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接着住建部于2014年10月底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同年12月31日财政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将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申报海绵城市试点的国内城市一下达到上百个。直到2015年4月2日,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正式公布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16个城市和地区,作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此后,住建部又于6月10日下发文件,将三亚列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双修")以及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简称"双城")的试点城市。一时间,"海绵城市"建设成为行业内外的热点话题,在全社会掀起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
“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最早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Budge(2006)应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 。近年来,更多的是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俞孔坚和李迪华提出把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作为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十大关键战略,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俞孔坚,李迪华,2003);在台州、威海、菏泽、北京等一系列城市生态规划中,俞孔坚及其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提出并实践了用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城市水问题和绿色城市的构建(俞孔坚,李迪华,2003;俞孔坚 韩西丽 朱强,2007;俞孔坚,张蕾,2007;宋云, 俞孔坚,2005;俞孔坚, 王思思 等2010;)。较早的实践案例包括天津桥园湿地系统,通过简单的填挖方,形成海绵体,收集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利用雨水进行城市棕地的生态修复和公园营造,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俞孔坚等,2006; Yu,2010),类似的绿色海绵工程也在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中得到成功的应用(俞孔坚等,2009)。董淑秋、韩志刚,其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提出“生态排水+管网排水”的“生态海绵城市”规划概念,主要针对规划区的雨水利用问题 。
俞孔坚(2012)结合亦庄经济开发区南部拓展片区规划提出以构建区域水生态基础设施以及生态雨洪调蓄系统为核心的城市“绿色海绵”规划理念 ,该套规划理论和方法并不是在亦庄案例中首次提出,它是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针对中国城市突出水问题的跨尺度综合解决途径,长期以来持续被应用于多个尺度的城市规划实践,并已完成了一系列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示范工程 。
国内很多学者将“海绵城市”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多项规划设计实践中 ,台湾水利署基于LID技术在新近的《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中提出构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也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将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推广。但是,不难发现相关研究多围绕以LID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进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也越来越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管理,并且在具体技术层面的诠释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途径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赖。在笔者看来,“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远不止如此,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能够在不同尺度综合解决中国城市突出水问题及相关生态问题。
2015-景观中国:中国“城市海绵”——金华燕尾洲获2015世界最佳景观奖
2015-住建部:俞孔坚教授当选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5-北大新闻网: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海绵城市”工程获国际能源奖中国国家奖
2015-景观中国:新常态下的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实务研讨班成功举办
2015-中华网:国家住建部部长做三亚城市“双修”工作的坚强后盾
2015-中华网:人要最方便才是生态城市专家解读城市“双修”
2015-中国城市报:以水为戒,借水兴城——三亚海绵城市建设纪实俞孔坚建言三亚海绵城市建设
2015-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俞孔坚与北大的“海绵城市”实践与理论
2015-住建部:海绵城市在行动—住建部举办全国海绵城市培训班陈政高作动员
2015-三亚市人民政府:让三亚望得见碧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俞孔坚专题讲座启发三亚城市建设
2015-新华网:三亚列为全国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市将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2015-景观中国:公共政策的力量:“海绵城市”与行业趋势——《景观设计学》“力量”系列主题研讨沙
龙之二圆满举办
2013-Architecture Norway:俞孔坚谈中国的景观规划 ——雨洪管理
2013-华龙网:避免城市内涝 不妨“引雨入地” 建设‘绿地海绵
2013-耶鲁大学E360:俞孔坚及土人在中国的生态设计实验创新
2012-中国经济网:俞孔坚:北大资源运粮河项目倡导新美学,新文化
2012-景观中国:应对城市洪涝的“绿色海绵”获2012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
