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橘子洲公园生态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 简单介绍了长沙市橘子洲公园环境景观改造工程,总结了其景观现状及特点,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公园未来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橘子洲公园;生态景观;环境景观改造;特点;问题;湖南长沙
橘子洲位于湘江长沙段江心,是世界城市中最大的水陆洲。橘子洲,与历史文化名山岳麓山、长沙的母亲河湘江一起构成了星城长沙极具地域环境特色的“山、水、洲、城”城市格局。橘子洲公园是长沙市著名的旅游景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1橘子洲公园环境景观改造工程简介
橘子洲公园的环境景观改造工程,遵循了“保护与保留橘子洲原有优质生境”、“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原则。改造后的橘子洲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洲上植物景观、水体景观、驳岸景观等生态景观效果突出,共同营造出洲上自然和谐的氛围,使橘子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之洲”与野生命之洲”。
1.1橘子洲公园环境景观改造工程
橘子洲具备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特色与独具一格的江洲景观,是长沙市优质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硬件建设缺乏、湘江水位大涨大落、洲上建筑年久失修、文化古迹损毁、洲上环境脏乱差等多重原因,橘子洲的景观特色逐渐缺失,橘子洲的旅游资源也并未得到充分开发,橘子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因此,为重现橘子洲的风采,从2006年开始长沙市市政府对橘子洲进行了为期3年的整体环境景观改造工程,将橘子洲打造成为一座大型城市生态公园。2009年10月1日,橘子洲公园重新开园,洲上景观焕然一新,生态绿化覆盖全洲外。橘子洲公园重新开园已经有2年的时间,洲上生态景观总体保持良好,但在公园运营过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橘子洲公园生态景观现状
橘子洲公园的规划思路为“生态文化优先、注重特色创造、注重整体性和公众性开发性原则,将橘子洲打造成为一座生态绿洲”。橘子洲公园以“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规划主题,其中又以生态为规划重点。经过环境改造后的橘子洲公园陆地面积达91.64hm2,全园绿化率达86%。重新开园至今,景区植被丰富,水体清澈,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良好融合,环境优美怡人,生态效果突出[3]。总之,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游览观赏。下面从植物景观、水体景观、驳岸景观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橘子洲公园的生态景观现状。
2.1植物景观
由于橘子洲本身的自然优势,地势平坦,洲上土壤为冲积土,排水与通气的效果良好,因此改造之前洲上的植被情况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丰富的。其中香樟、柳树、悬铃木、朴树、银杏、枫香、桂花、雪松等重要的景观树种在洲上长势良好。洲上还有生长年龄超过百年的古树名木。在公园的环境改造过程中这些长势良好的优质树种与古树名木都得到了良好的保存,这也是对植物以及自然环境最好的保护。保留现有的优质植物与引进大量外地植物相比,不仅可以减少开发成本,同时也能营造出优美的乡土植物景观,可谓一举两得。
(1)植物专类园。橘子洲公园共有橘园、竹园、梅园、桂园、桃园等五大专类园,其中6.67hm2橘园贯穿整个景区。这五大专类园主要收集与展示各类优秀的橘树、竹子、梅、桃、桂花品种,品种非常丰富。其中橘园内拥有42个橘树品种,数量逾1200株,柚类品种10余种,橙类品种10余种[4]。一到秋季,满园金黄硕果,丰富了秋季景观。同时摘橘活动也加大了民众的参与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竹园收集各类名竹与乡土品种60余种,是江南地区竹类品种最齐全的竹园之一。竹园内丛生竹、散生主以及低矮的作地被的竹子等各类竹合理搭配形成了许多有意思的空间,竹园夏季的使用率非常高。梅园收集了美人梅、垂枝梅、红梅等14类品种逾600株。冬末早春,梅花凌寒而开,傲立群花,成为了长沙地区观赏梅花最好的去处。梅花花期刚过就可以去桃园观赏桃花。桂园收集了逾200株不同系列的桂花品种。秋季桂花芳香四溢,对游览者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好处。
五大专类园共同组成橘子洲主要植物景观组团。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园类大树为动物特别是鸟类提供了栖息地,橘树、桃树等植物的果实也为动物提供了食物。专类园不仅为游人提供了休闲游憩的空间,同时也起到了科普示范、生态保育的功能。利用生物资源,美化了洲上环境,达到了人、植物、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效果。
(2)水生植物。改造后的橘子洲共有7块水体,面积大小不一。不同区块水体水生植物配置形式相似,但水生植物种类有所区别。运用观赏效果优秀的挺水、浮水与沉水类水生植物共同形成自然生态的水生植物群落。其中质地不同、高矮不同、颜色不同的挺水植物混合搭配种植解决了常见的水生植物配置时视觉效果单一的缺陷,同时也丰富了园区水生植物种类。这也使得水体景观更加的生态自然。如雨久花、再力花、旱伞草、菖蒲、香蒲共同组成的水生植物组团,效果非常好。常见水生植物的花期为5要8月,因此每年该段时间水生植物的观赏效果最佳。开花的水生植物不仅吸引了游人的驻足观赏,同样也吸引了蜜蜂、蝴蝶、蜻蜓等昆虫。可见园区水生植物也起到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3)园路植物。景区内一级园路由一条环形大道组成。此条环形大道也是整个景区的植物景观大道。道路两侧植物配置以乔、灌、草的配置形式科学合理搭配。乔木选用园区原有大树,如香樟、法国梧桐、枫杨、复羽叶栾树等,并适量补种,构成整体基调。中下层植物选择效果良好的观花观叶植物,如樱花、碧桃、山茶、红枫等植物。地被层选择木本地被与草本地被相结合的形式,做到了植物配置多而不乱,丰富了物种,效果同优。
