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汉口原租界区建筑遗产生存策略 ——武汉旧城区教堂建筑现状调查分析

admin 2010-12-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笔者通过对武汉市汉口城市中心区之一的“一元路片历史风貌保护区”内老教堂建筑的调查分析,将调研教堂的改造方法与国际先进的历史建筑改造案例相比较,简要的提出了改地段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对的解决策略和措施。

  摘要:笔者通过对武汉市汉口城市中心区之一的“一元路片历史风貌保护区”内老教堂建筑的调查分析,将调研教堂的改造方法与国际先进的历史建筑改造案例相比较,简要的提出了改地段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对的解决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教堂建筑  汉口旧租界区  建筑遗产  保护与更新 

   一 引 言
    
  教堂(Curch)是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三个教进行一定规模的宗教活动的场所,在西方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北武汉自古便有“九省通衢”之誉,解放前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西方殖民各国建立其在华租界区的理想之地。因此,西方社会文化风俗很早就为武汉人所熟知,教堂与基督教在武汉人眼里也就并不陌生了。其实,基督教在明代崇祯年间就传到了武汉,但早期的影响很小并几经受挫,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在武汉逐渐站稳脚跟并形成规模。先后出现的一百多座大小教堂,几乎都是1949年以前兴建的历史建筑,由于自然与战争以及人为的毁损,能幸存至今的便显得弥足珍贵了。但是,和武汉的其它历史建筑一样,这些教堂的现状与前景并不乐观。这也是笔者调研后的现实感受以及这篇文章讨论并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调研地段区域图

  二 调研地段简介
   
  “一元路片历史风貌保护区”地处武汉三镇之一的汉口,为原侵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汉口所圈立的租界区的一部分(既原英、俄、法租界)。该地段北起一元路,南至江汉路步行街,西沿中山大道,东临沿江大道,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原租界区的历史风貌,凝结了武汉在那一特定时期的城市印记。而相对于紧邻的原德、日租界以及原华界区,本地段的地理位置优越,商业繁荣,集住宅、办公、商业、仓储、宗教等多种建筑于一体,建筑密度大,保存至今的建筑量大,质量也比较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整个武汉市的发展,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各种社会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调研教堂分布图

  三 调研区域教堂历史沿革

  解放前后,武汉市内共有教堂约90余所,其中位于本调研区域主要有4所,它们是:
    
  1. 上海路天主堂
    
  上海路天主堂是意大利传教士余作宾设计的经典之作,建成于1876年,系罗马风巴西利卡式建筑风格。平面布局为拉丁十字形,两层砖木结构,整体长40米,宽为26米,堂内三拱廊的中间正厅宽14米。其正殿后侧左右各有圆形塔式钟楼一座,气势雄伟,全堂建筑面积为1024平方米。

 

上海路天主堂旧貌

 

  该堂是武汉地区现存体量最大的天主教堂,现在开放,有经常性宗教活动。堂内设有五大祭坛,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弥撒。因本堂奉耶稣的义父约瑟为主保,所以它在教内也被称为圣约瑟堂。

 

上海路天主堂现状


  2.黄石路荣光堂 
    
  坐落在汉口黄石路的基督堂荣光堂,建于1931年,初建时以进人华中地区的第一个基督教传教士杨格非命名而称“格非堂”。解放后改名荣光堂。该堂系哥特式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为三层砖木结构,底层为中廊式办公用房,二层是礼拜大厅,设有坚券穹隆大祭坛一座,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礼拜,三层则为开放式的小型观礼台以及聚会唱诗班席。

  荣光堂正立面钟楼高耸,红瓦两坡以十字架中分,墙体强调竖线,与坚券拱形门窗虚实相间,形成飞向天空的强烈动感,底层勾勒的突出腰线,使整个建筑显得朴实大方。现在,该堂除了举办正常的宗教活动外,还是武汉市基督教“两会”开展大型活动的地方。

