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植物造景初探
阐明了墓园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中国古代墓园植物应用的情况。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了墓园植物选择的7个特点,界定了墓园植物配置的概念,探讨了基因植物配置中的艺术原理运用、植物平面布置和植物空间营造。
关键词:风景园林;墓园;植物种类;植物配置
我国古人将植物看成是民族和江山的象征。《论语》曰:“哀公间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说明了古人对植物的崇敬。后人更是将植物人格化,成为“比德”对象的文化渊源[1]。植物因具有丰富的色彩、各异的姿态和芬香的气味,使其在古今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无园不木”。历代造园者均十分注重植物,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造景艺术。
墓园植物造景要以自然为师, 营造好的植物群落, 为在墓园中安葬的人们实现回归自然的心理愿望提供场所, 同时也为生者创造一个凭吊先人、领悟生死问题的环境。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传统墓地增加功能, 发挥墓地和公园的双重作用, 这对解决人地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古代墓园中植物的应用
古代人死之后, 在其坟墓上种植松柏的风俗由来已久。《淮南子. 齐俗训》曰:“ 周人葬树柏”。 《白虎通》 云:“天子坟高三仞, 树以松; 诸侯半之, 树以柏; 大夫八尺, 树以栾; 士四尺, 树以槐; 至于庶人, 树以杨柳”。在当时, 坟墓上植树是用来标识墓的位置。 《昌言》 曾提到, “ 古之葬者, 松柏梧桐以张坟也”。到了汉代, 墓域内种树已成风气。《盐铁论.散不足篇》提到, “今富者积土成山, 列树成林”。《汉北海相景君碑阴 云:“惟故臣吏, 守卫坟园。陵成宇立, 树列既就”。《隶续》五载汉不其令董君阙:“上刻展墓图, 坟上有树。”但当时所种植的树木大多是松柏类。《汉书.龚胜传》云:“胜束以棺敛丧事, 衣周于身, 棺周于衣。勿随俗动吾冢, 种柏,作祠堂”。《西京杂记》 曰:“杜子夏葬长安北四里, 墓前种松
柏树五株, 至今茂盛”。《潜夫论.浮侈篇》:“造起大冢, 广植松柏”。对墓域种树这一风俗, 在古代诗歌、小说和戏曲中也时常有记述。《孔雀东南飞》中男女主人公死后“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记述:“ 生知母寿不永, 周身物悉预具, 墓中植柏……松柏新植多枯, 至是皆活”。《金瓶梅》写到西门庆“自从升了官哥,并做了千户,还没往坟上祭祖。叫阴阳徐先生看了,重新立了一座坟门,砌明堂神路,门首栽桃柳,周围种松柏,两边叠成坡峰”[2]。
我国古代在墓域内种植树木,可能出于3方面的考虑:一是墓域树木繁茂,与风水说相符合。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林木茂盛为吉,并通过在建筑周围环境中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二是松柏挺拔,四季常青。汉人认为柏树可以避邪。《汉书.东方朔传》曰:“柏者,鬼之廷也”。颜师古注说:“言鬼神尚幽暗,故以松柏之树为廷府”。
东汉《风俗通义》曰:“墓上树柏,路头不虎……,魍象畏虎与柏”。三是与风俗习惯有关。按照先秦传下来的古老习俗,民房在庭院中必须种树,否则是要受到惩罚的。《汉书.食货志下》提到:“《周官税民:……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颜师古注:“树艺,谓种树果木及菜蔬”。墓下是在世生活的反映,在墓域种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自汉代以来,在坟墓周围种植树木已经成为千年不改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2 墓园植物选择特点
墓园是特殊的园林, 具有纪念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墓园的形式各有不同, 其选用的植物也会因不同的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而有所差异, 这就决定了其在植物的选择上必然有自身的特点。
