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广州骑楼 东西方文化交融印记

admin 2009-06-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杨宏烈介绍,骑楼法规,原是19世纪东南亚英国殖民城市中,以华人街住宅区为对象而设。清末民初,不少出国学习土木工程的人员,投身广州市政建设,引入骑楼法规,试图以此改造广州城市面貌。   



上下九路的骑楼街已成为繁华的商业步行街

  就像北京满洲味浓重的四合院,上海雅致高贵的小洋楼一样,骑楼,是广州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建筑。

  骑楼出现至今,不到百年。但它在短短时间里风靡全城,成为这座城市主要街景。它的影响深远,某种程度上,成为广州建筑文化的代名词。

  在骑楼的前世记忆里,是与老广州货如轮转的商业繁华相联系。无论是长堤一带的盛景,还是北京路、上下九一带数不胜数的老字号,都有着骑楼的深刻印记。

  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更加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也许,当我们游走在那些骑楼街巷时,才能回味老广州古老而深邃的似水流年。

  诞生:东西文化交融

  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丛中,广州骑楼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它的出现只有百年,但已成为这座城市主要建筑形式之一,足见它独特的魅力。广州是岭南骑楼的发祥地,它的诞生,可以清晰看到东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印记。

  十三夷馆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宏烈,曾对骑楼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认为,“商”,是骑楼建筑文化的根基之一,在我国古代檐廊式建筑可以找到与骑楼某些相似的元素。早在宋代,沿街设廊并开设商铺普遍出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描写:“汴河堤岸……房廊,并拨隶户都左曹,乃收课利”,“徙城之始,衢路显敞,其后守吏增市廊以收课。”房廊和市廊,都是檐廊式建筑,与骑楼的建筑空间形式有着相似之处。

  此外,骑楼与我国南方普遍存在的干栏式建筑也有传承关系。干栏式建筑将居住用房架空,以免瘴气伤人。市井之中,将首层架空太浪费了,把它用作商店,可避免日光曝晒和暴雨侵袭。

  清代以来,西风东渐,广州是明清时期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源于古希腊的外廊式建筑,开始传入广州,骑楼的雏形——“十三夷馆”开始在西关出现。夷馆,又叫番馆,是当地人兴建的专供外国人居住、通商所用的房屋。房屋名义上是由十三行行商提供,实际由外商出资兴建。19世纪初的夷馆,大多数是二层建筑,它们明显有着西方建筑形态。



人民中路上的古老骑楼。

  商住合一

  十三行所在地区的建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灰飞烟灭。一种新型建筑:骑楼,开始出现,并在广州扎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少从南洋回来的广东人建商铺经商。他们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骑楼这种“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他们最早在一德路、石室大教堂一带建骑楼。这种建筑标新立异,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显示出店主与众不同的品位。而最为特别的是,由于建筑融入了西方元素,让人们眼前一亮,成为时尚,逐渐传播开来。

  早期工匠在建造骑楼时,只是对西方建筑手法直接照搬,但渐渐地,工匠开始添加一些传统的元素:在钢筋水泥的欧式建筑上,安装玻璃及木格组成的满洲窗;在窗棂下,挂上鸟雀啾鸣的漆木鸟笼……独特的骑楼,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改变广州的城市风貌。



顶上还有精美雕花的骑楼

  发展:广州街景主格局

  广州骑楼在20世纪20年代,迎来全面大发展。除了其本身的优势,它与政府制定相关法规,进行全力推动有关。

  制定法规兴建骑楼

  杨宏烈介绍,骑楼法规,原是19世纪东南亚英国殖民城市中,以华人街住宅区为对象而设。清末民初,不少出国学习土木工程的人员,投身广州市政建设,引入骑楼法规,试图以此改造广州城市面貌。

  当时,在政府主导下,广州拆城垣,大规模推进“都市改造运动”。政府采取“影响最小,破坏最小”的办法:制订广州沿路建设骑楼的计划及有关实施细则。1912年,政府颁布《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节》,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屋铺,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之用……”并且,“骑楼两旁不设用板壁竹笪等类,遮断及摆卖什物阻碍行人”。依此条文,建造“有脚骑楼”,是沿路建房者应尽的义务,而且骑楼下面是公共通道,不能私自占用。

  1918年,市政公所成立,政府对骑楼的材料、形式、施工、构造等细节,进一步作了规定,全城建造骑楼进入稳步实施阶段,骑楼开始在城里雨后春笋般涌现。



位于人民中路一处木顶的骑楼[NextPage]

  骑楼文化辐射各地

  翻开一张广州地图,或许你难以想象,历史上,在广州老城区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密密麻麻分布着59条骑楼街路段,总长高达40多公里。它们大部分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兴建,以人民路和中山路为坐标轴,北至东风路,西至龙津路,南至同福路,东至东华路。

  在这个规模宏大的骑楼分布图中,有蜚声海内外的上下九路、北京路步行街,还有不少广州人耳熟能详的街道:第十甫路、长堤大马路、六二三路、解放路、大新路、西濠二马路、靖海路、万福路、百子路(今中山二路)、大德路、文德路、吉祥路、惠福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等。骑楼甚至延伸到了当时仍然是郊区的珠江南岸,如南华路等。