2.2水体景观
由于橘子洲位于湘江江心,湘江是橘子洲上最好的水体景观,因此橘子洲内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水体。洲内7块水体面积均不大,主要是在以橘子洲上原有水体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水体也起到了收集雨水储水的功能。作为洲上重要的水资源,池水也可用于灌溉园区植物。这样水就可以流动起来,形成了活水,因此很少在水体上看到漂浮的死鱼,也很难闻到臭味。可见橘子洲水体景观维护得非常好。水生植物、游鱼、水体微生物与水体共组成了良好的水体生态系统。
2.3驳岸景观
由于橘子洲的独特地理环境,优秀的驳岸显得尤为重要。橘子洲护坡的基本结构形式有混凝土网格植草皮护岸或模拟河床、固脚挡墙(脚槽)、临水步行道及土坡植草皮组成[5]。同时考虑橘子洲自身的地质条件及其所处的特殊水文环境,在橘子洲改造过程中,采用了砖石护坡与生态护坡相结合的形式。
3橘子洲公园生态景观特点
3.1植物品种丰富、配置形式生态自然
橘子洲上植物资源丰富,在保留洲上原有长势良好的乡土植物的同时,适当引进优秀的外地景观树种,共同形成丰富自然的植物群落。在植物配置上,运用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的方法,在考虑到洲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同时,尽可能地运用观赏效果的观花色叶植物,共同构成生态自然、色彩鲜明、景观突出的植物景观[6]。如竹园民居周围的绿竹景观以及渡学楼的庭:植物景观,均采用乔灌草搭配的形式,同时考虑植物的自然生态习性以及观赏习性,这两者都是洲上游客使用相对较多、愿意停留的景点。
3.2合理保护与运用动物资源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造成许多动物的栖息地被人为破坏,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也逐渐被打破。而在橘子洲的改造过程充分地考虑并强化了动物栖息地的建设,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质量优秀的栖息地。树林是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橘子洲的改造过程中,结合了“森林城市”的建设路线,为动物提供了“森林化”的栖息环境,并提供良好的栖息空间[6]。在园类设置了引鸟、引昆虫的设施。同时园类种植了许多可为动物提供食物的树木,如橘树、桃树等观果类植物,可为园中不同的鸟类提供食物。
3.3游乐设施较少,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洲上景观
不同于常规公园以及景区的人为游乐设施较多,橘子洲公园在核心景区未设置任何游乐设施。在规划过程中,将沙滩公园与核心景区相对隔离。就算在沙滩公园举行大型活动,对橘子洲核心景区的影响也不会很大。这样就减少了人对洲上自然环境的干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洲上自然景观,保持其原有的地域特色。
4存在的问题
4.1大草坪生态效益相对较差
橘子洲公园入口处有一块面积很大的景观草坪。由于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洲上每天都接纳大批的游人,特别是节假日游客量非常大。游客量增多,对景观草坪的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草坪常由于被游客踩踏过多而出现枯萎的现象,严重影响草坪观赏效果,生态效益也相对较弱。现在橘子洲采取人为监督的方法禁止游客踩踏和穿越草坪,使得草坪成为纯粹的观赏品。这样的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适当减小草坪面积,在草坪边缘补种观赏植物也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该问题。
4.2洲上虫害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橘子洲上虫害相对严重,许多观赏植物都有虫害的现象。例如草坪边缘种植的月季花径,远观虽然效果很好,近看许多月季的花与叶子都有出现缺刻与孔洞的现象。在笔者几个月的观察过程中橘子洲的虫害现象并没有得到治理。这样不仅影响了植物的生长状况,同样影响了观赏者的心情,应该引起重视并得到处理。
5结语
经过环境景观改造后的橘子洲公园,在整体布局上考虑周全,景观节点布置合理。洲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共同组成了橘子洲的生态自然、底蕴深厚的美好图景。橘子洲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之洲”、“人文之洲”与“生命之洲”。以植物景观、驳岸景观、水体景观与园路景观等生态景观为主的生态景观设计,不仅形成了洲上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同时也美化了洲上环境,一定程度上还改善了湘江水质。这样生态自然的景观基本上展示了橘子洲的地域特色,也为长沙市民提供了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目前,橘子洲公园已经成为大部分长沙市民优先选择的休闲旅游胜地。
6参考文献
[1]钟赛香,贺曲夫,殷晓.长沙市橘子洲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2004,24(1):87-91.
[2]陈琼琳,龙宇锋,熊兴耀,等.长沙橘子洲风景区环境景观改造概念规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4):391-394.
[3]李木明.橘子洲滨水景观处理艺术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4):72-73.
[4]李木明.橘子洲开发建设柑橘景观分析[J].科协论坛,2007(8):19.
[5]廖小永,范北林,姚仕明.湘江橘子洲综合治理对防洪及环境影响研究[J].长江科学::报,2009(2):5-7.
[6]朱佩娟,马林志.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5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