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维也纳治理交通堵塞有绝招

admin 2003-10-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车多路窄,市中心布满名胜古迹,拆迁扩路的方案往往通不过文物保护部门的审批。因此,市交管部门在避免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方面可利用资源非常少。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车多路窄,市中心布满名胜古迹,拆迁扩路的方案往往通不过文物保护部门的审批。因此,市交管部门在避免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方面可利用资源非常少。但是那里交通井然流畅,交通管制无“盲区”,很值得借鉴学习。      记者通过3个月的观察后发现,维也纳这一世界旅游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至少80万,但是基本不存在交通拥堵问题。在交通最繁忙的市中心十字路口没有交警维持秩序,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除上下班高峰以外,很少出现机动车排长队的现象,也没有因机动车违章行驶而使交通路口成为“一团解不开的乱麻”。      维也纳井然有序的城市交通,得益于交管部门在制定交通法规时尽量克服“盲区”,使参与交通任何一方的每个具体行为都能受到约束。任何一方如果拒绝约束,按其违章程度有可能受到重罚,而大多数人则不愿为违章“埋单”或拿生命当儿戏。      当局制定交通法规时的重要理念是保护参与交通各方的权利,重点保护行人,其次是自行车、社会服务车辆和公交车辆。机动车不能与自行车抢道,而自行车则要谦让行人。在交通繁忙的路口和路段一般有为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分别设置的红绿灯,避免三者相互抢道。对于不熟悉城市交通特点的外国游客来说,只要按标志行进,一般不会出事故。      维也纳城市交通立体发展。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高架城市铁路、出租车、观光大轿车和马车等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出行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极为方便。私家车因环境污染问题,出门所要遵循的规矩甚多。小轿车不仅要避让行人和自行车,还不能随便超越公交车辆,甚至还要给超市运货的卡车让路。      由于多数家庭没有自已的车库,为克服停车难,市政府规定,除设有明显标志的禁停路段以外,维也纳大街小巷的路边均允许停车。当局投巨资兴建地下收费停车场,还把几乎所有住宅区的街道辟为单行线,以增加道路两边的停车位。为减少市中心的停车量,市中心的几个街区设为收费停车区。这样,在维也纳付费停车并非难事。      想要停车的人绝不会因找不到停车或禁停标志而陷入“盲区”。非停车路段哪怕只有一个车位的长度,其起点和终点也会各设有一块禁停牌子。允许随时停车的路面均画有停车区位线,是斜着停还是顺着停不可马虎。一旦违章停车,任何受到影响的人都有权电话通知警察把违章车拖走,而拖车费用以及其它损失则由违章车主承担。      此外,维也纳市还有一整套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均可视情况立即通知警察、急救中心、航空抢险中心、排障中心、汽车俱乐部或保险公司。每个机构各司其职,以最快速度抢救伤者、勘验事故、确定责任、排除路障、保障通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