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宁:确保亚运前建成526公里惠民便民绿道
18日上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调研绿道建设工程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加快全市绿道建设作出部署。张广宁强调,广州省绿道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亲自倡导提出的,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把绿道网建设作为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以“五个更”(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实现“大变”目标的重要载体,与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市区步行系统相结合,高质量高水平加快推进全市绿道网建设,确保在亚运会前建成526公里绿道并投入使用。市领导苏泽群、陈如桂、王东,各区、县级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城区绿道既要提供休闲健身功能又要承担公共交通功能
张广宁一行从二沙岛广东体育馆出发,首先来到位于二沙岛中央的广州发展公园。这里的公园绿化美化工程已基本竣工,正在进行配套的绿道建设。指着总体规划图,张广宁问,“有没有规划公共卫生间,建在什么位置?”公园建设负责人答,规划有一间,拟建在公园南侧临马路位置。张广宁指出,“在这些市民活动的公共空间,卫生间是很重要的服务设施,一定要配套完善。同时,可以考虑推进周边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就二沙岛广州发展公园而论,新建的一间卫生间尽量建在公园的中间地带,方便群众就近使用”。环顾四周,张广宁又问,“这条绿道的驿站设在哪里?”市园林部门负责人说准备借用公园里已有的西餐厅设置驿站,张广宁表示赞许,“这样做既避免重复建设,对游客来说也更方便了”。了解到公园的绿道与马路边的人行道错开建设,张广宁指出,城区绿道与郊野绿道功能不同,一般情况下应沿路而建,“因为城区绿道不仅仅提供休闲、健身的功能,又要承担公共交通功能”。
绿道驿站要体现人性化生态化艺术化
随后,张广宁一行来到官洲国际生物岛。岛上绿道总长11.4公里,由堤岸绿道、绿轴绿道、公园绿道等部分组成。其中环岛绿道全长约6.6公里,利用滨水特点,兼顾堤岸防洪功能,与堤顶道路一体设计,建成环岛自行车道、步行道和无障碍通道等多种休闲绿道,同时,充分利用岛上已有的公共配套服务,比如公厕、小卖部等服务点,经过部分改造形成绿道驿站,为游人提供休憩空间。
头顶是蓝天白云,身边是碧水长堤,目之所及,绿树红花、青草依依,张广宁等人兴致盎然,每人骑上一辆自行车,沿着铺设红色沥青的绿道一路骑游体验。在前边驿站下车后,张广宁连说“不错”,指出,“生物岛的绿道建出了水平,车道的颜色和材质以及两侧绿化都给人以舒适的感受,值得各区学习借鉴。另外,这条绿道的各种标识清晰醒目、美观大方,广州市内目前尚未完工的绿道标识系统可以依照生物岛绿道的标准进行统一设置”。走进临水而立的服务驿站,只见里面设有小卖部以及休憩区域,透过落地窗,窗外水景一览无遗。张广宁精益求精,现场给驿站设计提出了几条改进意见:首先,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要突出岭南园林特色和绿色生态理念,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用材尽可能减少钢筋混凝土,多选用木材作结构主体,或者在外观内饰上多用木质材料装饰,“广州的气候偏热,居住在市中心的市民大多长期生活在混凝土建筑里,没有谁来到绿道休闲还愿面对硬邦邦的混凝土建筑,而木结构建筑往往给人以清爽安逸的感觉,上面盖草或装饰成草盖子更好”;其次,与其建密闭的落地玻璃窗,不如修一个通透的亲水平台,让游人与自然更亲近。张广宁当场给有关部门布置工作,要求在各个大型公共绿地、休闲场所做好餐饮服务点、公共卫生间的配套规划和同步建设,“人们出来休闲玩乐就要吃喝拉撒,必须提供这些人性化配套服务,要不谁愿来这里呢?”