2012-新京报:俞孔坚建议市政府建立“绿色海绵”解决北京雨洪灾害
宜昌运河公园不仅有美化环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态功能,它向大家展示了水净化的过程,同时满足大家不同的生活体验。俞孔坚介绍,在设计上,他尽量做到方便老百姓的使用。公园保留了过去的鱼塘,用艺术的手法加以立体呈现,市民可以通过廊道行走在水杉之间,可以走近水塘,可以沿着运河漫步。虽然它很小,只有十来公顷,但是它代表了宜昌水生态治理、水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宜昌是最适合建设海绵系统的城市之一,也非常需要建设。因为宜昌的山比较陡,降雨集中,山区河流的水位季节性变化很明显。如果水不能滞续,"慢下来"、"留下来",就容易产生洪涝灾害。所以说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保持城市的水弹性,削减洪峰,源头要滞续,过程要慢下来,末端要利用,发挥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详细】
城市内涝是中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且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海绵城市的推行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但要彻底解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从2003年"海绵"概念的初次提及,土人设计在一系列项目中实践了"海绵城市"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天津桥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到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等等,这些项目不仅得到当地广大市民的喜爱,更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和褒奖。去年年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展开,这个概念已进入广大城市决策者的视野。同时概念也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生态雨洪管理的思想和技术已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有力的推行,所以当下已有一股齐心协力的势头来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而且在我看来,"海绵"的概念不应只在城市范围内体现,也应扩展到区域和国土这个更广阔的层面上去,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海绵国土"。【详细】
我既反对无端的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同时又反对没有任何拷问的引进国外的价值观和理念。我希望既根植于中国的土地,同时又有国际的视野,解决中国当下的问题,检验当下世界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当代的、本土的理论和方法(我把它叫做新乡土),来应对当代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人跟土地的关系问题,快速的城镇化和协调发展问题。现在,你可以看到我们提出的一系列生态规划的方法,已经变成了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还进入党的十八大的报告,"海绵城市"理念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实践活动。我们必须要发明自己的方法论,发明自己的理论,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是既具有当代性,同时又具有中国的地域性,所以这就是土人的特色。【详细】
在大城市,一次内涝造成的经济损失,动辄十亿百亿。在三四线等小城市同样存在内涝问题,且因为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短缺,使问题更加严峻。近日,福建、陕西等地一些县城在暴雨后,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内涝,甚至人员伤亡。在福建连城县,城区主要街道淹没,供水供电中断,近12万人受灾,近3千间房屋倒塌。俞孔坚认为,相比地下蓄水池,城市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应得到充分利用。绿地、湖泊和森林是一个个的天然蓄水池。"只要将绿地下降20至30公分,雨水很容易进入绿地系统。绿地不光可供观赏游玩,同时具备城市雨涝旱涝的调节功能。""县城内涝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大量的农田、大量的绿地、湿地、河道系统还存在,城镇化水平还不高,正在建设过程中,这时候最容易实现海绵城市。千万不能学习大城市,修大马路、靠管网来解决问题。"【详细】
说起北京2012年的大暴雨导致的惨剧,俞孔坚明显带有一种痛心:“77个人死在了街上和河沟里面!在首都人会在街上被淹死,这是在哪个国家可以发生的呢?这是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迫使我们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师找到答案,用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雨涝的问题。” 土人提出和设计了“海绵城市”等方案。哈尔滨的群力雨洪公园和贵州六盘水的明湖湿地公园等都是其“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实践,获得了成功,并赢得了国际的奖项。 【详细】
洪水和涝灾都可以通过自然的湿地系统调节,我们没有必要,甚至不应该用人工的钢筋、水泥捆绑自然的系统、自然的躯体,这个“大脚”使我们可以走向生态文明…北京有二十多条河,但是河道全部硬化了,渠化了,两岸使用率很低,能不能把河流的廊道建立起来,让人能够骑着自行车去上班,让人能够骑着自行车送小孩上幼儿园,那么就需要设计师,我们现在的景观设计师能够懂得这样的生态理念,环保的理念【详细】
城市是人力的产物,把一切交给自然,听起来与城市的本质背道而驰? 如果从现在开始做生态基础设施,把自然系统所需要的空间——比如河漫滩和湿地留下来,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修防洪堤。防洪堤投入巨大,维修成本巨大,关键是破坏了自然原有的调节能力,而这要支付巨大的代价。下一场雨,北京立交桥下的通道就淹掉了。因为我们依赖于人工疏排系统,自然系统彻底没有吸纳能力。就像一个人没法吃饭和排泄了,免疫力没有了,胃的消化能力没有了,必须靠插入管道抽出里面的液体,或者注射葡萄糖来获取营养。中国的许多城市,实际上就是处于这种状态。 【详细】
传统的规划方式不科学,那城市应如何规划,如何发展?“反规划”是俞孔坚的答案:“不要确定这里能盖住宅,那里能盖办公楼。先确定哪里是河流、湿地、动物栖息地、文化遗产等,这些生态基础设施不能动,先给城市搭起绿色的骨架,然后城市就可以健康发展。
水利工程是“无度”的,那该用什么样的方式防洪抗涝?“应该砸掉钢筋水泥的灰色土地,让绿色土地吸收雨水,过滤净化之后还能补充地下水,
建立国土‘绿色海绵’系统,而非简单的硬化和渠化河道。”他说。
【详细】
Ethel Baraona:您能具体解释一下,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如何提供这些服务的吗?
