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扮出个性特色—浅谈城市风貌特色设计
admin
2003-06-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随着经济的腾飞,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着一片片新建的城市,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我们在惊叹之余,不禁产生一种迷惑和忧虑。中国城市建设在
随着经济的腾飞,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着一片片新建的城市,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我们在惊叹之余,不禁产生一种迷惑和忧虑。中国城市建设在追赶西方建筑理论的潮流下,忽视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本质上的巨大差异,“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照抄照搬,“洋为中用”的现象在城市中比比皆是,导致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城市面貌平庸无奇。强化城市个性特征,进行城市风貌特色设计已引起了多方有识之士的重视。
城市风貌特色设计即城市景观特色设计,指城市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态、民俗等等内涵综合显现出的外在形象的个性特征。我们进行风貌设计的任务是要挖掘城市所特有的内涵及内涵的信息载体,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合理组织各项风貌特色构成要素。那么如何挖掘和利用城市风貌特色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尊重地域性地域性是指一种环境特征,体现在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和材料技术条件,后者主要指文化背景———在一定政治、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价值取向、社会心态、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建筑文化,但是风格习惯与时代精神也起着同样的作用,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决定了城市的风貌特色。比如,苏州与威尼斯同样都因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水城景观,两者相比有相似之处,但风格的差异仍然是很大的。中国诗人是这样描摹苏州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而拜伦眼中的威尼斯却是这样一幅景象:“许多建筑物忽从河里升起,仿佛魔术师挥动魔棍后出现的奇迹。”
同时,单单只是保存城市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是不够的,社会在发展,城市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水城威尼斯为保护旧城,在70年代开始在距旧城5公里左右的地方建设了新的城区,但随着人口的迁出,旧城活力急剧下降,成了“旅游者的城市”,近年来市政府又开始动员居民回迁老城,以增加其活力。我国许多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城市,例如重庆山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等,在对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中也应注意这个问题。
增强寻根意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像苏州、威尼斯这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那些自然、人文环境都不是那么优越的城市中,可以用寻根的办法创造特色。
什么是寻根?寻根就是一种文化认同。六十年代,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风靡一时,它跟文脉主义结合起来,在文学中提倡探索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下面的深层结构,往往追溯到民族的起源,原始的文化等方面去,这就是寻根意识的起源。
沈阳就是从寻根这方面创造城市风貌特色的。太阳鸟是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一件古代木雕艺术品,据考证,它是新石器时代聚居在沈阳一代部落的氏族图腾。因此沈阳在进行城市设计工作时,把太阳鸟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在市中心广场上设置了高21米的大型雕塑“太阳鸟”,使它成为沈阳市的标志。
西方国家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更为重视寻根意识的表达。威尼斯在中世纪曾为海上霸主,于是威尼斯人结合民间和宗教传说,把威风凛凛的三翼飞狮作为城市的标志。在圣马可广场的柱头、重要建筑的立面、城市宣传手册,甚至连入城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旁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城市设计不仅强调物质环境,更加重要的是塑造场所的意义。可以说,光用建筑实体界定的空间是没有意义的,缺少活力的。要丰富城市活动、内涵,提高环境艺术质量,任何有意义的城市景观现象都应有其场所意义,这样较容易被市民认同,形象不易被扭曲、改变。寻根意识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城市深刻的文化涵意,加强了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寻根与尊重地理环境一定要防止墨守成规。陕西窑洞、云南土家族吊脚楼、重庆山城,都是特色,但如果为了保存这表面的特色,就让人们生活在没有通风设备、采光设施的窑洞里,住在阴暗潮湿的吊脚楼中,拒绝现代化的进程,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因此,寻根意识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应从实际出发,探求新的方式方法,吴良庸院士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和清华大学方可博士对北京旧城的“有机更新”研究,在这方面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植根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包括现代普通老百姓的养老抚幼,工作学习,休息娱乐,包括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能力,也包括当前国家的经济体制,人民的文化水平等。总之,包括现实中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有关的一切方面。现实生活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城市设计只有根植在这块有生命力的肥沃土地里,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物质、能量,成为开放的系统,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小城镇建设中,一些地方出现了为了风貌而建设风貌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比如上海目前正在进行的“一城九镇”规划,要把上海附近的九个小城镇按中外不同风格进行规划建设,引起了各方面的不同反响。很多人认为,这种不顾城镇居民感受,把外来风格强加在城镇建设上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而上海太平桥地区的新天地改造项目由于较好地考虑了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把引入新内容和保存原有建筑和城市空间形态相结合,就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如今,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避免,传统的封闭式城市结构已远远不能承载人们开放的生活。然而,盲目的保护和破坏性的开发都可以对我们本已脆弱的传统城市造成更大的破坏。在城市的建设中,我们要结合旧城的更新和新区的建设,保护发扬城市的风貌特色,最终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