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善待"遗址"为了永不忘记 圆明园含经堂遗址国庆开放

admin 2003-09-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考古发掘和工程保护,北京市文物局昨天宣布,中国最大建筑群遗址保护项目———圆明园含经堂遗址保护主体工程竣工,今年国庆节期间向游人免费开放。至此,十多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考古发掘和工程保护,北京市文物局昨天宣布,中国最大建筑群遗址保护项目———圆明园含经堂遗址保护主体工程竣工,今年国庆节期间向游人免费开放。至此,十多年来关于圆明园修复工作的争论正式告一段落,国人的目光转向了已成为现实的“新”圆明园遗址公园本身。   玻璃罩住乾隆戏台   “十一”期间,去圆明园又多了一处看点。经3年考古勘探和复建,昨天,含经堂遗址主体修复工程宣告完工,它成为圆明园内首个保护性恢复遗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个建筑群遗址保护项目。   四周山水环抱的含经堂,是当年乾隆皇帝准备日后“息肩娱老”之所,各宫殿中藏有大量奇珍异宝,整个建筑群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是圆明园长春园中心区规模最大的一组寝宫型建筑景群。鼎盛时期它曾是圆明园内最具东方风情的宫苑建筑组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含经堂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1900 年又再次被八国联军洗劫。   记者昨天来到遗址现场看到,恢复后的遗址仍然是一片残墙断瓦,平阔的4万多平方米遗迹一眼望到头,没有任何地上建筑,只能根据文字说明和残留的地形来想象当年的盛景。最大的一处残迹是乾隆年间一个戏台的地井,演神仙戏时可以操作戏台升降,但如今整个地井都用玻璃罩罩起来,游人踩在玻璃罩上可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景象。   据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考古队专家靳枫毅介绍,荒废多年之后,各种私搭乱建完全掩盖住了基址。考古队经3年勘探、清理,通过对建筑构件归位、标识等手法,重现了含经堂遗址的平面、立面结构和建筑的布局,观众可通过地面层次、颜色变化,基本看到焚毁后完整的遗址。“地面上的建筑不打算复建,通过凭吊遗址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残迹比完整复建有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据京华时报   两种观点修缮工作选择后者   对于圆明园遗址的保护,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圆明园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独一无二的“万园之园”。帝国主义掠夺和焚毁圆明园的目的就是要灭绝中华文明,重建圆明园对恢复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好处。复建圆明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对北京走向世界都非常有利。遗址应该进行全面修缮,恢复80%以上的景观。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址和残迹的历史感是复建后的景观无法代替的,这段屈辱史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要超过圆明园园林的价值。保留遗迹,让后人时刻永记“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硬道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我们花大力气修复,就等于抹平了帝国主义对我们侵略的伤痕,会淡化这段历史。应该以建立遗址公园为主要手段,原有景观不宜恢复过多。   现实情况是,后一种观点主导了圆明园的修缮工作。   1860 年,英法侵略者的一把大火把世界上最奢华美丽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自此以后,圆明园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去年开工的正觉寺修缮、含经堂遗址发掘拉开了圆明园“百年大修”的序幕。如何让这段惨痛的历史永远铭记在国人心中,未来的遗址公园将以何种面貌呈现?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圆明园管理处和有关专家。   据圆明园管理处主任助理宗天亮先生介绍,2000 年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圆明园遗址规划》,确定了遗址公园的保护原则,去年年底开工的正觉寺修缮和含经堂遗址的发掘保护工作今年将继续进行,除此之外,今年圆明园还将有一些大的修缮动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明园西部景区山形水系的恢复工作和长春园、圆明园宫门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今年全部施工项目共需资金2.5亿元左右。   今年,圆明园管理处对圆明园遗址中的部分景点及长春园西洋楼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考古勘察。