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需要细节
admin
2003-11-29
来源:景观中国网
10多年前人们在介绍深圳人的特点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两个人骑单车在内地城市相撞,可能会引发一场争吵,甚至打架,在深圳却是互相道歉匆匆离去,因为深圳的年轻人太忙,无暇吵
10多年前人们在介绍深圳人的特点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两个人骑单车在内地城市相撞,可能会引发一场争吵,甚至打架,在深圳却是互相道歉匆匆离去,因为深圳的年轻人太忙,无暇吵架。这个例子很形象地说明了上个世纪80年代深圳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用很多抽象高深的语言是说不清楚的。这就是细节的力量。笔者认
为,城市文化也是需要细节的。
关于提高深圳文化底蕴或内涵的呼声,算起来也不少于10年了,从“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到最近的“文化立市”,反映了决策者和广大市民的强烈愿望。政府官员、学者也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很多口号,编印了不少蓝皮书、规划等,笔者见过很多这样的文字。像“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建立健全……机制”、“促进……发展”、“形成……局面”等等文字,耳熟能详。
这些口号、规划、蓝皮书都是很好的,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些上面。
城市的文化最终应该体现在细节上。有文化影响力的大都市都会自然形成一些令人难忘的细节。细节可以是硬件,例如美轮美奂的设施、街头的雕塑、候车亭上的广告等等,更重要的是人的行为。例如,在纽约的中央公园的夏天的一个下午,我曾经与纽约市民一道在一个露天演出场地门外排队,从下午2点开始排起,晚上6点进去,为的是占一个好位子,观看免费演出的歌剧《奥塞罗》;你可以看到从其他州、市开车、坐飞机来纽约的人,他们到这个城市就为了看几场演出;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里,有许多哲学家、文人经常随意小聚等等。在文化名城中,我们被细节所感动、所熏陶,从而使我们也“文化”起来。
我个人希望我们深圳经过“文化立市”,在若干年后可以出现这些细节:
——经常可以看到在剧院门口有秩序的长龙,为的是花很贵的价钱看一场档次很高的演出;
——也可以经常在露天演出场地免费听到好的流行音乐甚至是交响乐,一些官员、白领不以席地而坐看演出为羞耻;
——在不影响治安的街头、地铁,可以随意听到水平不错但还没有名气的艺术家的表演,人们报以掌声并给一些硬币,不是出于怜悯,而是出于感谢;
——在文化区域的深夜,街道上还充满行人,不是去桑拿、洗脚,而是刚看完演出散场回家;
——每年有一个群众参加的节庆,最好有巡游和狂欢,必须是自发的,而不是由单位组织,穿着统一的服装,或是穿着赞助商发的帽子;
——在城市里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很快就找到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不用在建筑设计方面“全国第一”,但是可以通过电脑联网找到任何存于其他图书馆里你所需要的书,或是坐在家里通过电话、电脑就可以找到图书或是续借图书;
——图书馆里,只要你把想法告诉管理员,就可以找到非常重要的年月久远的政府文档;同时也可以免费租到录像带和DVD等;
——美术馆里经常有一些另类的画展;
——经常有人从内地专程来看重要的演出或画展;
——每个双休日的早晨,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可以看到没有商业味道的告知,告诉你本市今天有哪些免费的学术演讲、讨论等;
——报纸上有一些坚持高雅品味的专版专栏,全国的著名文人都以能在这样的专版专栏发文章为荣;
——电台可以听到不被庸俗广告打断的交响乐;
——电视台可以看到讨论图书的节目;
——双休日有许多小型的沙龙或是文人的派对;
等等。
以上纯属个人想象,我相信这些细节每一个关心文化建设的人都可以列出很多来,每一个人关心的细节都不一样。但是如果我们的城市最终充满了种种细节,我们就能真切感受到我们这座水泥森林里有着丰富的灵魂。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