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天津:九国租界

admin 2010-12-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德国、日本先后在天津开辟租界,英国向西扩张了租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俄、奥、意、比四国在天津开辟租界,英、法、日、德又进一步扩张。至1902年,在天津海河东、西两岸形成了九国租界。其中,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三国,在亚洲只有于天津设立了租界。天津的九国租界在世界近代史中是具有独特性的。
  天津:九国租界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德国、日本先后在天津开辟租界,英国向西扩张了租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俄、奥、意、比四国在天津开辟租界,英、法、日、德又进一步扩张。至1902年,在天津海河东、西两岸形成了九国租界。其中,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三国,在亚洲只有于天津设立了租界。天津的九国租界在世界近代史中是具有独特性的。
  
  天津租界建筑的发展有两个阶段。
  
  ⑴ 1860年至1900年。
  
  此阶段为各国开辟租界之初,建筑不多,质量也不高。较大的建筑是1870年建于三岔河口的望海楼天主教堂,其后虽经几度毁坏和重建,样式并没有太多变化,基本为欧洲哥特风格。1887年为庆祝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五十寿辰建有维多利亚花园,1889年建于花园北部的戈登堂则表现出英国中古时期建筑手法。建于1890年的利顺德饭店是当时天津最早、最高的旅馆建筑。英国医院(1897年)、新合众会堂、安立甘教堂都是当时较主要的建筑。
  
  ⑵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年代。
  
  十月革命后苏联放弃在华特权,俄租界于1924年由中国收回;德、奥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其租界于1917年被收回;比租界也于1927年被收回。所以俄、德、奥、比四国租界建筑较少。英、法租界则一再扩张,特别是在中街、劝业场一带形成建筑集中的繁华地区。日本也在租界中开辟了旭街,设公园建神社。英、法、日三国租界建筑在这一阶段得到发展。建于二十年代的建筑以具有俄罗斯传统建筑特色的俄华道胜银行(1900年前后)、日尔曼民居风格的德国领事馆(1907年)、法国罗曼式造型的老西开天主堂(1913-1916年)为代表。
  
  二十年代建造的银行建筑集中在中街,因此中街有“银行街”之称。这些银行建筑多半采取西方古典复兴样式,以英国汇丰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1926年)为典型。商业、旅馆建筑主要在劝业场一带,自1922年起陆续兴建了国民饭店(1922年)、浙江兴业银行(1925年)、惠中饭店(1928年)和劝业场(1928年)等,使这里形成天津的闹市区。
  
  劝业场由法国建筑师幕乐(Muller)设计,外观为一般的“洋风”样式,较为简化,但内部购物空间颇为高大、开敞。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