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我存在于科学与艺术、艺术与建筑、公共与隐私、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界线上。我一直努力在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平衡,寻找对立面相遇的地方。” 她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她遗传了姑姑林徽因的蓬勃野心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她的父亲说,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强、果敢独断、才华横溢且心想事成。在她21岁的时候,因设计华盛顿越战纪念碑被载入美国历史史册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20多年来,她的设计作品从公寓楼、别墅、花园、雕塑、景观建筑到公众艺术、图书馆、博物馆、礼拜堂,包罗万象。从她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她通常将一件物品赋予科学意义或是历史观,提醒人们珍惜地球、地球上的泥土沙石,还有光阴和空间。她就是华裔女建筑师——林璎。
|
林璎,她的家族堪称书香门第,林璎的曾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他资助青年赴日留学的学生,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林璎的祖父林长民曾赴日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林璎的父亲林桓精于陶瓷,曾任美国俄亥俄美术学院任院长。母亲是一位诗人,曾任俄亥俄大学亚洲和英语文学教授。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林璎的姑父和姑母。脍炙人口的《与妻书》作者林觉民,亦是该家族中人。
吴欣:您总是称自己为一位艺术家和建筑师,景观在你的艺术和建筑之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 ——“越战纪念碑”设计者 林璎
关注人,而不是政治
林璎独白: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一座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考验和战斗
林璎独白:当我被选中时,我很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一次考验,一场让我用了几年时间才认识到其艰难程度的战斗。那是一段充满了压力的日子,没有人教你如何度过那段时光。有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我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有不少的人都在反对。不仅因为这位越战纪念碑的创作者不是退伍军人,还因为她是一个亚裔。我曾问过一同工作的退伍军人有关那些批评信的情况,的确有人责问过他们,说怎么能让一个亚洲人设计纪念碑。在纪念碑破土动工之前我离开了华盛顿。我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相信当你越近距离地看着某件事物的成长时就越难察觉到它的变化。再一次来到那里,碑身已被竖立起来,而且整个地方和我脑海中的想象相似得惊人。我简直有点害怕。那是种奇怪的感觉,当一个之前还完全属于你自己的想法被付诸实现并且公开出来时,它就再不是你思想中的一部分,再不是你私有的了。你得和成见、旧传统、旧观念作斗争。这在某种程度上不断的促进着我。在你试图突破思想的樊篱时,必然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而这也许就是代价。
童年和血脉的影响
林璎独白: 我父母从事的都是艺术;父亲是陶艺家,母亲是诗人,两人都选择了艺术教育事业。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的哥哥现在是一位诗人,而我则介于建筑和艺术之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我想,莫过于家庭所带给我的一个安定和清怡的环境。似乎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推动着你去做一些事……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一种注重创造力的思想的感染。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法国的对称式花园或那些经典的建筑语言的好奇。我曾经非常惊讶于自己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微妙联系。直到父亲去世以后我才开始意识到他对我事业的影响之巨大。他对美的敏感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我们使用的家具到喝水吃饭用的陶罐;从我们修建房子的地点——离群索居的树林深处,虽然身在城市,却又与之隔离,总是离不开自然的环抱——直至他使用的那些和土地一样颜色的粗陶彩釉。
林璎(Maya Ying Lin),1959年10月5日生于美国,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林璎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 她是美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以绝对优势当选了耶鲁大学新任校董。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2010年2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为她颁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 20岁那年设计华盛顿越战纪念碑华裔女建筑师林璎获颁国家艺术奖章。2010年3月25日晚,她在白宫获奥巴马总统颁发2009年国家艺术奖章。颁奖典礼在白宫东厅举行。穿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是获奖的唯一亚裔。奥巴马为她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时,司仪诵读奖状指出,此奖是表扬林璎作为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她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洞见,显示她深切了解人们对周遭世界的感受。[详细] |
“我的每一个作品都来源于一个简单的愿望:让人们意识到自身周围的环境,这种认识不仅仅是对我们生活中物质世界的认识,还有对我们精神世界的认识。”[详细] |
作品趋向于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主题,创造思考的场所 |
注重作品的审美体验,使其与观众进行亲密对话,营造冥想空间 |
偏爱使用文字语言,赋予公共场所私密性的阅读 |
将时间概念引入作品,并作为设计的关键因素 |
作品创造场所感,景观成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上善若水——浅析林璎的几个作品 |
捕捉瞬间的灵感——林璎的景观设计作品解析及其启示 |
景观中国简介 | About me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投稿中心 | 建议留言 | 操作帮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5-2010 Landscape.cn 京ICP备05068035号 |
景观中国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