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斯德哥尔摩

admin 2011-02-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斯德哥尔摩是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典范。该市72万人口中大约一半都居住在市中心,其余居民又有大约一半居住在规划的新城中,这些新城环绕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周围,通过放射状的区域轨道系统与市中心相连,如图所示。作为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该市居民人均年公交搭乘次数达325次。

  斯德哥尔摩是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典范。该市72万人口中大约一半都居住在市中心,其余居民又有大约一半居住在规划的新城中,这些新城环绕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周围,通过放射状的区域轨道系统与市中心相连,如图所示。作为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该市居民人均年公交搭乘次数达325次。


斯德哥尔摩的轨道交通与主要新城


  在大多数的新城中,高密度的住宅区分布在轨道交通车站的周围,以最大程度地方便居民,低密度的住宅区则通过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与轨道交通车站相连。轨道交通车站不论是在实际中还是象征意义上均是整个社区的中心。在绝大多数新城中,轨道交通车站总是位于城镇的中心。车站直接与市民广场相连,广场被商铺、饭店、学校以及社区公共设施围绕,而小汽车则被禁止在该区域通行。市民广场设有座椅、喷泉和草地,常常是社区活动的聚集点,并作为休闲娱乐、社交活动以及举行某些大型事件的场所。

  在用地性质上,第一代新城强调了在城内实现居住和就业的平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理念逐渐被沿轨道交通线路新城间的平衡所取代。新城本地的产业吸引了许多在外面居住的人来此工作,与此同时,新城本地的劳动力也往往在其他区域就业。目前,新城中只有不到1/3的就业者在本地居住,不到1/5的居民在本地工作,绝大部分的居民都在斯德哥尔摩市工作,甚至就连在城市其他区域工作的人数也要多于在当地工作的人数。每个工作日,这样的通勤模式在整个斯德哥尔摩区域产生了大量的对流交通,成千上万的新城居民步行5分钟左右从家到达轨道交通车站,搭乘三、四站后下车,再步行几个街区到达工作地点。

  大斯德哥尔摩区域的经验表明,公交引导的新城发展并不需要在城市区域内制造“孤岛”。除了享有共同的区域身份外,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还在共享劳动力资源。经验同样表明,实现就业——居住的平衡并不是降低对机动车依赖程度的必由之路。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