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解读三亚"中国人居环境奖":世人向往的地方

admin 2003-11-01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三亚是海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海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全市总人口4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陆地面积1919.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海洋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9
  三亚是海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海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全市总人口4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陆地面积1919.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海洋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9公里。      这里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古迹等十大风景旅游资源,是世界上热带海滨旅游资源最丰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三亚年平均温度25.4℃,长夏无冬,阳光普照,海水清澈碧透,沙滩洁白如银,空气清新如洗,花果四季飘香,是中国最理想的避寒和度假胜地,也是世人向往的理想人居场所。      近5年来,三亚市以科学的城市规划为指导,以建设优美的国际性热带滨海风景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建设高标准的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致力于改变和保护城市环境,建成了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供水供电和市政设施超前发展,生态建设的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生态示范区的一类标准。近年来,三亚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等称号。      高标准编制城市规划      经过多年对“三亚如何发展”的课题进行探索和实践,三亚市委、市政府从三亚的实际出发,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和听取各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性质为“国际性热带滨海风景旅游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为“建设功能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满足国内外多层次需求,形成优良居住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高质量、富有特色的生态城市。”      围绕这个目标,三亚市确定了整个三亚城市规划总体思路,即在城市结构布局上,体现出山、海、河、城四位一体相得益彰的特色,在城市绿化和建筑设计上体现南国热带风光的特色。因此,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等10多个专项规划。在规划管理中,三亚市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成立了规划审批领导小组,对城市和重大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3年来,通过实施新的城市规划,城市的布局得到了调整优化,创造出“城在山中,城在绿中,城在花中”的热带滨海城市景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      近年来,为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三亚共投入35亿元用于城市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日趋配套。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已开辟国内航线30条,国际或地区航线5条。三亚至香港、越南的海上航线已经通航。通讯设施日趋现代化,可直接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900多个城市联络。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10.75万千瓦,新建变电站8个。年供气能力为2400万立方米的民用天然气工程,极快就可建成投产,投产后主城区供气率可达100%。      路网建设日趋完善。3年来,我市先后投入8.5亿元新建和改造道路15条。特别是高标准、高质量新建了17.8公里的三亚湾路和8.9公里的迎宾路两条景观路,使城市道路形成“三纵五横”的城市道路骨架和结构合理的道路网络。城市道路等级日益提高,道路功能日趋配套,城市道路总长169公里,面积21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9.7平方米。      城市交通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覆盖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快速网络,形成城市公交、旅游公交、城乡公交和出租车的完整交通体系。现有公交线路10条,公交车辆313标台,出租车1200辆,城市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0.85标台。      亮化工程建设成绩显著。新建的三亚湾路、迎宾路、榆亚大道等道路全部采用高档次的新型灯杆、灯具。目前,全市共有路灯9868盏,道路路灯安装率97%,路灯亮灯保持在98%以上。      城市供水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三亚投入2亿多元进行城市供水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三亚供水不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生产管理和供水服务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目前有3个水厂联网供水,供水能力为23万吨/日,供水管网总长426公里,管网覆盖面积48平方公里,供水普及率99%。为了科学地分配管网水量,还投资200万元建立起先进的供水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供水管网的全过程自动化实时监控。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已建成排水排污管道310公里,基本实现了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市中心区的污水管网已全部建成,总投资2.6亿元、日处理污水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已投入使用。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坡旅游开发区、大东海旅游开发区都建有小型污水处理站,中水回收用于绿化浇灌。目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7%,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为21.3%。      极力建设生态示范城市      我市明确提出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都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打生态环境的牌,走生态环境的路,吃生态环境的饭,发生态环境的财。      综合治理城市污染源。一是编制完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控制性规划,建立了城市空气日报制度。二是强化监督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整治机动车尾气和工厂烟尘,减少大气污染。三是大力治理城市的噪声污染。四是进一步推进消除“白色”污染和淘汰氟里昂工作,建设市级无氟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和一次性泡沫餐盒的违法行为。      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三亚市工业企业少,类型单一,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主要是橡胶加工业和木材加工业。2000年底,三亚市所有工业污染源全部达标排放,实现了“一控双达标”的目标,并通过了省考核组的验收。两年来,为了巩固“一控双达标”工作成果,三亚市着重抓好水泥厂和国营农场胶厂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和达标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重点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据监测,目前,三亚市规划区内的河、湖、渠水体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植树造成林成效显著。按照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区要求,我市积极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国土工作,在城市周边大力植树造林。除了造林专业队伍外,每年开展“3.12”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绿化宝岛三亚万人大行动、十万亩椰林工程等活动,并实行封山育林,确保成活。1996年以来,累计植树造林11.3万亩,参加义务植树总人数达61万人次,义务植树410万株,年人均义务植树4.2株。目前森林覆盖率为62%。1998年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称号。      加强对珊瑚礁和红树林等特殊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三亚市有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一个,保护海域面积55.68平方公里;有红树林保护区3个,保护红树林面积886亩。我市相继组建了三个珊瑚礁监察管理站和“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站”,使珊瑚礁和红树林的保护工作走上正规化、全天候的管理轨道,有效地保护了珊瑚礁和红树林的特殊生态环境。      创建一流人居环境      在建设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三亚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决纠正牺牲长远的环境效益去追求近期效益的短期行为。      1、规范房地产管理,提高城市住宅水平      正确引导房地产业的开发建设。为确保房地产业适度、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近两年来,三亚市广泛开展房地产市场调研,建立房地产市场定期分析制度,随时了解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态势。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目前,我市拥有高档住宅52万平方米、中档住宅350万平方米、低档住宅27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活跃,交易规则健全,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租赁市场,以及高、中、低档住宅比例都比较合理。      提高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1994年起,我市就开始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全面采集地籍信息,将市区及乡镇大比例尺地形图录入电脑,结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开发了“三亚市土地房产产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用地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地籍测量成果建立了地籍图形数据库存,对产权登记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数据库存及地籍图交互,为查询各种信息提供人了极大的方便。      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一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为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提供了资金渠道,也为个人积累住房资金。二是建立住房抵押贷款制度,为无房户、住房困难户提供购房、建房抵押贷款。三年来,各金融机构共发放贷款1500万元。三是改革住房投资体制。财政不再拨款给单位建房,按照国家、单位、个人各出一点的办法,重点集资改造危房,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三年来,共有63个单位改造危房3332套,面积170315平方米,总投资28484万元,使我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小康水平。四是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盘活存量公房,回收售房资金。1998年以来,共有62个单位出售旧公房859套,建筑82207平方米,收回售房款3705万元,使我市住房自有率达95%以上。五是建立和培育房改二、三级市场。水型城市,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      2、大力保护文化遗产。      三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古迹100多处,其中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对已列入等级的文物单位,我市制定了相应的文物保护措施,分类编号,建立档案,制作文物保护名称标志立于遗址前,并加强巡查,使历史文化遗迹都是到了较好的保护;对未列入等级的文物单位,我市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考证、测量、造册建档、登记等工作;对地方语言、戏剧种、民间工艺、风俗习惯等传统特色文化,我市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力求保护原貌,并使之源远流长。      创造全国“长寿谷”      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截至2002年6月止,三亚市区总居住建筑面积为425.28万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面积28.35平方米,远远高于我国城市居民人均9.6平方米的居住面积。      促进了房地产交易的活跃。2001年房地产交易量达20万平方米,2002年可达25—30万平方米,购房者80%来自内陆省份。      提高了市民的身体健康水平。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海南人的平均寿命最长,而三亚人的平均寿命则为海南之冠。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