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住区邻里情感回归

admin 2010-04-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居住作为人们生活的首要问题,不仅是生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满足。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是塑造完美住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表面的美化设计,而应该是情感设计,是以人为本的,以意为神的情感构建。住区设计应从居住个体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建造一个不仅能取悦人,而且能感化人、陶冶人的景观环境,引领住区情感的回归。
  景观是伴随着人的审美意识产生的一个概念,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渗透着人类世界的创造。工业时代让城市社会加速发展,却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衰败。不自觉间自然生态的透支与沦陷呼唤着人类保护意识的觉醒,现代景观设计便是在人们的这种警醒和反思中产生的。它不是人们简单意识上的绿化的概念,而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应用艺术美术理论法则,通过规划与设计处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及最大的福祉。它与地球上所有创造物一样,最终的服务者是人类,离开了人的使用,就意味着社区的消失,景观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成为了失落的场所。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城市公众性的景观设计。它的服务对象基本上是居住区的居民,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更接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关注。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要体现出设计师对居民的尊重,从点滴中流露关怀与体贴,引起居民的情感共鸣。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也是人们生活舒适性的主导因素。现代住区的设计应该要以构建浓厚的居住情意为主旨,让住户在住与享、此与彼的情感交流中真正的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

 
  1 住区的发展演变历程

 
  1. 1 原始居住———基于本能的群居


  农业的产生使原始人类定居成为可能,当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也就产生了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从人类开始定居,最原始的居住形式包括穴居、巢居、半穴居和地面建筑等。

 
  原始的生活方式十分简单,人类由于生存本能、抵御野兽聚居在一起,因此聚落也是简单的集合,巢穴多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建,聚落的中心便是居民聚集活动的广场空地或者供集合的大房子。由此可见,由基于生存本能的人类聚居开始,公共的交流空间也就产生,人们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也伴随着成为自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1. 2 村庄———血缘情感的集聚


  村庄的居住形式实质上是原始的巢穴居形式的扩大。他们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托而聚居在一起的人类群体。村落居民初以近亲血缘为纽带集聚一地,后又不断吸收各方移迁外人,年长月久,村落有所扩大,但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彼此了解,祖辈相传,同耕一方土,同饮一河水,这种情感是基于邻里却又更浓于邻里的。

 
  1. 3 街坊———大规划下的自为居住形式 


  私有制的产生致使阶级的产生,继而城市开始出现。随着城市的产生,便有了主导城市的君主,也有了管理城市的手段。最初的城市规划是一种下意识的城市管理,这种管理并不完善和细致,偏重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功能分区。平民在自己的区域范围内建造房屋,街坊就在这种自为的建造行为中产生。每条街坊都类似上述的村庄一样,人与人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着浓厚的生活情意。“街坊”一词便不仅是一种住区形式的概括,更是一种邻里关系、邻里情感的表达。

 
  1. 4 邻里单位———20世纪初的城市结构和住区形式


  19世纪末城市居住空间人口密集,居住条件趋于恶劣,这使传统的住宅形式———街坊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基于功能满足的新的居住形式———邻里单位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采用,成为功能主义城市结构的突出体现。“但是这种以功能结构为前提的组织方式,在强调物质形体环境最大完善的同时,将人的生活与情感排斥在外,造成城市空间关系的单一性。”


  1. 5 现代住区———单一到多元的住区理念 


  城市飞速发展,生存物质环境得到空前满足,人们对居住的要求逐步从形体环境的注重和功能的满足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密集的城市人口,繁忙的都市节奏,以及过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邻里单位的居住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替代。新世纪的社区理念正是重构人们的精神支柱,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的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感,通过住区环境设计引领社区邻里情感的回归。

 
  2 住区邻里情感的科学挖掘 


  2. 1 情感与行为


  “情感”在开天辟地以来,就普遍地存在于地球上所有生物之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甚至可以创造自然的人类,所有的生活行为和习性都受着自身情感的支配。人类的情感更是复杂多变,不同地域的、不同种族的、不同阶层的、不同年龄的甚至不同性别的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感模式。但肯定的是,他们都需要情感关怀和心理满足。

