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鹄:设计是一场平衡游戏
也许从来没有哪个时代能有这样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一座座高楼平地而且,楼盘林立,大工程层出不穷,全民式的亢奋,以至于把一批建筑师也捧为了娱乐明星式的人物,成天在杂志电视抛头露面。
激昂热闹的背后,人们也开始思索,什么样的房子是我们所需要的?怎样的社区环境才能让人生活得更舒适,更快乐?
“回顾过去的十年,大家应该是能体会到的。只选户型是最开始的一种选择,慢慢地大家开始选环境,选社区等等。所以这个变化跟大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今天人们为什么能关注到这个社区的环境?是因为这个东西跟生活太紧密了。景观不光光是绿化,我们要居住者在这里面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他的感受都放在这个空间里面去。这也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层面。”
“平衡”是冯鹄最喜欢的一个词,“景观设计就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个长沙人,上世纪90年代于武汉大学学习规划,2002年进入世界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领袖企业美国EDSA景观规划公司,曾任美国EDSA景观规划公司亚洲副总裁,2009年参与创立美国FA设计集团北京公司。现在已经是美国FA设计集团总经理,高级景观规划师。设计了包括香格里拉酒店景观、保利皇冠假日酒店、华远“裘马都”、华润橡树湾、山水文园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的项目。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景观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正如景观设计界著名的论断——“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景观设计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甚至还需要设计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简单地说,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这既包括自然要素也包含了人工要素。”喜欢看历史书的冯鹄把景观设计也看成一个研究人的项目。“研究环境,也研究人的心态、需求,以期让最终呈现的结果天人合一,和谐平衡。”
对话冯鹄
BM=BIZMODE F=冯鹄
“设计最终是感受一种生活方式”
BM:看你好像经常出差,最近在忙些什么?
F:确实是忙,现在中国也许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筑领域机会最多的国家了,有很多的项目要做。
BM:你所从事的景观设计和一般的建筑设计有什么异同呢?
F:设计是个大的范畴。比较而言景观设计里面有更多的感性元素在里面,我也做过一段时间建筑,但是后来我发觉我对场地的感情更深,我喜欢摆弄一块场地。
建筑可能只是一个单体,一个房屋,一个雕塑等等,你的注意力往往在物体本身。而景观设计寻求的是一种平衡的关系,追求你所面对的这块资源和周边环境当前和未来的关系,寻找一种逻辑联系,我喜欢这种感觉。
BM:这听起来好像有点玄……难道设计师都要去读哲学书?
F:呵呵,这是需要的,读书,研究人的寻求也是设计师的工作。说到底搞设计去读个多高的学位其实没什么太大意义,因为这一行不是只钻一个专业学问钻得很深。但是也要思考很多东西, 思考人的生活和环境的关系,去互动去演练。所以设计师要时刻关注人,你关注自己也好,关注你服务的人也好,去看看问题在哪儿,大家究竟需要些什么,然后我们去设计,去改善。
BM:你刚才提到了与周围环境的平衡,那除此之外景观设计还有哪些是重要的呢?
F:其实景观设计就两个重点,一个是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另外一个就是资源本身。场地本身就是个资源,资源是有它的个性的。我喜欢设计酒店,尤其是度假酒店,就是开发商会选择本身就很有特点的资源,然后通过你的设计、建筑,把资源的潜力挖掘出来,实现你的灵感和梦想。你看到这块场地时有一个第一感觉,打一个分数,心里会勾勒出未来的一个轮廓,然后你去实现它。这是我做设计项目让人激动和吸引人的地方。
BM:这个分数你是如何来评定的?
F:这个打分是理性的,有很多评判标准,比如纬度、温度、湿度,早晚温差的变化,日照的长度,周围的人文环境等等。因为度假是人去,最终都要反馈到人的体验舒适度上来。如果一个地方很美,但是周边配套不行,冬天又太冷的话,那这个地方就只能待一下,而不是一个久居和真正放松度假的地方。当地的人文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人还是群居的动物,逃离大城市,但并不是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去,所以当地最好还要有一定文化的沉淀。
比如说巴厘岛就是一块好地,除了风光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人文的东西。当地的人本身就很休闲,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服务的理解是很透彻的。设计最终是感受一种生活方式,你觉得那里好其实是感受到了那里的生活方式,它不是虚空的东西。
BM:条件还真多……各方面都完美的地方不多吧?
F:当然,地球本身对于各地的资源分布是不公平的,和人的高矮胖瘦一样,是天生的。普通人占大部分,美女帅哥是少数,所以看到一块好的资源设计师就会很兴奋,比如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项目就是我非常喜欢的,在四川西昌,邛海边上,我已经打了90分了。
BM:那是个什么样的资源?
F:打算建成一个酒店群,邛海边上很好的一块地,打90分是因为那里在上面的几方面条件中都很不错,再加上它是稀缺资源。邛海边上四季如春,海拔也比较低,纬度要高一点,有山有水,周围的人文环境也很丰富,所以我给的分数很高。
BM:听上去还真不错,你印象深刻的资源很好的项目还有哪些?