湿地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就像海绵一样,充分吸收水分。这是一个雨洪管理的项目。通过优化设计我们不再依赖于排水系统去排泄雨洪。
对于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项目,我非常惊讶仅用了18个月就将其建设完工了。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这个项目从设计到建成花费了大概两年的时间。我们受邀设计一座公园,于是我们想到了“公园”这个词在今天可以赋予的不同含义。我们将“公园”理解为一个生态系统,在现有自然条件下开展工作,比从零开始要更快、也更容易。这也是为什么这座公园能够具有多功能的用途。除了作为休憩空间之外,它不仅能够吸纳净化水源,同时还能够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利用雨洪因素将公园转换成为了湿地。这种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自然服务使城市变得更具有适应性(弹性),在保持了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保留了生产性。
【详细】
您刚刚提到厦门的城市内涝问题,有何解决办法? 现在许多城市都是靠埋排水管道来解决内涝,实际上不需要做这些。建设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不应该是排水,而是把水留在岛上,这也是生态文明时代应该践行的。雨水不应是灾害,而是福音。我认为,应该把城市绿地当做城市海绵来设计,利用绿地滞留、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 建成城市的“绿色海绵”系统。比如我们建造一个雨洪公园,可以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沿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低洼地可以承接和过滤雨水。这就形成蜂窝状的海绵系统,同时减小了城市排水管压力。建立这样的公园,造价不到一般公园的四分之一。 【详细】
绿地的分布不合理,绿化就不能直接改善人的居住环境。生态基础设施要直接跟人的日常活动发生关系,绿地应该溶解在城市里,溶解到街道、社区、办公场所当中。
我们现在有一个灰色基础设施,比如路网、电网、排水管,是靠人工、水泥、能源去建设、维护的,这个系统需要浪费很大的能源,而且是单一的解决问题。而综合的生态基础设施,水系、绿地、自行车系统、步行系统、文化遗产廊道整合在一起,能够很大程度综合而且“免费”地解决这些问题。
【详细】
雨水不是祸害,雨水是难得的资源,中国整体上是缺水的,我们应该把每一滴水都留在土地上,像巴黎、伦敦、东京,它们挖了大型的下水管道,大型储水设施,那并不是先进的做法,实际上它没有把水利用起来,实际上它破坏了水系统,现在先进的理念是用绿色基础设施或者叫生态基础设施,用生态的方法来滞留雨水,净化雨水,使雨水资源化,用生态技术和适度的管道工程相结合,我们完全可以解决内涝问题
【详细】
洪水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没有搞清楚,洪水不是河道形成的,洪水跟河道没有关系,洪水只是汇聚在河道里头,河道怎么做,洪水都要到河道里来,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就必须要想到,雨是下在地上的,雨是下在整个国土上的,应该让每一寸土地都起到防洪的作用,土地像海绵一样的,把水能够自留下来【详细】
俞孔坚是中国建筑景观设计学的开创者、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近日他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重温往事,提出在水资源总体匮乏情势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河渠硬化、排洪为目的的防洪堤和大型水库为标志的水利工程所导致的生态后果,应使决策者、水利部门、城乡建设规划从业者反思“以排水为核心”的从古代影响至今的治水思想。
你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把水留在土地上,就是恢复与重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请具体解释一下。
中国的治水理念应该从举国治水,走向民间治水。从排和疏,转变为蓄;从河道防洪、堵水,转变为在全部国土上的雨洪蓄积战略。就是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使它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
这是一个治水观念上的大转折?
