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景观”工作模式破解海绵城市难题
3月7日,GVL怡境国际集团携手园景人开展线上公益课程。集团设计总监、研究中心总经理闾邱杰以《海绵城市与景观设计的融合》为题进行直播分享。以下未讲座内容整理。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时而密集地见诸报端,时而销声于公众视野,直至现在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现状。终其缘由,与海绵城市空间有限,建设政策不完善,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缺乏认识,研究方面还比较落后等原因有关。
海绵城市是指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生态化的措施,以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让城市的土壤和绿化变成城市的海绵体,下雨时能够吸收、净化、存储雨水,干旱时可以回用雨水,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为建设宜居城市环境带来决定性作用。
01 海绵城市“有温度无热度”
国家相关部门虽在2014年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却没有得到相应完善与落地政策支持,对“海绵城市”缺乏系统化研究。过去,在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硬质化铺装破坏了原生态的海绵体,有条件改造为海绵城市的绿化空间所剩无几。加之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的重要性缺乏普遍认知,对雨水管理、再利用的意识淡薄了,导致海绵城市有温度无热度。
02 海绵失误,后患无穷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如果缺乏明确技术规范,很有可能会造成技术失误,给城市建设带来不良后果。应根据试点城市的经验,制定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出台完善相关政策,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03 粗暴型人工快排该休矣
人们习惯了利用简单粗暴的人工快排方式进行雨水管理,对于海绵的认识度很低,因此要加大知识普及力度,推广宣传海绵城市建设成功案例,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认同。同时要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普及海绵城市生态化雨水管理的意义。
04 景观统筹下的“绿色海绵体”
以低影响开发建设为宗旨,尽可能保留天然湖泊、水塘、湿地以及树木植被,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减轻因不透水面积增加而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在景观设计施工中,推广透水性路面建设,尤其是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有利于缓解道路积水。增加绿化面积,有效增大雨水渗透的面积,由此扩大绿色海绵体面积。
05 让景观赋予“海绵”艺术美
海绵城市可以被称作“绿色雨水管理基础设施”,一方面作为城市雨水管理的基础设施,调节、处理雨水以及优化生态方面的功能,同时也是城市绿化空间中重要的景观要素,需要服务于整个城市的绿化环境。因此,海绵城市的美观性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设计考虑要素。作为城市绿化空间设计的主导专业景观设计可以在此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提升海绵设施的美观性、以及艺术价值。
06 营造新“海绵景观”工作模式
因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既有功能性又有美观性的要求,相对来说,雨水管理功能要求比较容易实现,比较难实现的是美观方面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海绵景观”的工作模式,实行在景观设计师总控下的多专业合作模式。
07 景观全程总控是关键
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就设立功能与美观兼顾的设计目标,将“双重标准”贯彻到每一个设计环节、专业当中。开展多专业参与的项目工作坊,集思广益、各取所长,在内部进行充分磨合和协调,最终达成兼顾各专业优势、突出景观美学效果的海绵景观。最关键的环节是需要一个具有综合项目经验的景观总控设计师进行全程把控,权衡利弊、判断取舍、纠正偏差,实现最优化的海绵景观设计效果。
08 微观尺度营造细节美
微观尺度的海绵设施最具有审美价值,大量失败案例都是因为细节设计缺失。细节设计需要具有美学设计修养以及精通材料构造的景观设计师介入,不仅要空间尺度宜人,还需要对材料、质感、色彩、肌理、植物等有深刻的见解,最终实现“海绵景观”的目标。
经典案例——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作为光明区的重点项目,充分体现出光明区最大的特色,即光明的田园风光,因此我们确定了以抽象的田园作为景观设计的主题,形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单元模数。将海绵的设施、网络融入到景观的模数中,并以海绵植物模仿自然界中的田园植物,充分反映主题。
另外,在铺装设计上,为了满足海绵城市透水铺装率50%的需要,我们采用了石材与透水铺装混拼的创新工法,既满足海绵的需要,同时也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 海绵城市与地形结合
∆ 屋顶花园
∆ 绿色屋顶
∆ 中庭雨水花园
∆ 海绵设施艺术化处理
∆ 具有层次感的科普展示
∆ 可互动式科普展示
∆ 具有展示性的雨水花园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