2. 1 选择寿命长的植物
墓园中可以选择一些树龄较长的植物以表示逝者永恒之意。这类植物常见的有苏铁、银杏、
松科、柏科、山毛榉科、薄壳山核桃、榆科、榕树、黄连木、樟树、楠木属和蒲葵等。
2. 2 选择可以避邪的植物
墓园内种植避邪的植物, 由来已久, 目的是为了求得死者在阴间能够平安, 这符合中国人
的心理。这类植物主要有垂柳、桃、梧桐和柏科等。
2. 3 选择与宗教有关的植物
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均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 同一民族也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这些人生前信奉宗教, 在死后也希望能够在其坟墓周围种植与宗教有关的植物, 以表示其虔诚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在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可以栽植的植物有荷花、菩提榕、贝叶棕和娑罗树等。
2. 4 选择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具有坚强和万古常青的寓意, 是营造墓园的极好植物材料。除松柏类植物以外, 可以在墓园中选择的常绿植物种类很多, 如冬青、罗汉松、白兰、石楠、广玉兰、蚊母、含笑、十大功劳和杜鹃等。
2. 5 选择赋有人格化的植物
根据逝者生前职业和其喜爱的植物, 选择与之相应的赋予人格化意义的植物。如生前是知识分子, 则可选择具有文人色彩的 岁寒三友、 四君子、紫薇、白丁香和桂花等植物栽植在墓旁; 如生前是教师,可以选择桃和李树, 表示“桃李满天下”的寓意; 如果是军人,可以选择木棉[ 3]。
2. 6 注重植物色彩、姿态的选择
2. 6. 1 色彩。
(1)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 常用于革命烈士陵园来表达烈士的崇高和庄严。墓园中可以选择开红花的植物, 如贴梗海棠、山茶、锦带花、红花夹竹桃、紫薇和美人蕉; 果实是红色的植物, 如紫金牛、火棘、枸骨、南天竹和天目琼花; 树干为红色的植物有红瑞木; 秋色叶为红色的植物有鸡爪槭、枫香、黄栌、山麻杆和盐肤木等。
(2)白色象征着纯洁和神圣, 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适合墓园的环境气氛。墓园中可以选择开白花的植物有深山含笑、白丁香、珍珠梅、白鹃梅、梨、白花夹竹桃、木绣球、荚蒾、栀子和小腊等; 干皮为白色的植物有白皮松、白杆竹、悬钩子、毛白杨和悬铃木等。
(3)黄色给人以光明、纯净的感受, 象征着希望和崇高,常在帝王陵寝和具有宗教色彩的场所出现。墓园中可以选择开黄花的植物有迎春、云南黄馨、连翘、棣棠、黄花夹竹桃、栾树和翅荚决明等; 秋色叶是黄色的植物有鹅掌楸、无患子、槭树、麻栎等; 干皮呈黄色的植物有金竹、黄皮刚竹和金镶玉竹等; 此外, 金叶雪松、金叶桧、金星球柏和金叶鹿角柏都可以在墓园中应用, 具较高的观赏价值。
(4)紫色是优雅、庄重的颜色, 可以形成舒适与幽静的环境。墓园中选择开紫色花的植物有紫藤、木槿、泡桐、紫荆、鸢尾和桔梗; 果实是紫色的植物有紫珠和葡萄等; 叶是紫色的植物有紫叶小檗和紫叶李等。
2. 6. 2 姿态
不同姿态的植物有不同的表现性质和象征意义。垂直向上的植物, 有庄严肃穆的效果, 如桧柏、塔柏、池杉、水杉和落羽杉等; 而垂枝型植物则表示哀思和悲痛, 如柳杉、线柏、柏木、龙爪槐和垂柳等; 整形修剪的植物给人以庄重之感。
2. 7 选择草本植物
墓穴周围可以选择一些草本植物, 作为点缀。色彩丰富的草花可以活跃墓园肃穆的气氛。草本
植物以宿根花卉为主, 也可根据死者家属的意愿布置花卉。国外的墓园特别注重墓穴周围草本花卉的应用, 使墓园成为一个景观优美的花园。可供选择的草本植物如鸢尾、蝴蝶花、芍药、菊花、美丽月见草、蜀葵、波斯菊、大花金鸡菊、宿根天人菊和蓍草等。与墓园相关的具有文化意义的植物还有金银花, 它是忍冬科藤本植物, 于春夏开花, 由于其越冬不死, 常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4] 。此外, 还有果树也可用在墓园中, 表示恩泽后代的寓意。槐树和黄山栾树也常用于墓园。
3 墓园植物配置
