打区域牌,打特色牌,发挥城市的个性和多样化功能,或许是协调城市规划的一个好办法。    和那些长年搞规划的官员一样,蒋珊珊的办公室堆满了图纸,还没等记者坐稳,这位干练却不失细腻的女局长就递上一张今年5月绘制的《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图》。虽然1:60000的比例无法让我们看出这座城市的建设细节,但一个“大银川”的发展轮廓却显得十分清晰。在向记者简单概括了银川市的城市建设后,蒋珊珊以一个规划专家独到的人文观察和思考,与记者展开了“大银川”为题的对话。 记者:此行我们在银川听到最多的一个名词就是“大银川”,能否解释一下这一名词的由来?另外作为一位负责规划的官员,您心目中的“大银川”应该是个什么模样? 蒋珊珊:2002年4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作出一项具有历史眼光的决策。决策的核心,就是要把银川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5月10日,银川市专门召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动员大会”,并在那次大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大银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定位。之后“大银川”便被媒体频频搬上报纸、电视和网站。当然从专业角度出发,“大银川”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清楚。我的理解是,她应该是这座城市“大与小、美与强,刚与柔”的最佳结合,如果将其描述为一个目标:应该是西北地区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生活质量上佳的城市之一。 记者:为什么要提出“跳出银川看银川、立足全国看银川、面向世界看银川”的城市规划新理念? 蒋珊珊:这一城市规划的新理念,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一个字,却为我们的城市发展目标丈量出了一个新高度。因为以银川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包括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乌海市,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延安市及甘肃的庆阳地区,它们的经济、文化、商业触角均远离其本省区的核心辐射,而在这10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区域范围内,只有银川是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城市人口超70万的大城市。因此我们认为,把银川做“大”做“强”,形成包头、太原、西安、兰州的新经济三角带,在中国西部城市规划编制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可操作的地利依托。 试想,如果一座城市的规划不能与其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那么这个规划就不会有血有肉,就不会贴近群众利益。这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城市规划不能只“编”不“修”。当然,开始论证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之前,必须先采纳专家的评审方案,同时通过公开展示、采纳社会各界不同意见的程序形成透明。 记者:银川城市建设进入快速轨道的现实及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是否意味着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银川城市总体规划已部分失去其前瞻性、指导性? 蒋珊珊:不能完全这么理解,因为每座城市的规划从技术角度出发都有它的连贯性。1950年建国初期,银川只是一座仅有3万人口的小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也只有3平方公里,在规土历史上被称为“三三制”。但依据我们1996年修编并经国务院2000年批准的跨世纪城市总体规划,银川城市人口规模到2010年为7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6平方公里。而今天这两个“7”也不够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规划”不如“变化”快的历史缺憾。 当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加速转型,银川城市发展空间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1996年我们开始编修城市总体规划到国务院2000年批准的四年里,由于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和国家宏观战略发生的变化,使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显露出城市资源不匹配、空间不适应的弱点。因此,必须以新的城市功能实现“扬长避短”,引导“大银川”规划更为务实丰满,否则在城市空间的巨大压力面前,无序、重复建设将会影响宁夏经济全局的顺利发展。 记者:你们丰富和深化规划编制的具体举措有哪些?产生了什么作用? 蒋珊珊:市政府在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后就部署编制了城市分区规划。分区规划将全市2010年规划建设用地划为7个分区,同时精心构筑起城市立体轮廓,形成独特景观风格,先后安排城市重点发展地段近二十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覆盖面积约占城市建成区的80%。根据城市升级需要,我们还从国内外选拔优秀规划设计师,通过邀请、公开招标方式进入银川规划市场。更可喜的是,银川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几乎覆盖了城市近期重点发展及改造区域的100%以上,其中包括与国际接轨的森林公园、北塔公园大面积湖泊湿地公园概念规划。 为解决城乡结合部开发建设的失控,在我局协助指导下,郊区12个乡(镇)的乡(镇)域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并通过审定。同时城市给排水、供电、电信、燃气、供热、交通、历史文化名城防灾等专项规划也已编制完毕。总之,这些举措都为我们进入城市化新时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记者:怎样才能建设一个既与区域中心城市匹配,又能代表21世纪现代化特征的核心区城市? 蒋珊珊:首先,我们从城市主干道系统规划开始全面修改完善,拿出一个远期能适应200万人口规模特大城市发展的道路骨架系统,并将原总体规划确定的76平方公里建成区范围,扩展到37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控制区;其次,通过行政手段将城市建设热点从旧城引向新区,并按规划与区划相适应的原则,择址在金凤区心脏建设大银川的新核心区。今后,随着自治区党委和银川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机关的迁入,这里将成为行政、金融、会展、流通、娱乐、旅游多功能集聚的城市新中心。 记者:此次“大银川”的城市建设新起点,为什么从城市道路系统的脱胎换骨开始? 蒋珊珊:这主要基于加强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考虑。自2003年开始,我们全面拓宽改造了城市东西向轴线号称“50里长街”的北京路和南北向主干道丽景街,将一横一纵最重要的两条城市主干道由双向四车道拓展为双向八车道,道路红线宽度分别确定为60米和108米,同时在道路一侧或两侧超前规划了宽幅景观林带。 记者:在城市规划中你们如何兼顾眼前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蒋珊珊:这个问题很重要。“生态立市”始终是我们规划的立足点、根本点。凡新确定的项目,一直把生态环境、景观环境放在突出地位。如大小西湖湿地公园、北塔湖公园、丽景湖公园、金波湖公园、鸣翠湖公园等以湖泊湿地保护为主的公园规划占地都在1500亩以上。最大的大小西湖湿地公园规划面积甚至达到30平方公里。而在旧城范围,我们也在建筑密集区拆除违法建筑、不合理建筑,开辟人民广场、大团结广场、迎宾广场、新月广场、西夏广场等近十个景观广场,其中最大的人民广场占地面积30公顷以上。 记者:新规划肯定会涉及新开工,新开工肯定会带来新拆迁。你们是怎样考虑群众利益的? 蒋珊珊:我们“城中村”的大规模改造始于2002年。为解决拆迁矛盾,银川的办法是,集中成片开发康居新村,一步到位安置拆迁农民,从而彻底解决了以往“城市不断发展,农民反复拆迁”的恶性循环。今年,我们在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建筑30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替农民安置康居新村15处,目前开工面积200万平方米,规定在年底前竣工120万平方米交付使用。 记者:近期“大银川”已锁定的发展目标有哪些?, 蒋珊珊: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曾感慨地说,一个银川等于半个宁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也认为,“大银川”的建设思路下活了全区经济发展的一盘棋。目前,通过区划调整,银川市域面积由原来的3499平方公里扩大到7130平方公里。随着兴庆、金凤、西夏三区的成立,以及代管灵武市、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机遇发挥,一个以兴庆区——商贸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金凤区--行政中心、高科技产业聚集区,西夏区——工业基地、教育重地、旅游胜地为轴心;永宁、贺兰两县--新型卫星城为两翼;灵武市——国家级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西部生果外向型产品出口基地为依托的“大银川”新格局正在迅速崛起。 记者:银川市将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时机再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蒋珊珊:银川市委、政府从年初开始就对“大银川”发展战略展开纵深研究,并通过世行贷款,向该课题投入资金100万美元。目前,中标的国家级咨询机构正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研究。我们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对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展开再度修编,以发挥城市规划在经济建设中的龙头和服务作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