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扩区调查:走出土地-项目-土地怪圈
admin
2003-09-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尽管目前广州开发区的规划面积扩增九倍,但实际新增可开发用地只有32.32平方公里,其它为山林保护用地。而广州开发区多年来在土地的生产效率以及土地的合理配置和置换方面,
尽管目前广州开发区的规划面积扩增九倍,但实际新增可开发用地只有32.32平方公里,其它为山林保护用地。而广州开发区多年来在土地的生产效率以及土地的合理配置和置换方面,一直是粗放式的外延扩大,开发区扩增前的原有地块已基本用完。如果依此发展下去,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开发区的土地又将出现饱和,开发区仍然解决不了土地和空间的局限性。
粗放式扩张引发土地紧张
随着外资对中国的看好,各开发区之间的激烈竞争日益凸现。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在全国省级以上900余家开发区中,已开发面积仅占规划总面积的13.51%,土地闲置现象十分严重。某地区的招商人员经常会到另一开发区“抢项目”已经成了各开发区之间公开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扩地也是最有力的竞争手段之一。据了解,2002年8月,北京开发区扩区24平方公里已获有关部门批准;青岛开发区在合并了黄岛行政区后,用地规模迅速扩展至220平方公里。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李立勋博士认为,在开发区热潮背后,不排除有经济利益驱动、好大喜功等因素,造成土地管理失控,很多地方土地要不闲置,要不效益特别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必然要叫停的。虽然广州开发区的扩张不仅符合广州的城市规划,开发区自身有整合和扩张的需要,东区北片和永和经济区也早就纳入了开发区的产业用地,但仍然要警惕避免走入土地扩张了效益却下降了的误区。
自成立之初至今,广州开发区的开发基本沿用以土地开发带动项目引进的模式,在此背景下,要想扩大开发区的经济规模,提高开发区的实力,主要的做法就是不断开发土地,以土地吸引更多的项目引进。
但是粗放式的土地扩张绝非长远之策。广州开发区西区的原有土地在1992年就基本用完,此后开发区的眼光始终盯在土地的开发和扩大。对于土地的生产效率以及土地的合理配置和置换方面,则是粗放式的外延扩大型,带来的后果是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据悉,新增的东区北片和永和经济区的地块目前也基本用完,开发区只有跳出土地、空间不断扩大的圈子,引进创新机制,才能积蓄后发之力。
统一规划建设
此外,从用地本身来讲,广州开发区所在的区域有许多门槛和限制条件,导致广州开发区在用地扩张时,不能连片扩展,只能跳跃式扩展。开发区西区位于珠江主干同东江的交汇处三角地,向西南、向东南受到大河的阻隔,可行的方向是向北。北向方面,主要受到横亘西区北面东西向广深公路的阻隔。广深公路为东西向过境交通大动脉,车流、人流密集,围绕广深公路业已形成城镇密集区。
郑勇指出,由于历史原困,开发区西区、东区、出口加工区、永和区形成三块不成片用地,从黄埔到增城呈自西向东分布,这种布局状况不仅令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设施重复建设与投资,开发成本攀升,建设资金供需矛盾加大,效益降低,也使开发区与周边地区的竞争优势打折。科学城位于东区的东边,相距仅1公里,却不能利用开发区已有的基础设施。因此如何使四个分散的区域形成共同集聚作用是实现开发区持续发展的关键。
开发区管委会也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除了对科学城、东区和永和区、西区等四个片区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外,今后市政配套设施也将实行统一规划建设。
另据开发区经发局投资处处长李一托介绍,开发区将本着科学有效的原则利用土地,考虑到土地的利用率,在企业的准入条件上也设有“门槛”。因新扩的东区北片的地价比永和经济区高,要求准备进驻企业的投资密度不能少于350美元/平方米,永和济经区则要求350美元/平方米。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