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德国波茨坦市的宫殿园林

admin 2003-07-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桑苏西园 1990年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茨坦的宫殿和庭院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波茨坦最大最有名的一处宫殿园林叫桑苏西园。它位于城西市郊,占地290
桑苏西园 1990年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茨坦的宫殿和庭院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波茨坦最大最有名的一处宫殿园林叫桑苏西园。它位于城西市郊,占地290公顷,大小与北京的颐和园相当,园内横贯东西的笔直林荫道长达2.5公里。这一大片宫殿园林都是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所建。这位君主倾慕法国文化,他模仿凡尔赛,糅进个人的喜好,建成了桑苏西。园内的核心建筑叫桑苏西宫(Sanssouci),宫名取自法文的“无忧”,意指普王可在此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地消夏。整个宫殿坐落在丘峦之上,布局协调、结构精巧。正前方的大喷泉是用圆形花瓣石雕组成,四周用“火”,“水”,“土”,“气”四个圆形花坛陪衬(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万物由这四种元素组成),花坛内塑有神像,尤其以爱神维纳斯和商神墨尔库厄造形精美,形象生动。宫殿前高高垒起平行的弓形六层大台阶,构成宫殿的底座,每层大台阶有一树高,两侧由翠绿的树丛烘托,只有中间辟有供人步步登高的小台阶。沿陛阶而上,仰望宫殿在底座的托举中渐渐巍峨而出,颇有凌云之势。桑苏西宫本身只有一层,却以落地大窗,窗间的众多雕像及中央的圆顶大厅显示出宫廷的气派。正殿中部为半圆形球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宫殿采用洛洛克艺术风格而建,美丽别致。宫内分为12间厅室。东翼是弗里德里希二世的会客室、琴室、卧室、书房的图书馆,西翼为五间贵宾室。其中有一间曾是法国哲法家伏尔泰的居室。宫殿正中为用大理石建成的圆形穹顶大厅,其后为晋见厅。门廊面对大喷泉。瑰丽的晋见厅,天花板上描绘着百花盛开、鲜果缀枝的乐园和青春女神佛洛拉,极富浪漫色彩;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其他房间的墙壁和家具色调瑰丽而典雅,以淡绿、银白、紫罗兰、浅玫瑰等色饰之。琴室中摆着小钢琴和国王最喜爱的笛子。据说弗里德里希二世习惯于每晚7时在这里举行小小音乐会。会上,有时他一人兴致勃勃地吹奏横笛,有时也由别人伴奏。琴室壁上名画家门尔采的油画“横笛音乐会”就生动地再现了那时的宫廷音乐生活。桑苏西宫的东侧有珍藏124幅名画的画廊,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园里各种繁花茂木,修剪得像刀切一样,显示了欧洲园林人工雕琢的特色。园林中部有一座六角凉亭,被称为中国茶亭。这座建筑采用了碧绿瓦、金黄柱、伞形盖顶、落地圆柱结构。亭内桌椅尽量仿照东方式样制造。据说当年普鲁士国王常在这里品茶消遣。在桑苏西宫以西,遥遥相对,还有一座新宫(Neuse Palais),也是弗里德里希二世所建,内有厅室200多间,供王族和宾客居住。宫内有一间贝厅,极有特色,墙上地上满嵌着美丽的贝壳和宝石,虽然奇诡,却以素雅胜。桑苏西宫殿园林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精华,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约半个世纪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宫殿未遭炮火毁损,至今完整如初。 塞琪琳霍夫宫 除桑苏西外,波茨坦还有两处著名的宫殿园林,一处在东郊,称巴伯尔斯贝格园(Babelsberg Park);另一处在城北,叫新园林(Neuer Garten)。前者以英国式宫殿取胜,而后者的塞琪琳霍夫宫(Schloss Cecilienhof)则以举行过波茨坦会议而载入史册。塞琪琳霍夫宫是普鲁士王室最后建造的一座宫殿,建于1913年到1917年。它是由德皇(兼普王)威廉二世为他儿子(皇太子)和儿媳修建的,因而这座宫殿以其儿媳塞琪琳公主的名字命名。塞琪琳霍夫宫采用英国乡间别墅的式样,有5个内院,共176间厅室。宫殿外观是赭墙红瓦,四周林木葱郁,碧草如茵。历史竟有这样的巧合:1933年3月21日,希特勒及其党羽在波茨坦同当地的极右分子结盟,这一天被称为耻辱的“波茨坦日”;12年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这里举行了波茨坦会议。这座宫邸的36个房间,用作工作室。签约的地方在进大门的正面大厅内。厅内中央置一大圆桌,桌上插着三面精致的小国旗,布置得庄严肃穆。绕桌分放三把大扶手椅,靠窗一把是斯大林的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后由艾德礼取代续会)所坐。每把的扶手椅之间放着四把靠背椅,是与会三国高级官员的位置。椅套、台布、地毯一色朱红,为大厅凭添一层隆重悦目的色彩。波 茨坦协定对德国战后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45年后,德国才重新统一。到这里游览的人们,凭吊三巨头会议旧址,追昔抚今,无不感慨万千。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