  当时,广州老城区最主要的商业集中路段,主要采用骑楼这种建筑形式。骑楼,是那个时代广州街景的主格局,也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迷人的独特风景。

  事实上,以广州为中心的骑楼文化,沿珠江水系,辐射很广。广西、福建、贵州、云南、江西等地,后来陆续出现骑楼或骑楼街市,在上海、武汉等城市,骑楼甚至成为“广东街”的标志,是广州的文化标签。

  鼎盛:见证商业繁华

  适合广东气候的骑楼,与广州近代商贸繁荣相伴而生,国内最早的骑楼商业街市,就是从广州开始。

  老字号鳞次栉比

  广州的许多老字号,早年都是从骑楼街崛起,然后名扬全国,甚至海外。

  广州中山四、五、六路一带,是广州最早的商贸区,这里在繁盛期,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号店铺。广州历史上曾有100多家百年老店,其中多在这一带安营扎寨。

  据老一辈广州市民回忆,以前走到中山四路“新以泰”店门口时,一眼望过去,骑楼两旁的幌子密密麻麻,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一派繁华商都的气象。其中,建于清代的就有7家,包括“致美斋酱园”、出售文房用品的“三多轩”、“新以泰”、“孔旺记”、“惠如楼”、“妙奇香”等。

  此外,中山路还有新华电影院、艳芳照相馆、菜根香素食馆等,餐饮、娱乐、购物一应俱全,好不热闹。至于上下九、第十甫一带的骑楼,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山路。那里的老字号也有很多:布匹成衣有“纶章”、鞋有“鹤鸣”、腊味有“皇上皇”,餐饮则有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等。这些经过岁月洗礼的金漆招牌,在当时俨然是广州的代名词。广州的商贸由它们带旺了一百多年。



20世纪30年代初的太平南路,两旁高敞的骑楼建筑和悠闲的行人。

  骑楼街成行成市

  商业,是长达数里长的骑楼街的主要功能。当时,遍布全城的不少骑楼街,成行成市,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当年长堤一带,就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

  老一辈广州人都清楚地记得,当年,长堤、西堤,连同人民南路,共同构成广州一个繁华的骑楼商业区。这里,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新亚大酒店、大三元酒家、中央大酒店等商贸大厦和酒店林立,此外,还有“广州”、“西濠”等电影院,盛极一时。长堤一带因此被誉为广州的“外滩”。

  当时,珠江岸边码头星罗棋布,来自各地的客船、货船络绎不绝。人们在此上岸后,便在这一带游玩、消费。

  翻开当年老照片,只见街道宽阔整洁,路边具有欧式风情的骑楼井然而立。在马路上行走的,有肩挑货物的小贩,有载着客人飞奔的人力黄包车,还有在骑楼内外穿梭的市民,他们身穿旧时的长衫、唐装等,悠然自得……

  这一切,仿佛是从旧电影中直接剪裁下来的镜头,无不透露着幽幽的怀旧气息。

  建筑风格

  骑楼的设计建造者大都不是职业建筑师,而是普普通通的工匠。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模仿”,对西方建筑创造性的模仿和大胆的改良,成就了广州骑楼活泼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

  仿哥特式代表作:北京路新华书店和爱群大厦

  这种形式在其他城市也较为少见。北京路新华书店以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拉长的拱形窗表现了明显的哥特装饰意味。爱群大厦则将哥特风格加以灵活运用和改良,立面以垂直构图为主,设以仿哥特式窗,底层骑楼柱廊也处理为仿哥特式窗形式,使人感觉到浓厚的哥特风格。

  南洋式代表作:文明路186号

  这是一种在南洋地区非常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即在女儿墙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洞口,其原本是为了预防南洋一带强烈的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的技术处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在文明路、海珠路上都可以找到。

  古罗马券廊式代表作:新华大酒店

  这种形式的骑楼在其他城市较少出现,在广州却能找到不少实例。新华大酒店底层骑楼为券廊式,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线角明朗而细部丰富。一些部分还运用简化了的罗马柱式,使其罗马风格更为浓郁。

  仿巴洛克式代表作:万福路和下九路

  这种形式在东南亚一带和我国南方城市的骑楼中被普遍采用。这些巴洛克装饰既不同于古典式的严谨,也区别于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繁琐与追求曲线、动感,而是在构图稳定的基础上加上巴洛克装饰。在广州的骑楼中,巴洛克装饰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在下九路、龙津西路、万福路等都可以找到。

  现代式代表作:泰康路一带

  这种骑楼一般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一般来说,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

  中国传统式代表作:德政南路139号

  该形式骑楼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至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这种骑楼仅在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德政路、起义路等还有零星保存。

  钟嘉超:骑楼下的幸福生活

  年近六旬的钟嘉超,在大新路土生土长。他的父亲钟国森,上个世纪30年代,在大新路上开创了“全声醒狮用品店”,至今已持续经营数十年。出身扎狮世家的钟嘉超,继承父业,如今也在这条骑楼街上,默默经营这个传统行业。

  生于斯长于斯,经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对昔日骑楼生活,钟嘉超怀着深深的眷恋。在大新路323号底层的小阁楼,他向我们娓娓道来这条骑楼的前世今生……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