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文化遗产不再喊渴
admin
2003-09-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3年,承德避暑山庄肇建300年。300年前,承德市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300年后,承德因其“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大的皇
2003年,承德避暑山庄肇建300年。300年前,承德市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300年后,承德因其“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所在地以及其京津生态“后花园”、向京津唐供水的重要水源地的重要地位,更加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凸显其战略地位。
然而,就在世纪之交的那一年,避暑山庄就因为干旱爆出了“避暑山庄不避暑”的尴尬。随着水少、水脏和生态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如何保护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如何配置有限的并且日益减少的水资源、水利工作在其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世界文化遗产的今天和明天。
[B]走进世界文化遗产[/B]
“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5.64平方公里,宫墙长10公里,园林面积比枫丹白露宫还大,有5个凡尔赛宫大。而且清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三分之一发生在这里。”9年前,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工作人员向世界申遗委员会成员这样介绍承德避暑山庄。9年后,随着世界大门的打开,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着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迷人山水景致的避暑山庄。踏进山庄,就仿佛翻开了一部厚重的、浓缩了300年前中国风貌的断代史。
避暑山庄是清代帝王的避暑行宫,因此它不仅是一所皇家园林,也是清朝的又一个政治中心。建筑上的庄重宏丽、古朴清雅与政治上的威严、神秘相融合,同时与山庄雄奇秀丽的山水景观和谐相映,浑然一体。取自然山水之本色,纳江南塞北之风光,其淡妆与浓抹的北京紫禁城形成对比。山庄年平均气温22~24摄氏度,是难得的盛夏避暑之地。它将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众多的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水是山庄之魂。史载康熙出行经过此地,见“清流萦绕,至热河而形势融结”,并兼有西北山川的神奇和东南的幽曲,故而有了热河行宫,有了热河行宫,才有避暑山庄。山庄以山得名,而胜趣实在水。康熙营建之初,首先从理水开始,后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8个湖泊。山得水则活,水给整个山庄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山庄内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有楹联曰:“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
不久前举行的纪念避暑山庄肇建300年、世界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专家,也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慕名者。承德已不仅仅是承德人的承德,它的发展和前途吸引着所有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人的目光。
[B]从热河到京津“后花园”[/B]
说起热河,人们会联想起许多历史事件,其实热河就是避暑山庄里一眼小小的温泉,它长年不断从地下滚滚涌出,冬天山川尽披银装,惟此湖水清澈透底。近几年北方干旱,热河也被殃及,出水渐少,主要依靠来水补给。
如今山庄内众多的湖泊,水源主要引自武烈河。武烈河河道是承德的一条动脉,近几年建成5道橡胶坝后,形成了82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武烈河水不仅补充了山庄内不足的水源,还利用活水改善自然环境,用引水再造景观,使多年萎缩的城区河流重新生出灵气。
承德的水不仅滋润着避暑山庄和承德人,而且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与承德密切相关的京津唐地区的一条生命线。武烈河自北向南注入滦河,是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承德的滦河是华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这条河无论水量还是水质在海滦河流域诸河中都是最好的。从1983年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工程通水,到2000年的18年间,滦河通过潘家口水库向天津、唐山两市供水264亿立方米,为津唐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95%的水来自承德。
发源于承德的另一条河流潮河也是海河北系重要河流之一,位于密云水库上游,总面积占密云水库控制面积的41%,自1960年密云水库蓄水后到2000年的41年中,共向密云供水12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供水3.12亿立方米。
承德作为京津唐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多年来在水土保持、治污、节水等生态与水环境的保护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承德处于燕山深处,北邻内蒙古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处于沙区前沿,成为京津北部生态防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京津生态“后花园”。“后花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了,京津的生态环境才有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承德的生态环境一度受到破坏,1978年后水土保持工作走上正轨,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1989、1999年潮河、滦河相继被列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一些水保工程在不同阶段发挥了巨大的拦沙、缓洪、保水、增效的作用。特别是2000年后,承德的风沙源治理更是为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承德正用自己的努力保护着世界文化遗产和清水流去的地方。
[B]水资源危机向世界遗产发出危险信号[/B]
2000年,由于华北地区连续干旱,武烈河流域径流总量仅为多年平均的18.6%。投入几千万元兴建的橡胶坝群春季无水可蓄,7月中旬至9月中旬正是旅游旺季,避暑山庄湖区干涸长达68天,国人惊爆“避暑山庄不避暑”。
这无疑是一次对世界遗产如釜底抽薪般的破坏,它向人类发出了一个危险信号,这个信号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身边的生存状况:由于连续大旱,坝上地区的许多湖泊、沼泽和湿地干涸,潮河、滦河及其较大支流每年长时间断流,山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农村近百万人口出现饮水困难,承德市区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缺水局面,2000年被列为中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由于滦河水量明显减少,潘家口水库库区水质污染加剧,滦河入库断面的水质多数在Ⅳ类左右,使津唐地区本来就紧张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2000年,潘家口、密云两大水库水位始终处于死水位上下,无法满足京津唐用水需求。
不仅如此,目前承德资源型缺水与工程型缺水并存,突发性暴雨洪水是影响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心腹之患。按国家规定,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防洪标准应达到100一遇。现在承德市区段防洪标准仅达到17年一遇,如果武烈河发生50年一遇洪水,避暑山庄及市区就很难有安全保障。
同时生态环境的脆弱与水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大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宝地,由于人口剧增、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破坏和长期投入不足等原因,出现了土地沙漠化蔓延、水土流失及水污染加重、水资源短缺、河湖(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仅严重制约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直接影响下游及京津地区的生活与生产。
针对日益加剧的资源破坏,参加承德世界文化遗产国际论坛的专家发出警告:“世界遗产没有终身制,保护不好就要出局。”世界遗产专家认为,保护这些遗产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说:“文化遗产的意义就在于它们能激励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保护,而且还是全社会进步的过程。”
承德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承德这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京津水源地和“后花园”等多重身份的地区,意义就更加重大。
[B]承德人的水构想[/B]
面对肩上的多重责任,承德市水务局局长李相国向我们讲述了应对承德水危机的构想:计划在武烈河上采取工程措施,拦截占年径流总量65%的洪水,通过调节,既可提高防洪标准,从根本上保证避暑山庄和市区的防洪安全,又能保证城市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满足避暑山庄、小热河补水的需要,从而改善旅游环境,实现建“大避暑山庄”、建设山水园林化城市的目标。目前该方案正在勘察论证之中。
建造“大避暑山庄”,承德人提出了“以水为魂,以山为骨,以绿为脉,以避暑山庄为核心”的建设理念。水是最重要的,城市有了水,才有灵气,才能形成山、水、林、城遥相呼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用好有限的水,关键要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承德市已经制定的《承德市生态环境恢复水资源保障规划》,以水土保持为恢复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加大农业节水和治污力度,经过30年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建设完成一批重点生态示范园区工程项目,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县城水污染、大气污染得到治理;到2050年,水土流失得到全部治理,河流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建立绿色化经济和绿色化市场,使全社会人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走上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生存需求,又不至于贻害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承德,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承载地,应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