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世界顶级建筑师“论剑”京城

admin 2003-09-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img]/upload/news/200391513510992.jpg[/img] 今年夏天的北京显得尤其繁忙,因为春天的非典疫情而耽搁下来的诸多事务,又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在7月
[img]http://www.landscape.cn/upload/news/200391513510992.jpg[/img] 今年夏天的北京显得尤其繁忙,因为春天的非典疫情而耽搁下来的诸多事务,又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在7月底左右的几个星期里,北京建筑界又传出了几个重要的消息。负责奥运场馆建设的部门,公布了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一项被命名为“水立方”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而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国际网站也公布央视新台址建筑工程的建筑方案,这个库哈斯设计的“门”终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在这前后,另一项备受世人关注的建设项目——国家大剧院工程最吸引眼球的那个蛋壳状金属屋顶,开始了吊装作业。 作为世界闻名的历史之都,北京几乎拥有着一大批令全世界为之惊叹的古典建筑精品。但是在现代建筑方面,北京作为现代中国的首都,却很少能拿出真正称得上是“名著”的现代经典建筑。随着中国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再加上极具挑战性的2008奥运概念,几乎所有世界上知名的设计事务所都发现,中国是仅剩的几个能为现代建筑提供想象空间和充裕资金的国家。于是,库哈斯的“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鸟巢”、安德鲁的“蛋壳”和PTW的“水立方”,只不过是这些知名建筑师在这块大蛋糕上的小试牛刀。 库哈斯的选择 在这新的北京四大建筑中,库哈斯和他的“门”无疑最引人瞩目。这个建筑界里的解构主义大师,曾经获得过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特茨克奖,当年曾通过研究曼哈顿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发现了当代大都市的建筑和文化之间的秘密,他的《错乱的纽约》因此成为了解当代建筑和城市文化的必读书目。 但是这一次库哈斯和中国发生关系的方式却极具戏剧性。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收到央视新台址设计竞标邀请的同时,库哈斯还收到了一份来自纽约的邀请,纽约的市政当局邀他为“9·11”世贸大厦废墟的重建提供方案。但经过一番慎重的斟酌之后,库哈斯最终选择了中国。 事实上,中央电视台新台能为建筑师所提供的想象空间和物质基础,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难找到第二家。首先这座计划中的建筑正位于世界著名古都的轴心的延长线上,在语义上,它既能与古老的历史发生关系,同时又因为与古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不必在设计上担负起历史的重压。此外,它所在的区域,又是新北京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是现代北京最重要的功能区域之一,是古老的北京走向世界的一道“大门”,其象征意义不同凡响。而这项工程另一个令人垂涎之处在于,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区域里,有关方面竟然为建筑师提供一块达18万7千平方米的庞大地块,让建筑师能够有足够的面积来“挥霍”自己的想象力。这可能才是这个竞标项目最吸引库哈斯的地方。 合适的空间加合适的条件,触动着这位大师所有的艺术细胞,他把这座地处东三环路以东、光华路以北、朝阳路以南的建筑设计成一道真正的“门”。从模型上看,这是一个对地球引力发起挑战的设计,整个建筑看上去,是两个镂空的巨大的“Z”交缠在一起的门字的三维立体形状,从而使建筑中央出现了体量巨大的空洞,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向这个奇怪的建筑,人们都能窥见楼后面的建筑以及蓝天白云。 安德鲁的“蛋壳” 生于法国冈戴昂的安德鲁选择北京的时间要比库哈斯早了好几年,所以他获准在一个更为重要的地块上发挥灵感。今后在北京,大概很难再找到一个像国家大剧院工程这样接近北京旧城核心的建筑工程了。这座即将在人民大会堂西侧拔地而起的新建筑,离中国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仅仅咫尺之遥, 正是因为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安德鲁的大剧院方案从投标到最后中标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最初的设计方案到定稿时,经历了两轮三次的大修改,在创新和协调之间,最后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最终呈现在我们眼里的形象将是一个坐落在近乎方形的大水池中的庞大“蛋壳”,安德鲁自己则将其形容为“湖上仙阁”。