 

黄石路荣光堂现状

  3. 汉口东正教堂

  在汉口鄱阳街与天津路交界处的一座绿色建筑物是东正教在汉的惟一教堂。19世纪下半叶,此间住有许多俄国茶商。因俄国以东正教为国教,在汉第一位俄领事与俄茶商即在60年代末筹资建堂,1876年由俄茶商波特金从俄国运来建筑材料,初建活动教堂。接着由俄茶商伊望诺夫出资将教堂建成为砖木结构,并于1878年将该堂产业捐献给教会所有。


汉口东正教堂旧貌

  该堂为正十字形平面布局,底层墙面由多向透视拱券组成,上层平面为六边形透视拱券,呼应六坡攒尖顶,活泼舒展,其壁柱与雕刻精细的线脚,美观大方,它是一件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俄罗斯教堂,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鸦片战争后,东正教开始传入武汉,主要信徒是在汉的俄侨,而中国籍神职人员亦多为华俄的混血后裔,所以,在武汉信仰东正教的中国人很少。现在,该堂已成为专门为市民举办婚礼活动的场所。
    
  4. 法国天主堂
    
  位于车站路上的法国天主堂,建于1910年,系哥特式建筑风格,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布局呈拉丁十字形,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

  该堂正立面的二层中间开有白色常圣光冠冕的大十字窗,给人以强烈的宗教氛围感。堂内的祭坛也别具一格,祭坛无穹隆,大胆采用了舞台模式,礼拜面向的平面墙体上,则以彩色玻璃开了个直径2米常圣光冠冕的大十字窗,这些奇特的设计都充分展示了天主教的文化内涵。该堂现已改为一音乐酒吧使用。


法国天主堂旧貌

  总的说来,所调研教堂的情况并不乐观。前两所教堂因为目前还用于宗教活动,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其保护手段与方法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至于后两座被该为其他用途的教堂,它们基本上都丧失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其所谓的“保护与更新”的做法与理念完全不能达到国际公认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原则。
  
  三 调研教堂现状与国外教堂建筑改造实例之比较
    
  历史建筑蕴含着失之不可再得的文化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964年,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国际会议(ICOMOS)制定的《威尼斯宪章》指出:必须把文物建筑及其所在地段当做我们注意的对象,要保护它们的完整性,要保证用恰当的方式清理和展示它们。1987年通过的《华盛顿宪章》又一次向世界各国呼吁保护历史性城市和城市化地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系统,从而使千千万万的优秀历史建筑遗产得以保存和发展,德国柏林的伊利亚教堂就是其中一个普通又典型的老建筑改造实例。


伊利亚教堂改造后立面

  柏林普伦兹劳堡区伊利亚教堂的建成年代可以追溯到恺撒•威尔海姆二世的年代。它虔诚的特质已经被喧嚣活跃的气氛所取代。由于经济的原因,这栋被列管的砖砌建筑已经被空置了一段时间,所以耶稣教堂的所有人认为应该为它寻找新的用户。在感兴趣的各方中就包括青少年博物馆,他们最终决定租用此建筑75年。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这座博物馆的部分展品是由年轻人自己创作的,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去探索事物并发现新事物。整座教堂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安排博物馆功能以外,还设置了商店、计算机室和图书馆等功能。这样,这座老教堂变成了附近这片社区最具有吸引力的新的活动中心。
  
  《威尼斯宪章》作为国际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纲领性文献,规定在历史建筑的维修与保护中要满足三个基本原则,即可识别性原则、可逆性原则以及历史可读性原则。伊利亚教堂在改造过程中很好的遵循了这些基本原则,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1. 可识别性原则
    