是。中国面临的问题就是迫在眉睫的水生态危机。洪涝、干旱、水污染以及水生栖息地的大面积消失,水景观的消失,人们水边游憩活动的中止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水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所以必须用综合方法才能有效彻底地解决。现在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治水、生态治水的阶段,是科学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详细】
俞孔坚建议,由规划部门牵头,协同各相关部门,对现有绿地、河湖及道路系统,小区绿地和分散式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整合,做一个“绿色海绵”的长期规划和近期建设的系统方案。包括恢复河漫滩,建立雨洪公园,降低公园绿地标高,沿路设计生态沟,在社区建立雨水收集绿地等等。
“如能建立‘绿色海绵’,则城市的雨洪就不再是灾害,而是福音了。如果我们城市的后代能在雨后听到蛙声,那将是何等的福祉!”俞孔坚说。
【详细】
我最新完成的哈尔滨雨洪公园,就是解决城市雨洪问题。雨水能排到公园里头,过滤净化然后进入到地下,而不是进入到地下管道排走, 让雨水能像海绵一样通过绿地吸收。我在上海的作品后滩公园去年也建成了,这个公园是用城市绿地来净化水,因为中国有75%的地表水是污染的,如果所有的污染水要通过污水处理厂来处理的话,那估计我们承担不了这个费用,所以说景观承担着净化的功能。再往前,我们做了一个稻田校园,让稻田进入我们的城市,这是农业,农业的都是景观,景观的都市化使景观具有生产功能。 【详细】
在黄河流域,曾经有1/3的地方都有河流在流淌,像菏泽、聊城等城市约有1/3的土地被用来蓄水,然而有关单位监测发现,2001年这些城市中的水面积就已经萎缩,有20%的水域被人为填埋做了建设用地。
“正是这种为了单一的一个目标,去实现所谓的环境治理。结果却是让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原本这里有许多湿地,这些湿地系统发生涝灾的时候,可以像海绵一样将洪水蓄积起来,而天气干旱的时候,湿地的水又可以释放出来,涵养当地的水源。
俞孔坚认为,洪水不是灾害,应该把它当成资源,有效地进行利用,人类可以与洪水做朋友。浙江台州永宁公园就是这样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通过自然的方式,改变过去的河流裁弯取直、水泥护堤工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
【详细】
"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采用,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已经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有力的推广。但是,不难发现相关操作指南主要围绕以LID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也越来越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管理,并且在具体技术层面的诠释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途径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赖。实际上,"海绵城市"的理念远非如此,它实际上是建立在反思工业化城市建设模式的新概念,对片面强调用单一目标的工程技术来解决诸如雨涝、干旱、地下水下降、水体污染、生物栖息地消失、城市绿地缺乏等问题,而是强调用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为解决城市中突出的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同时"海绵城市"也为城市的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如何适应洪涝,提出了新的策略,即与自然过程相适应的策略。另外,"海绵"的概念不但应在城市范围内体现,也应该在区域和国土范围内体现,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海绵国土。 【详细】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结合北京市、六盘水市以及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案例,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源起、发展、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指出“海绵城市”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详细】
慢下来而非快起来,滞蓄而非排泄:将洪水、雨水快速排掉,是当代排洪排涝工程的基本信条。所以三面光的河道截面被认为是最高效的,所以裁弯取直被认为是最科学的,所以河床上的树木和灌草必须清除以减少水流阻力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以"快"为标准的水利工程罔顾水文过程的系统性和水文系统主导因子的完全价值,以至于将洪水的破坏力加强、加速,将上游的灾害转嫁给下游;将水与其他生物分离,将水与土地分离,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分离,将水与人和城市分离;使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土地得不到滋养,生物栖息地消失。"海绵"的哲学是将水流慢下来,让它变得心平气和,而不再狂野可怖;让它有机会下渗,滋养生命万物;让它有时间净化自身,更让它有机会服务人类。
弹性应对,而非刚性对抗:当代工程治水忘掉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以柔克刚,却崇尚起"严防死守"的对抗哲学。中国大地已经几乎没有一条河流不被刚性的防洪堤坝所捆绑,原本蜿蜒柔和的水流形态,而今都变成刚硬直泄的排水渠。千百年来的防洪抗洪经验告诉我们,当人类用貌似坚不可摧的防线顽固抵御洪水之时,洪水的破堤反击便不远矣—那时的洪水便成为可摧毁一切的猛兽,势不可挡。"海绵"的哲学是弹性,化对抗为和谐共生。如果我们崇尚"智者乐水"的哲学,那么,理水的最高智慧便是以柔克刚。
【详细】
当代城市雨洪管理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是将雨水就地消纳,让雨水在一定范围内滞留,就地资源化。对待中国的城市雨洪,正确、简单、高效而经济的做法是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滋润干渴已久的土地和地表生命植被。具体做法包括:恢复河漫滩,让那些被水泥固化了的水系河道重归自然,并给水流让出足够的空间,任其水涨水落;建立雨洪公园和绿色水库,降低公园绿地标高,沿路设计生态沟,在社区建立雨水收集绿地等等。每个城市有近50%的绿地,可以用来帮助解决雨涝问题,一个简单的算数是,只要城市的绿地标高普遍低于道路20公分,我们的城市就可避免雨涝灾害;同时,利用大多数城市都有的众多河流湖塘,承担雨涝调蓄的功能。古代中国城市适应内涝的智慧之一是将城市建在水中央或者把水留在城市中和城市四周。遗憾的是,目前这些绿地和自然水系并没有很好发挥滞蓄雨洪的作用,相反,它们往往成为城市的负担。原因之一是它们分属不同部门管辖,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目标。因此,我们往往会看到车在水里游,而旁边湖里的船却在因缺水而搁浅。 【详细】
