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暐:《景观设计学》就“水话题”访设计师马晓暐
编者按:第六届欧洲景观双年展—“流动的景观”于9月30日~10月2日于巴塞罗那举行。该展览由加泰罗尼亚建筑师协会、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景观设计研究生课程和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友好联合会)以及加泰罗尼亚自治政府土地政策和公共事务局共同举办。
从上一届欧洲景观双年展开始,组委会每届将邀请一个非欧洲国家参与,以使人们更熟悉世界景观设计现状,今年的特邀参展国是中国。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受组委会委托,作为分展“水之中国”展览的策展人,全权负责作品选取与学术活动事宜。2010年3月31日,海选作品在全国各专家学者的书面推荐中诞生;4月20日参展的最终15件作品由双年展组委会挑选决定;7月8日,中国参展作品悉数寄送至西班牙。
为了全面梳理和展示中国参展项目,《景观设计学》特别邀请参展项目设计师畅谈项目中的水设计理念、对当代中国水危机的看法以及对中国理水传统的理解等话题,力图以对话的形式深度挖掘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师在中国大地设计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与体会、反思与教训,以飨国内外读者。
AGER(意格国际)创始人、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L A C:请您概括介绍设计上海锦麟天地雅苑景观设计项目中“水”元素时候的核心理念。
马晓暐:水作为中国园林常用的一种造景元素,可以分为几个层面:首先从生存层面来讲,水是大家都喜欢的一个基本元素,这是从人的本性上来讲的一个观念,有水更加符合人对环境的需求。当人们看到水会有直接的好感,而水是一种希望,是生命的源头;其次从划分空间的层面来讲,水是划分空间的有效手段,一个有水的空间会灵动起来,会更加活跃。同时,它可以使得空间的组织更加有机、更加丰富、更加有层次;再有一个就是精神的层面,水还可以用来塑造一种情趣、一种情感和一种价值观。我们经常用水来形容人,中国文化里常说“上善若水”,即把水赋予了人与物的境界,同时水的不同形态会赋予人从心情到精神上的一些关联性,这些关联性都反应了人的情趣感,所以水不只成就了一个空间,同时可以使人的心情随着水的流动而发生变化,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想象空间。
因此,水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从生存的基本需求、功能性的划分空间到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水的形态也是自然的一种反映,锦麟天地的水从高山流水到花溪到湖面再到一个小的湿生的种植空间,同时也伴随着人的3层的游览动线,即静谧动线、水岸动线、回家的主动线,这3条动线都和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锦麟天地这个项目里面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完美展现。
L A C:中国有俗语称“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您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马晓暐:这句话本身的含义指的是绝大多数人类以前的生存活动都是跟山水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句话就要从几个方面来看待。首先,人类选择一个居住环境不可能没有水,所以我们以前谈的风水,其实也是一种人类和居住的关联。有水才能生存,有水才能种植,有水才能饮用。人类传统上选择居住地的时候是一定会利用山水关系来从自然里面获取养分,同时规避一些自然的侵害。在这种自然的关系下,人的居住形态自然就在这种山与水的环境下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爱好,而这种审美的爱好被拿来造了景。另一方面,我们的园林,不管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或是大规模的自然山水园,都反映了人居于自然山水之间的人与自然的一种关联。所以,我认为它是基于人类的几千年生存演化的一个高度的提炼,当今中华文化和自然的关联与此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今天的山水表达会纳入我们今天的理解,今天的科技手段不一样,我们获取的知识不一样,面对的问题不一样,今天使用的材料、手法和审美趣味也不一样。所以今天我们会依据现今的背景和手段来塑造我们所喜爱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但我认为人的这种文化的脉络是不可能也不可以被完全隔断的,传统文化依然有今天的价值,未来也必将延续下去。
LAC:您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水危机”?
马晓暐:我认为“水危机”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气候紊乱的背景下,要不就是干旱,要不就是洪涝,所以我们一直都处在一个水资源危机的状态下。我们全国60%~70%的城市严重缺水,但是一旦有水的时候又往往会变成一个灾难性的暴雨的状况。我们现有的城市发展破坏了整个原有的生态体系,原来的百年一遇的灾害变成了十年一遇,原来的十年一遇变成年年都遇。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原有的山脉、河流、植被等的承载力无法承载在今天全球气候紊乱的条件下水的冲击。所以我们当今面临的问题是前人所未遇到的,在这种自然资源的高消耗的同时是气候紊乱带来的这种气候的多变和不可确定性,因此我们今天面临的危机是有史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
今天我们面临的危机是多层次的,但是我们也不可能在限制人类发展的前提下来解决这个水危机,我们只能引导。通过我们的示范,和在每一个项目里面扎实的工作来使得我们首先尽量降低对水的消耗,其次尽量在发展的时候给水处理留下空间,譬如说原有的河道要留下,开放空间要留下,蓄水的地方要留下,我们不能因为发展就夺取了很多原来是属于水的土地和空间。我们在发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种气候紊乱所造成的规模大、突发性强、不可确定性强的灾害情况,以这个前提来重新安置我们发展的模式和与土地的关系,来应对这种危机。所以我们今天水危机的应对办法是多层次的,要从土地、规划、生态体系、水系统规划全方位的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景观设计单一的专业能够完全把控的,但是我们可以参与、可以合作、可以在应对水危机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L A C:从事设计之初到现在,您对于“水”这一元素的设计理念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什么?如果没有,您坚持的又是什么?
马晓暐:这种变化肯定会有,任何一个设计师随着他从业经验、个人生活经验及社会阅历的 积累,他对一个事物的看法肯定会发生变化。但是同时也要有坚持,坚持的应是一种信念,而不是哪一种片面的手段或者是一种单纯的手法,这种信念是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延续文化,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对人类的发展负责。至于说到一个项目,每一个细节都是要根据那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去考虑。价值观上的坚持会使我们的设计是对人类负责任的。
L A C:在上海锦麟天地雅苑景观设计中,水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请问您在设计水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依据是什么?
马晓暐:依据来自于几方面:首先是项目本身的需求。锦麟天地景观构成的元素、造景的手法都来自于它本身所处的地块。它处在上海市中心,是一个被高楼包围的,在结构顶板之上的一个屋顶花园,而且要符合居住功能的需求。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活动和静思观赏的多种功能结合的空间。
其次是项目本身的风格。它是处在一个中西文化混合比较深,并且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脉延续的一个地块,所以它本身就应该反映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反映海派文化所特有的一种中西合璧、现代和近代相融合的独特形式。
再其次的一个依据就是自然的规律。我们中国的长江、黄河,都是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是由常年积累的雪水融化之后变成河流,汇集起来到最后流入大海,所以锦麟天地是一个自然的浓缩,这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延续。中国园林非常擅长在不同尺度的空间里面去注释一个丰富的,来源于自然的浓缩的形态。我们今天表达形态所用的手法和材料是现代的施工工艺和现代的审美趣味,符合现代人在快节奏下的一种审美习性,所以锦麟天地的水来自于多方面的考量,到最后汇集成今天的设计成果。我认为这种思路也是我在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的实践中,不管哪一个项目我都会遵循的一个思路,就是说,它符合这个项目的本性和实质的需求,符合这个项目所处的具体位置的一些特殊要求。
最后我们的灵感和创意都来自于自然。人类眼睛能看到自然,自然的光线、自然的季象变化,以及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美妙的感受,无论是从形态上、色彩上、感受上都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启发。我们的创造都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任何项目的创意都来自于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这个关系是我做的所有项目的灵感之泉。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