蛋壳形的屋面形状就像一个逐渐垂下来的水滴形状,外面的水池在平时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湖泊,在冬天又可作为滑冰场。大剧院内部将由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组成。歌剧院的观众席有2416座。音乐厅则是1040座。有关的建筑评论人士称,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既是“城市中的剧院”,又是“剧院中的城市”。 “水立方”的灵感 在国家体育场的“鸟巢”方案浮出水面后不久,与体育场毗邻的国家游泳中心设计方案的竞标活动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最后一个名叫“水立方”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参与设计的既有曾设计了悉尼奥运会三分之一场馆的澳洲顶级设计公司PTW的建筑师,也有以结构设计而闻名的ARUP公司的设计师,更有几位年轻的中国设计师。“水立方”最初的灵感来自于PTW的安德鲁,这位澳大利亚的少壮派建筑师在一次海边游泳的过程中,想到了要把竞标中的国家游泳中心设计成一朵晶莹剔透的浪花。但这个灵感在深入探究时遇到了麻烦,许多游泳馆的功能在“水波浪”中难以实现。参与设计的赵小钧、王敏、商宏等三位中国建筑师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发现如果把“水波浪”转变成一个“水立方”,就能弥补原来的功能缺陷。这个方案最终得到了安德鲁的同意。 所以最后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的方案呈现为一个半透明的“方盒子”,表层遍布肥皂“泡沫”,形状酷似水分子结构。而且立方体结构正好与边上的圆鸟巢形成了一圆一方的对应关系。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使得这个区域将成为公众的焦点。从这一意义上看,“水立方”既是一次年轻建筑师与老一代建筑师的接轨,也是一次中国建筑师和国际建筑潮流的接轨。据悉整个“水立方”的投资大约在1亿美元左右,并将在奥运会后成为向公众开放的水上乐园。 极限主义风格的“鸟巢”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相遇几乎像是命中注定,两人都在1950年生于瑞士的巴塞尔,从幼儿园时代就已经相识,两个人的简历几乎像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两人都曾深受德国艺术巨匠波依斯和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的影响,于1991年至1992年之间,设计了被称为极限主义风格建筑里程碑的凯茨画廊,对视觉极限美的孜孜以求,反映了这两位建筑师最基本的美学观念。 在库哈斯之后,这两位极限主义大师也选择了北京,前来竞标为2008奥运会而建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这个计划中大约能容纳10万人的巨型体育场在他们的设计方案中,形象如同一个树枝织成的鸟巢,外面是以透明材料覆盖的灰色钢网,里面是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方案将室内观光楼梯做成外部网架的延伸,形成纯净的形象,并将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隆起4米,内部作附属设施,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坐席,再次节省了投资,并形成纯粹自然的环境。评委会认为,这个方案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而建筑师之一的德梅隆也表示,“上个世纪的建筑是表现技术,而21世纪,除了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文因素。超过10万人的体育场尽管很大,但由于所有的方向都是同等重要的,人们从任何角度都容易接近它。看台上的每个观众都具备很好的观看视角,当比赛场坐满观众时,人就成了建筑的一部分,热烈的观众和激烈的竞赛是未来最核心的内容,这个看似鸟巢的包容物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作为评委会委员,库哈斯认为,这个建筑如树枝般的网状外观,乍看起来似乎有些乱,但细心观察,其中暗含韵律。看似无序的结构经工程专家计算,每一根网架的受力都是均匀的,自然的美与科学的美就这样被融合了。而这样的造型并不仅仅是为了形象而产生,它处处合用。网状结构支撑着透明的膜,使体育场内没有了因建筑物遮挡而造成的日照阴影,立柱也消失了,观众可获得最佳视野。据悉,工程总预算为38亿人民币。工程将于今年年底之前开工,2006年竣工。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