 
  不同的情感支配着不同的行为: 老年人六旬垂暮,经历了多年的生活历练,但求一片温馨和谐,悠然舒畅,所以他们喜欢池旁垂钓、亭下棋乐、闲话家常,中年人家成业立,打拼名利场,回到家中更求一份舒适与放松,青翠的绿化,优雅的环境,便能抒怀解压,好好享受家的随意与温馨;青年人年少气盛,追求品味享受,以此显示自身审美与气质,故不能虚雅俗套;稚气成人天真烂漫,对周边一切事物都心存好奇,喜欢摸索、探秘、嬉戏、玩耍,尽享年少无知、随心所欲的童年趣味。治病要对症下药,住区设计也当然如此,只有针对居住者的类型和心理喜好,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变,满足住户要求的环境空间。


  2. 2 行为与环境

 
  行为是受情感引领的,但同时也是在某一特殊的环境脉络中发生的。环境虽然不能完全决定行为方式,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可以影响空间主体的心理,从而限制在该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行为的范围,而行为差异却又引导着不同环境的产生和设置。与某一特殊环境有关联的某些特性, 对于人的行为和个性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人的情感在环境中会得到释放还是抑制,都在个人的环境行为中表现出来。环境是产生动机的外部力量,从个人表现态度可以得到强烈证明,人的价值观念、信念和情感反应均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现代住区环境设计的误区

 
  现代城市给人们提供了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住区。有大片的绿化,宽阔的小区道路,开敞的社区广场,气派的住区会所,但是人们依然感到不满,依然存在一片片的批评声,这是为什么? 人们对明亮的阳光、绿地视而不见,偏偏缅怀曲折幽暗的街巷;对设备齐全,华丽端庄的住宅区不屑一顾,偏偏怀念那拥挤旧陋的“大杂院” 。这是人们的审美意识遭到了扭曲? 是设计师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 还是住区只是披装了华丽外衣的牢笼? 我们遗漏了人类生活最简单的情感———邻里情感,忽视了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群体空间的塑造。

 
  工业革命后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衰败。建设者的反思促使城市大片的推倒重建,大片旧区在“美化环境”的呼声中被新的楼房、住区所替代。发展商们,设计师们注重的是建筑的形体更新“但是实物的异换却不包括精神文化的升华甚至保存”。千篇一律的设计削弱了住区的地方特色和环境的可识别性。

 
  城市化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就是城市建设与空间形态导致的城市人际关系的淡漠。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自然而然产生的需求层次。其中社会需求包括人们对感情、对爱以及归属感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仅来自家庭及亲人,还包括来自单位、社区的关怀。

 
  随着我国住房改革等一系列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社区已开始由“单位型”社区逐渐向“契约型”社区过渡。而契约型社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区居民们来自社会的不同行业与不同层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以富有引导性的又极具便利性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为媒介,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闲暇时间最常接触的室外空间,在对人们休闲行为与相互情感交流的引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设计师不仅仅是为自然人提供居住环境,同样还要为社会人提供生活家园。我们满足的不仅仅是个体的需求,还要是群体的要求,我们不仅仅是塑造美好、有趣的居住环境,还要为住户提供完整、完善、健康、娱乐的群体交往空间,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人对生活环境中的一草一木的认同感,创造浓郁的生活气息。

 
  4 设计引导邻里情感的回归 


  居住区里的庭院场所是人们常常逗留的户外活动交流空间,存在行为言语的交流才会促进居民相互间情感的交融,因此,住区庭院环境设计是使居民重拾邻里情感的重要环节。我们对于庭院的理解最初是基于空间限定的方式形成的,对自然空间限定的程度的不同,造成了空间的性质变化,也因此吸引了各种不同情感的汇集与碰撞。不同的交往群体、不同的交往活动内容,甚至是不同的活动时间,都是选择不同的交往场地的依据,而住区庭院环境设计要作到的便是最大限度地创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并且隐含着不同情感行为导向的空间,为居民活动提供最自然的物质支持。