3. 1 墓园植物配置定义 墓园植物配置是指在墓园内运用自然界中的乔、灌、草等植物, 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 与其他的造园要素有机结合一体, 通过艺术手法, 营造既能体现墓园特色, 又符合生态学要求和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
3. 2 墓园植物配置中的艺术原理运用
3. 2. 1 多样与统一原则。又称统一与变化原则, 要求植物配置时, 植物的体形、色彩、线条、质地、风格及比例要有一定相似性或一致性, 同时要有差异变化, 显示多样性。墓园中主干道两旁种植成列的龙柏, 使人肃然起敬, 产生一种庄严的统一感。但过多的统一会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 所以要在统一中有所变化。如选用松柏类植物进行布置时, 可选用不同树形的松柏植物以求得变化。
3. 2. 2 协调与对比原则。要求植物配置时, 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植物与建筑配置时体形的协调很重要, 南京中山陵墓道两侧用高大的雪松与雄伟庄严的陵墓形成协调。相反,如果为了突出某个主题或景观, 可以用对比的手法, 使之显著或引人注目。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内! 不灭的火炬?雕像, 用深绿色的龙柏和秋色叶树鸡爪槭做背景, 以衬托白色的雕像(图1)。
3. 2. 3 对称与平衡原则。又称均衡原则, 要求植物配置时,将形态和质地不同的植物按照均衡的原则配置, 以稳定景观。在植物配置时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两种形式。规则式均衡在墓园中常见, 如南京钟山下, 谭延闿墓前对植的龙柏, 给人以庄重的感觉(图2)。在廖仲恺与何香凝墓园内的休息亭旁, 亭左侧的龙爪槐和大叶黄杨球与右侧的铅笔柏、广玉兰等高大常绿乔木搭配和谐, 达到自然式均衡的效果(图3)。
3. 2. 4 韵律与节奏原则。该原则原意是指艺术品的可比成分通过连续不断地交替出现而产生美感, 是多样与统一原则的延续。要求植物配置时要有规律的变化, 可以通过体形不同的植物, 用重复出现的方式产生[ 5] 。如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殉难处用紫色和黄色的彩叶草交替种植。广州中华永久墓园在墓穴间用大叶红草和金叶假连翘交替种植, 产生韵律感(图4)。
3. 3 墓园中植物平面布置 墓园中的植物平面布置形式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3. 3. 1 规则式。规则式是指按照几何形栽植, 具有一定的株行距的种植方式。规则式植物配置形式主要应用于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墓园, 以体现其庄严性, 可以用以图案为主题的绿篱或模纹花坛作为主要种植形式, 如小型的烈士陵园。
3. 3. 2 自然式。自然式是指不成行成列种植, 运用自然、活泼、富于变化的方式配置植物, 以体现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和花群为主; 树木以孤立树、树丛、树群和树林为主, 以此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6] 。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可以应用在规模在5 hm2 左右的中型墓园中, 营造自然环境(图5)。
3. 3. 3 混合式。混合式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要求规则式与自然式所占比例差不多, 常应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墓园中, 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植物配置的形式,如杭州南山公墓。
3. 4 墓园中植物空间营造 墓园中植物空间的营造要与墓园环境氛围相协调, 以营造一种庄重的气氛为基调, 同时考虑前来进行悼念和瞻仰的人的需要, 营造必要的活动空间。用植物材料营造空间, 显得自然, 而且可以脱离道路和建筑等要素的限制。河北双凤山陵园以“北凤松涛”和“ 南凤柏香”划分2个主要空间, 体现墓园主调。同时为了表现植物季相变化, 还可以通过“ 槐岭春雪”、“柳浪击水”和“柿丹映翠”等植物主题景观划分空间, 以适当展现活跃气氛[ 7] 。