我们认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加强水国情和水文化教育,在全社会普及正确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利用的新知识与新观念,倡导水的完全价值观和生命之水的系统观,倡导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科学用水。
——落实中央提出的“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国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高度重视水问题,努力恢复水系统生态,建立对水资源和水系统进行综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
——将水作为生态系统的关键介质与国家战略性资源,将河湖水系统作为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元素和骨架,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倡导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的国土开发和城镇建设的“反规划”途径。
——避免粗暴的河道渠化、硬化和水坝工程,倡导以蓄水、滞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治水理念,
在国土、区域和城乡各个尺度上建立“海绵”系统。
【详细】
我们投入这么多灰色基础设施,这么多水泥、钢筋,试图一夜之间把水排干,中国的国土是处于饥渴的国土,需要让每一寸土地留下每一滴水,才能解决水的问题。
让绿地变成海绵,吸收雨水,把雨水降下来,全部留在绿地里,而不是把它排掉,这是天津的例子,也是利用雨水,在我们土地上恢复我们土地的生机,过滤净化完之后补充地下水,这是绿色海绵的内涵,在天津,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实现。
另一个例子,城市要形成水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绿色海绵,这是在西部城市综合解决水的问题,从河道到我们雨水井,到绿色廊道,到后花园都应该利用起来。市民砸灰色基础设施,还土地一个绿色基础设施。“十八大”精神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建立覆盖全国的绿色海绵系统。
【详细】
小时候的雨落到地上,消失在路边的草丛或是长满庄稼的地里,滋润着地上的草木。
连续的降雨之后,路边、河边的草滩便开始像海绵一样,吸纳着雨水,然后缓慢释放,流入池塘。经历漫长旱季的池塘登时充满了生机,青蛙从四周汇聚,蛙鸣在雨后响起……
因此,我要呼号,快让那天外来雨复活吧!不要再用钢管和水泥捆绑那柔软的雨水了,让她重见阳光和绿荫,给她留下可以回归土地的草滩,可以流向河湖的绿道,可以滞留与净化的洼地,还有那大大小小的湿地,接受她那滋润万物的善良和温存。
【详细】
利用景观滞留和净化雨水来起到海绵的作用,是常规市政工程以外的,能对城市雨洪水管理发挥很大作用的很好途径。刚获得2012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杰出设计奖的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它整合了大尺度雨洪景观管理和城市乡土生境的保护、地下水补充、居民休想和审美体验等多种功能,对综合而明智地解决城市雨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详细】
请不要误会,我不是无为主义者,更不是在否定人类的当代文明,我是在呼唤更富智慧、更文明和更能系统地整合自然与人文过程的新型的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 也就是将景观作为基础设施,来系统地解决当代城市的种种病症,包括区域和局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和土壤的污染、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居民日常出行的困难、对自然的疏离、环境体验的枯燥、社区认同感的淡薄、精神世界的匮乏等。这样的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化的基础设施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城市图景:丰产、节约、基于自然系统而不乏人类智慧的创造、弹性的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新桃源;这样的新型基础设施将为我们带来低碳、智慧、生态的新生活;这样的基础设施将推动我们创造新的文化,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 【详细】
生态城市设计的关键是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直居环境的营造提供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生物生产、环境调节、生命承载、休憩及审美服务。这些服务在传统工业化的城市中是需要靠高投入和强维护的灰色基础设施来提供的。 武汉五里界生态城设计将城市雨洪管理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核心功能,并将雨水管理、生物生产、水体净化、生物栖息地保护、游憩系统及绿色通勤(自行车和步行)等诸多生态及人文过程,通过一个三级廊道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生态城市的基础结构,营造一个低维护成本、低技术、低碳、适应气候变化和独具地方个 【详细】
后滩公园在自然江滩及内河湿地的自然基底上,在田的肌理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遗存和记忆;在狭窄的空间里,布置了一个狭长的幽谷空间,它巧妙地解决了防洪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具有自然净化功能的湿地系统, 让自然做功,利用自然的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来治愈工业时代留下的污染;内河湿地启承开合,委婉流动,其间设计了一系列亲水栈桥、平台和穿梭于田埂之间与“容器”之中,形成一个具有弹性容量的步道网络和丰富的体验和和审美空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