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胡同赛牛毛 有名胡同三千六
北京,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一步步跟着现代化的步伐前进,但总有些在经过历史的冲刷之后仍然保持着古朴芳华的魅力。
北京城是一个四方四正的城,街道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井井有条。因此,北京人的方位感特强,向北京人问路,肯定对方就会告诉你路南还是路北。而沟通这些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街道的,便是胡同,胡同把北京城这块大豆腐切成了很多小豆腐块。过去住在老城里的北京人就在这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里生活着。如果你要问北京有多少条胡同,“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胡同的前世今生
胡同一词最早从何而来呢?据考证,胡同最早见诸于元杂曲当中。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曾说:“胡同本元人语”,这里的元人语就是蒙古语。从胡同的形成看,当年的元大都中轴线傍水而划,其它的街、坊和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都有考虑到井的位置,或者先挖井后造屋,或者预先留出井的位置再规划院落的布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因井而成巷”。每条胡同都有井,这是毋庸置疑的。听从前的老北京说,以前的北京城掘地3尺能见水,由此看来一点也不假。所以,“胡同”这两个字就是蒙古语中井的发音。
北京还有不少“帽胡同”。“帽胡同”在蒙古语中就是坏井、破井的意思。
如今的北京城区早已经扩大到了四环五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可是在二环以里还保留着许多胡同。可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高楼大厦建在了胡同的废墟之上。据文献记载,北京的胡同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全市总面积是过去老北京的24倍,其中市区建成区比新中国成立前扩大了3倍多。新建各类房屋面积相当于建了5个旧北京城。胡同的条数也比新中国成立前增长了一倍,达到了6104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有1316条。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划定了20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老屋残梦四合院
说到北京的胡同,就不能不提起四合院。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四世同堂,在一座天圆地方的全封闭式四合院里其乐融融———可算旧时代北京人对生活的最高理想。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四合院大多分内外两院,内院用于居住,由正房、耳房及东西厢房组成;外院则用作门房、客厅和客房。还有大型的住宅,向纵深发展,增加几进院落,或横向发展,增加几组平行的跨院。虽然都叫四合院,但四合院可以造得很简洁,也可以造得很豪华。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北京城大兴城建的时候不知道拆掉了多少四合院,也拆掉了多少老北京人的老屋残梦。世代生长在京华的老北京人,会对四合院产生一种特殊的眷恋之情。
GO TO HUTONG
灰色的房瓦砖墙,古老又雕刻精美的门楼门墩,四合院中几棵瑟瑟的古槐,狭窄又四通八达的胡同展现着老北京的风情;顶罩篷的三轮车,挂在车角叮叮作响的铃铛,戴着毡帽穿着马夹的车夫,日渐火爆的北京胡同游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原来人们只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的新说法是“不逛胡同,不进四合院,就没来过北京”。
一位美国记者撰文写道:“漫步走进北京的胡同,就像钻进一个时代文物的仓库,既看到了北京的过去,同时也看到了现代文明对这个城市的渗透”。一位英国游客说:“胡同旅游是我在北京时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芬兰团领队安娜莉说:“胡同旅游是个非常好的主意,为游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去看北京普通人的生活,使他们拉近了与北京市民的距离”。一些来自新加坡等地的海外华人及港澳同胞则另有一番感受,他们看北京的胡同,最为真切地感受到祖辈们古老故事里留下的古老文化,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如今的胡同游人们不再满足于在胡同里走走看看,还得贴近胡同住户的生活,走进四合院吃吃北京饭,才算真正的来过胡同。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独一无二的胡同,更重要的是北京城千年流传下来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北京的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