不久前,长春园宫门和含经堂等遗址也开始了小范围的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发掘了15000 平方米,尚余33500 平方米。记者在含经堂发掘现场看到,在发掘过程中,还同时跟进了保护措施,对遗址实施长期的工程保护和化学保护。   据介绍,本次修护后的景区均为遗址凭吊区,作爱国主义教育之用,而不是重现圆明园当年的原貌。含经堂将于明年7月发掘完毕,届时配以陈列展览的设施,将于明年9月向社会正式开放。山形水系专项规划将在两到三年之内完成,所有工程将于2008 年竣工。   圆明园是一座以水景为灵魂的园林,山形水系在园林的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遗址地区的水系早已失去了当年康雍乾盛世时的姿彩,今年的修整将分驳岸修整、道路系统建设、植物配置、游客设施、水电系统、排水系统6部分进行,全部工程将在4月份左右开工,年内全部完成。水源考虑由颐和园二龙闸开闸放水;据有关史料记载,圆明园中的植被以松、竹、荷、柳4大品种为主,辅以大量其他珍稀花草树木,这次的植被恢复将依据这个原则咨询有关专家,尽量依照原貌施工。   据北京娱乐信报   [专家观点]   [B]善待圆明园遗址[/B]   ■俞孔坚:对于圆明园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是好心,希望把它的遗址保护工作做好。但请大家回顾一下,关于城市与景观改造和建设的问题,从五十年代开始,我们就不断地在犯错误,又不断地改正错误。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认识足下的这块土地,尊重这块土地,善待这块土地。   首先我们要明确对遗址公园的认识,什么是遗址公园?如果把“圆明园遗址公园”改成“圆明园公园”那就是两码事了。遗址有它的特殊性,我们知道古罗马遗址,没有人要把古罗马遗址改变,建设成古罗马,当然二战前墨索里尼试图重建罗马,但失败了。对待圆明园遗址最关键是“遗址”这个词。   奥运会快来了,到时候我们给世界看什么?给他们看一个再造的圆明园吗?没有意义。再造的圆明园已经有了,珠海也有。而北京的这个“荒废的圆明园”是造不出来的,它独特的价值,在2008 年的奥运北京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典范,代表一种真实的文化。   再强调一下,“遗址”是圆明园最重要的价值,而将生态价值与遗址价值结合在一起,这在世界上将是独一无二的。圆明园就不再仅仅是建筑遗址和园林遗址,而是融生态、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公园,成为北京一处独特的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和生态休闲的独特景观,也将给世界树立一个先进的环境伦理与历史和文化价值观的典范。   (摘自作者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恢复规划》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关链接]   圆明园狗首是真品将以400万港元起拍   10月26日将在香港拍卖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系列之“铜铸狗头”,昨天北京某媒体报道说该狗首与保利博物馆此前已经购回的牛、虎、猴三件兽首并非一个系列。针对这一说法,香港贞观拍卖行总顾问林辑光称:“圆明园十二兽头原产意大利,美国鉴定家认为这只狗首确属圆明园真品,在鉴定意大利青铜器方面,海外专家更有说服力。”   林辑光先生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说:“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系列兽头,不是在中国制造的,是乾隆年间由清朝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蒋安仁共同设计的,由意大利能工巧匠铸造。贞观公司在征集到这只狗首的时候,美国的文物鉴定专家经过鉴定和考证,认为其铸造工艺精湛,确是原产意大利的青铜器,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其底座与2000 年拍卖的三只兽首底座相同,当为圆明园旧物。”同时他表示,国外专家在鉴定意大利青铜器方面比国内专家有经验。   北京某媒体一些曾见过狗首照片的专家提出了几点异议。根据史料记载,圆明园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在铸造时大多用过錾工,但香港此次拍卖的狗头表面光素,没有看出使用过錾工。另外,因为十二生肖兽首当年都是用作喷水的,喉部应该有喷水装置,但狗头的喉部结构与保利已经购买的三件兽首差异较大。另外,资料显示这十二件兽首是由当年宫廷精炼的铜铸就的,颜色应发紫红色,而狗头的颜色为灰白。再有,狗头上的卯眼与资料记载的当年的形态也有所区别。   对此,林辑光表示,“其实狗首上有部分风化的痕迹,但贞观公司拍摄的照片有些反光,风化痕迹没有体现出来。狗首的真正颜色和照片上的也不完全一样,是黑中发绿的青铜色。兽嘴中有一喷水口,而且狗首背后还有一根管子,直通嘴部。”林辑光还透露:“这只狗首铜像是从一位居于纽约的美国人手中征集到的,几经游说及交涉,该美国人终于愿意委托他们拍卖,而拍卖当日,狗首将会以400万港元底价开拍。而2000 年三只圆明园兽首的起拍价格都在200万到300万港元之间。”   林辑光说,贞观拍卖公司希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能回归中国。   据北京娱乐信报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