  维修历史建筑中的“可识别性”原则就是说凡必须添加上去的一切,都要跟原物有明显的不同,避免以假乱真。伊利亚教堂里的一部分楼板和屋盖本来是木结构,梁檩之类全部露明,一部分朽坏的,换成了型钢的平桁架。桁架不加丝毫装饰,就以本来面目跟剩下的木梁并排着。教堂大厅内新加了两个7米高的“游戏架”,供青少年进行手工制作。淡紫色的“游戏架”与原有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对比强烈,有意拉大了新旧建筑之间的历史距离。


  伊利亚教堂内新建的“游戏架”

  与伊利亚教堂改造表现的这种强烈“可识别性”不同,本次调研的几个教堂在改造过程中都很少关注历史的建筑可识别性,而是更关心建筑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是否看上去象新的建筑一样。比如说汉口东正堂,在改为婚庆公司结婚礼堂后,其整个外立面被各色的涂料所包裹,人们从旁经过时,很难分辨其是新建筑还是旧建筑,根本谈不上什么可识别性。

 

“粉饰一新”的汉口东正教堂

      2. 可逆性原则
    
  伊利亚教堂内部净空很高,有些房间改成了现代化的展室,办法是加个夹层,上面作为展品贮藏,下面进行展品陈列。这些夹层用很轻的型钢结构做成,四面不靠墙,这样,不论是在哪个房间,人们都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教堂内部的原样。这些轻钢结构,包括上面提到的“游戏架”,都很容易拆除,而且拆除的时候不会伤损古建筑一丝一毫。这种做法,叫做“可逆性原则”,也是文物建筑修缮的基本原则之一。
    
  再说到本次调研的四个教堂,其中被改为酒吧的车站路法国天主堂,因为经营的需要,外墙上原来精美的玫瑰花窗被打掉,用铁皮包了个严严实实,加上其它对教堂内部的改动,使整个教堂破坏严重,很难恢复其本来面貌了。而上面提到的汉口东正堂,想要去除教堂立面上的涂料又完全不伤及原有墙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包裹严实的法国天主堂


  3. 历史可读性原则

  在伊利亚教堂改造施工过程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是,铲掉旧抹灰层后,发现墙体曾经多次修补,每次所用的砖和灰浆不同,砌法也有差别。于是,新抹的灰,就在墙体的每个变化部分留出一小块空白,显示这些变化,不过这些空白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很讲究,都仔细推敲过,形成很和谐的够图。伊利亚教堂内部的这些处理,就是为了展现教堂的建筑历史,使它的历史具有可读性。

  反观本次调研的教堂,不管是保护不好的,还是保存较好的,在建筑修缮的细节上,根本达不到伊利亚教堂改造上的精度。而这种使建筑丧失历史可读性的做法,与其说是技术不到位,还不如说是政府部门、设计单位等机构根本没有保持老建筑历史可读性的意识。

  四 现状问题解决策略和措施

  从本次调研的教堂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情况展开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武汉旧租界区的现状令人担忧,许多做法有悖于国际公认的文物保护原则,如此形象与大都市的地位极不相符。租界建筑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不能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特提出如下建议:
    
  1)应当尽快划分出保护区及过渡区并制定出有关租界建筑的保护条例,以保持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的完整性。
    
  2)成立相应的地方委员会,对租界建筑进行保护,对租界建筑的装修改造从专业上予以把关。 
    
  3)广泛宣传,唤起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4)鼓励成立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帮助政府实施对租界建筑的保护和保护性开发。

  五 结语
    
  建筑永远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的,历史建筑遗产亦不能例外。保护性设计必须考虑人的维度,不仅要研究建筑遗产在历史上是怎么使用的,而且要分析怎么更好地为今天地人们所使用。
    
  营造建筑的目的在于人的参与,正是这种积极的参与使建筑的存在有了意义。在这里通过体验与调研使我们直观地了解到社会与环境,人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创造更好的公共空间提供了一定的设计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卡罗琳•弗郎西斯,俞孔坚,孙鹏等译.人性场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和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常青,保护借重利用,更新和而不同.北京.《建筑学报》,1998年第七期.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