F:海南石梅湾附近的一个项目我也很喜欢。第一次看到就喜欢得不行,这一行的训练是这样的,看到一个场地,大概就有一个印象。那里是热带雨林,山地,离海岸有一点距离——我不认为靠着海岸能生活,这是一个误区,有风沙、潮湿,盐碱之类种种因素,而那里则保持着一点恰好的距离,有山有水,你能感受到的自然美感都在里面。
山水文园石景
“设计师的价值在于让人更全面地认识这块资源,并且挖掘出它的最大潜力。”
BM:有没有场地资源分数过低你不想接的活儿啊?
F:其实也挺多的,但是看在钱的份上也接了……呵呵。玩笑两句,其实能够有好的资源本身就很难。那种首先我已经打了高分,然后和开发商价值观也统一的机会,是相当让人愉悦但也比较少的。
BM:那遇到那些“痛苦”的活儿你是怎么完成的呢?
F:当我们是一个高手的时候,我们有能力解决面临的问题,不然就不能称之为一个高手,呵呵。想换个角度来讲,既然这是你的职业,那就要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果我们要提供服务,还是要严肃对待。
假如这块地真的不好,那我得先告诉对方这真的是个坑,但是我们还是能提供一些别的解决方案,让这个坑没那么深或者有别的利用价值。比如这个坑你就别填土了,浇点水就是个好的池子,换个思路。
BM:这就是设计师的价值。
F:可以这么说,去帮助这些投资商去更全面地认识一个这块地。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讲,是顺着自己的感觉,找到哪些是必须要留下来的,因为开发都是带有破坏性的,我们作为一个破坏者要去分清这块地,这个资源里哪些是可以破坏的哪些是要留下来的,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关键是你要最终去说服你的客户,因为掏钱的不是你。我要告诉他价值何在,这个价值还不能和他追求的价值有抵触,因为商人有自己的看法。我要告诉他我所追求的价值和你的价值是一致的,甚至会让你的价值增值。
景观设计和自然更亲近,我也很喜欢这一点,你其实是在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而不是实现所谓人的力量,和谐共生才是关键。
BM:那有没有和投资商意见相左,矛盾的时候呢?
F:很多,尤其是在中国现在这个阶段。这个领域利益很多人都涌进来做,但不是有钱有关系就能做好的,很多企业很有钱但是因为观念有问题,却始终做不好。观念的错误在于对资源的理解上,你可以找到专业的经理人和设计师,但是作为决策者你不能理解的话,其实都是空谈。我并不是说决策者就不对,他必然有他的考虑。但也许从结果来看,他也实现了他的目标,但他本来可以实现更好的结果。
BM: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F:发展很快,就这短短10来年的时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但是这一波发展后也有问题所在,因为大部分的设计都是顺应市场需求,以商业利益为导向。非理性,不节制,失去了平衡,我们看到了最大的最贵的,但是我们却丧失了一个最适合的,对人的关怀是不够的,因为你的出发点不在这里,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能满足人的某种感受出发,比如够豪华能满足虚荣心等等。
BM:你曾在EDSA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国外的设计师会不会更注重人的因素?
F:对品质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怀,他们是要更深刻一些。景观设计在国外是个稳定的行业,没什么太大的发展,和建筑不一样,建筑和经济关系密切, 有波峰波谷,景观设计相对稳定,不太激烈。整个行业相对成熟,比较稳妥。像EDSA这样的老牌公司,历史积累的东西多,有成熟的企业文化和设计理念,它可能不是最有创意和新锐的,但是却稳妥,而且品质是有保证的。
BM:那你会主动去国外看一些规划吗?
F:也会看一些,但现在最多的项目是在国内,因为这里有最大的资金投入,有大量未开发的资源。中国未来的景观发展会很快,人是需要锻炼的,中国有更多的机会,年轻的设计师也有机会上阵,在国外,不到一定年纪都没有资格来操作项目。现在是个突破阶段,需要这个行业的所有的人来动脑筋,回到设计和项目开发的本原,更为关注人的需求。未来会有个多元化的未来,因为市场是多元化的。
BM:你觉得“理性与感性并重”的景观设计是偏艺术还是工程?
F:我可以每天在的工作室里搞创作,但是设计不是每天都能搞的。所以景观设计仍然是在科学的范畴里,但它是跨界的。与艺术的其他形式相比,景观设计并没有要立足于一个现实的基础,并不是其他艺术家一样可以天马行空。
BM:那景观设计师会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吗?
F:会有一些,但我认为风格是根据你所面对的环境来定的,我喜欢简洁的东西,换个角度讲,我喜欢“平衡”这个词。其实纯粹自然的荒野也是平衡的,但是少了设计,景观设计就是要让人的生活与自然和谐,有人的存在,大自然的有生命力也要有体现。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