不同的功能区也可以通过不同植物之间相互搭配来组织。墓园入口处的植物配置宜用规则式, 空间层次上可以用乔灌草或单层乔木来引导, 为游人进入墓园作好心理准备(图6)。在纪念区可以通过植物与硬质景观结合形成较空旷的空间, 使游人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瞻仰和开展纪念活动(图7)。过渡空间的处理上可以选用色叶树或色彩丰富的草本花卉, 通过自然式植物配置营造空间, 调节墓园的气氛。
4 墓园植物造景实例
4. 1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植物配置采用混合式平面布置形式。植物种类选择具有纪念意义的植物如雪松、马尾松、黑松、龙柏、圆柏和五针松作为纪念区主要的植物, 同时种植紫薇、垂丝海棠、梅花、桂花、白玉兰、红叶李、广玉兰、火棘、麻叶绣球、深山含笑、杜鹃、山茶等观花和观果树种, 以丰富植物景观增加季相变化。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作为缅怀先烈、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而建的烈士陵园, 其植物配置具有鲜明的特色。
(1)自然与规则有机结合。在纪念区北起群雕广场, 南至忠魂亭轴线上各景点附近及两侧空间区域均以规则式植物配置为主。在雨花台纪念区各景点之间及其他5 个功能区地形起伏较大, 加上自然的雨花湖水体, 则因地制宜, 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 如纪念碑主峰中岗、倒影池两侧东与西岗上的自然林地就体现出自然植物群体的季相变化; 雨花湖边的池杉、麻栎、黄檀、金钟花、杜鹃和木芙蓉等则反映植物个体的自然美(图8)。
(2)用植物营造空间。雨花台纪念区内的植物景观不仅讲究平面构图, 同时还注意多层次空间营造。纪念水池处于纪念轴线最低点, 从两侧山岗到水面落差近80 m, 在植物配置中采用了对称的5个层级植物配置手法, 将山林、道路、斜坡、墙壁和水体等融为一体, 形成雨花台独有的、横向与纵向均十分壮观的竖向空间艺术(图9)。
(3)注重纪念性氛围营造。在雨花台纪念馆南广场周围采用整形修剪的海桐和蜀桧等常绿树种, 使人们参加纪念活动前有一个庄严肃穆的心理准备过程。在纪念水池过渡区,充分利用现有地形选用红枫、迎春、樱花、雪松和圆柏等植物来陪衬纪念碑, 同时间种三角枫、枫香、鸡爪槭、鹅掌楸和银杏等秋色叶树种, 以增加植物的色彩变化[ 8] 。
4. 2 上海宋庆龄陵园 上海宋庆龄陵园的植物配置亦采用混合式平面布置形式。植物种类选择宋庆龄生前喜爱的植物种类, 主要有: 香樟、白丁香、垂丝海棠、紫荆、结香、山茶和鸡爪槭, 同时还选择樱花、榉树、罗汉松、青桐、银杏、紫薇、合欢、无患子、榔榆、桂花、国槐、火棘和杨梅等形成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
宋庆龄陵园中用植物将墓区分为南北2个空间。南空间是以宋庆龄汉白玉像为中心的花岗石纪念广场, 也是墓区的主要空间。洁白的汉白玉像后面背景用高6 m 的铅笔柏密植成深绿色的树墙, 两侧龙柏耸立, 绿草如茵, 在绿色屏障的映衬下, 白色雕像更显得鲜明得体(图10)。北空间是宋庆龄的安葬处, 小小的墓地, 无华的墓碑, 是宋庆龄一生从不炫耀个人的品格写照; 常青的松柏, 是墓主人高风亮节的精神体现。墓前两株五针松苍劲浓郁, 墓旁种植宋庆龄生前喜爱的花木, 中山柏和铅笔柏作背景树。墓区四周龙柏、樟和雪松环抱, 气氛显得十分肃穆和宁静。用植物分隔空间, 强调和渲染了宋庆龄的崇高地位。墓地北面堆土为山, 建成深厚的香樟林, 既可作为陵园背景, 又起到遮挡红桥路高层住宅的作用。名人墓区用地形和植物与宋庆龄墓区分隔, 主次有序, 自成一园(图11)。
5 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墓园建设也逐渐成为当前的热点。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自然资源, 特别是土地资源利用的控制, 将墓园建设与文化和生态建设相结合, 营造园林式节约型的墓园将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对墓园的植物造景进行研究, 填补了国内墓园研究的空白, 可为我国的墓园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