 
  居住区的庭院场所是由各种不同的元素构成了不同的各种空间,满足不同的人群在不同时间不同的活动对空间的不同要求,增加住户在公共空间逗留与交往的时间。


  (1) 望:“望”即为“观”

 
  观看是人们欣赏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是在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得以实现,同时在各自的单元室内也应该得到满足。住区环境设计除了在公共空间整体布置中设置令人赏心悦目、放松视觉神经的各种绿色景观,还应该注意在户外各个停留空间对应的可视方向对景观进行精心的设计,满足视觉要求,也为人们的交往和户外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室内的景观,则应该最大程度地使更多的住户可以在室内享受区内的美丽景致。

 
  (2) 闻:“闻”即为“听”


  忙碌于都市的人们厌倦了嘈杂的汽车声,人群的喧嚣声,回到住区回到家中,只盼望享受大自然般清丽的声音。小溪流水的叮咚,微风轻拂树丛的悉娑,还有丛中小虫小鸟的鸣叫,都让听觉获得休息,紧张的心绪得到解脱。

 
  (3)问:“问”即为“交流”


  交流是评价社区环境设计成功与否的最直接的标准,公共环境的精心设计旨在创造最宜人的交流场所。要创造交流就必须先创造可以停留的空间,所以户外空间中可以供人修憩的设施很必需。座椅、石块、甚至是材质良好,高度适中的花坛围圈,尤其是可以遮荫的凉亭和大树,都能为人在闲谈或娱乐时提供一个舒适的停留空间,花坛、水池边沿可作为非正式坐具设置,不但有良好的景观,还有惬意的情调,往往气氛活跃,发生交往的频率很高。

 
  交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因此环境设计必须在满足公共的,开放式的聚集交流场所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些私密静思空间的创造。这类型的空间可以通过不同高度的绿篱、阶梯、单座设施等手段塑造。

 
  (4)切:“切”即为“行为体验”


  人们在住区户外空间的活动是空间最具活力的因素。这些行为一般可以概括为“行走”与“玩耍”。

 
  行走是人活动的最主要的方式,跑步、走路、散步......。不同的形式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住区里的人们常常喜欢在饭后黄昏到庭院里散步,这种行走对空间有比较强烈的依赖性,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路面材料以及道路的坡度都会使散步的行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青翠的树丛,潺潺流水,干净的碎石小路都会给游人舒适恬静的氛围感受,空旷无依的大片板石铺地则会减弱行走者的方向感和增加孤独感。

 
  另外,玩耍是可以激发人们心理与生理活力的一种行为方式。老年人嗜好的棋盘斗智,中青年人需要的健身器械,还有少年成人沉迷的成人设施,秋千、滑梯、沙地、吊网等等,它们可以称为环境中的活跃因素和焦点因素。这类活动设施的设置宜与私密静思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同时要与其他开放型设施以及休息设施有便捷的联系和视线联系,以此保证成人对孩童的看护,也可以方便人们在玩耍时的休息需要。

 
  5 结语


  人是整个社会整个城市整个住区的主体,现代住区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需求,还要从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考虑对人的真正关怀,挖掘和重视住区人群的心理状态。人们通过共同生活,创造了共同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在今天应该反过来引领人们的思维,在住区环境的设计中创造充满趣味和人情味的交往空间,增加人群对彼此的依赖和重视,寻找情感寄托,重现当年邻里相帮相助相靠的珍贵情谊,让住区的生活更赋情趣和温情。

 

 

 
    参考文献:

 
1 [丹麦]扬·盖尔(著) 何人可(译). 2002 年10月. 交往与空间[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 35
2 董鉴泓. 中国城市建设史[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2
3 聂兰生、邹颖、舒平. 2004年4月.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M ]. 天津成人出版社. 78
4 赵舰. 2004年. 对居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几点思考[ 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4卷第12期: 187
5 尹素娟、石平、何建宏. 2005年3月. 居民行为与住区庭院的场所设计[ J ]. 山西建筑. 31卷第5期: 22
6 梁建华. 2004年. 居住区的群体空间[ J ]. 中外建筑. 第3期. 114 - 116
7 董鉴泓. 中国城市建设史[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230 - 236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