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将建成广州新“绿心”
admin
2003-09-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记者昨日从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指挥部获悉,继整体城市设计与校区组团详细规划设计竞赛之后,小谷围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竞赛结果揭晓,广东省城乡规划院在七家参赛单位中脱颖而
记者昨日从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指挥部获悉,继整体城市设计与校区组团详细规划设计竞赛之后,小谷围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竞赛结果揭晓,广东省城乡规划院在七家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被专家推荐为最优设计方案。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原大学城)将成为绿盈水绕的生态学府,2020年绿化覆盖面积达到55%,成为广州“最绿的心”。
人均拥有20平方米公园绿地
据悉,四面环水的小谷围岛,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35%以上,根据广州战略概念规划的设想,广州的生态中廊道和大坦沙—黄埔新港生态廊道分别从小谷围岛的西侧和北侧通过,东廊道也在其东部附近穿越。小岛未来绿化更是远高于广州市确定的建成区绿化指标:规划建39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再加上校区绿地、防护绿地、道路、市政设施中的绿地,2005年小谷围岛建成区绿化率为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平方米;到2020年,绿化率达到55%,人均拥有2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成为广州城市生态结构中“最绿的心”!
专职机构保护112株古树
规划提出在滨江外环路以外,大学城西、北、东的三块半岛上建三个湿地公园,种植32种湿生(能耐水湿、有的还能生长在水中的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据悉,这是广州首次探索在滨水地带建湿地公园。
据调查,小谷围岛现有112株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村庄附近,以细叶榕和木棉最多。除了这些“绿色古董”,还有胸径在30厘米以上而未达到古树名木标准的植物,以及南亭村关公庙榕树、土密树、鸭脚木古树群、贝岗村樟树林等四个年代久远需就地保护的植物群落。
这些特色植被和古树名木不会随着大学城的开发建设消失。据悉,大学城将成立专职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并与广州市和各校区园林主管部门协调。对落入池塘、湖泊的古树设置人工岛,并用木桩或砌砖支撑大枝加以保护,还要推广面包树等一批世界各国优秀树种。(记者 倪明)
小谷围绿地系统结构
小谷围岛绿地系统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轴,三环八园,放射网络”。
“一心两轴”:内环以内是公共活动的中心。东西向绿色走廊以自然景观为主;南北向发展轴线以人文景观为主,形成“十字型”生态景观主轴线。“三环”:内环———利用围绕生态绿心的绿带,形成核心区绿环;中环———大学城整体的绿化组织相互渗透,成为绿地系统的中环;外环———滨江岸线的生态绿环,湿地公园之间的联接纽带。
八大主题公园:三个湿地公园、中心湖与四周水系相通的中央生态公园(思想源泉)、中环路沿线的四个以人文景观为主题的组团公园(包括“文韵悠扬”、“科创之窗”、“千古流芳”和“博雅美苑”)。
网络:“绿网”+“蓝网”。主轴线与三大绿环相结合,构建“输氧送绿”的“绿网”。防洪渠将各校园的湖水连接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河道“蓝网”。
放射:以中央生态绿心为中心,建立放射状生态绿轴。
分期建设目标
近期(2005):确定合理的绿地结构。对未开发地带严格保护原有自然植被,建四大组团公园和街旁绿地,建设城市中部快线、京珠高速公路的道路隔离带,建设村庄外围隔离带,初步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和休闲游乐功能。
中期(2010):完成各校区绿地布局,完善各功能组团和综合发展区的环境绿化,“一心两轴,三环八园”基本形成,道路绿化带和林荫步行系统形成,初步形成公园体系。
远期(2020):最终形成“一心两轴,三环八园,放射网络”的绿地系统结构。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