来到与绿道相连的生物岛水墨园湿地生态公园,这里建有生物岛最大的绿道驿站,走在驿站内岭南园林式的亭台楼阁廊榭间,张广宁回头对规划建设部门的负责人说,“在建筑外墙用木质材料装饰,再加上铺琉璃瓦的尖顶,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果建筑都是"平头",就没有这种园林艺术的美感,这个驿站的设计值得大家学习”。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要实现各站点的通租通还互联互通
在位于天河公园北门的BRT公共自行车站点,“公共自行车目前有多少人使用,全市有多少个站点,怎么收费?”张广宁一边观看自行车IC卡自动租赁的操作演示一边问。市交委负责人答,昨天就有2700人次租赁,目前全市规划400个站点,已启用的100多个可以实现自行车的通租通还,租赁1小时内免费。张广宁点点头,随即骑上一辆自行车开始“自行车-公交接驳体验”。沿着中山大道专设的自行车道向东行驶,至科韵路右转,一直骑到设在数码港附近一片住宅小区里的另一个公共自行车站点,从取车到还车,全程不过5分钟。张广宁下车后连声称好,“这一段自行车道解决了城市公交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市民从社区、单位到公交车站的无缝接驳,大大方便了市民群众的出行,同时又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值得推广。”他同时要求,务必进一步完善自行车道的路网建设,切忌出现“断头路”,同时实现各自行车站点的通租通还、互联互通,并与地铁站、公交站、BRT站、居民小区等实现接驳,这样市民出行就不用开小汽车了。
按照“增绿、成网、配套、标识”的要求加快绿道建设
座谈会上,张广宁在听取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级市的工作汇报后,对广州市绿道建设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自年初广东省统一部署绿道工作以来,广州市快速启动,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合力推进绿道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截至8月15日,广州市绿道建设完成总任务的78%,其中,绿化完成94%;绿道游径建成约476.5公里;各区、县级市积极推进包括驿站、绿化、标识系统、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绿道使用功能,为完成好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亚运前广州建成526公里绿道网任务,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建设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按照“建成一段、开放一段”的要求,广州市增城、南沙、从化、白云等区(县级市)先后开放了示范段并举办了绿道体验活动,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已经有5000辆投入使用,主要集中在BRT沿线,初步显示出有效缓解“出行难”的积极作用,为在亚运会前在全广州市投放15000辆公共自行车积累了经验。张广宁同时指出,目前广州市绿道建设还存在进度不够平衡,生态特色和文化内涵不够明显,绿道与自行车道系统、步行系统等的衔接还不够紧密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
、
张广宁指出,现在距亚运会开幕只有86天,要按照“增绿、成网、配套、标识”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亚运会前建成526公里绿道并投入使用。具体抓好六个方面: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是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要求“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2月26日,汪洋书记又专程到广州市和东莞开展绿道网建设调研,对加快绿道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绿道网的重大意义,把建设绿道网作为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以“五个更”实现“大变”目标的重要载体,坚持“三结合七接驳”,即与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市区步行系统相结合,与地铁站、公交站、BRT站、商业中心、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办公区域等实现接驳,努力将绿道网打造成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乡、惠及市民群众的标志性工程。二是精心设计,突出特色。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突出系统特色。完善市域绿道网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绿道在城乡之间、区与区之间、市区与外围的顺畅连接,确保绿道与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和市区步行系统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完善与珠三角各市交接面整合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广州市绿道与兄弟城市绿道相衔接。要学习增城经验,突出生态特色。增城的绿道建设基本上依托原有的村道、河滩来建设绿道,没有大拆大挖大建,没有对原有生态造成破坏,总体上投入资金不多,值得全广州市借鉴。在后期的规划建设中,要更加注重严格保护生态,尽量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减少硬体化建筑,做到朴素自然。植绿要多用本地树种,少用名贵树种和外来树种。驿站建设也要体现生态特色,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要因地制宜,凸显区域特色。各地要结合各自区位、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等特点,依托青山绿地、碧水蓝天等工程建成的路网、水网和绿化带,以绿道串连沿线的人文、地理、生态景观,形成“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的格局。三是加快进度,打造精品。学习借鉴南沙蕉门河、生物岛绿道建设经验,统一路面颜色,统一标识系统。按照生态、安全、休闲的基本要求,按照省的考核标准,在绿道建设线路上划定绿线,保护绿道建设成果。要注重发挥整体效应,通过绿道建设,带动周边环境改善,带动沿线的“农家乐”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四是精心管理,完善服务。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积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将绿道的日常维护管养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中,定期考核,确保绿道管理责任落到实处。由政府制定统一的建设和服务标准,积极引导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管理运营。进一步完善各类服务设施,包括应急安全救助系统、公交转换及停车系统,满足多种服务需求。五是加强宣传,发挥效益。结合开展“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绿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广大市民群众更加了解绿道、关心绿道、支持绿道、使用绿道。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运动,使绿道真正成为市民群众新的休闲活动场所。充分挖掘和发挥绿道的文化服务、体育服务、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和效益,让绿道更加贴近城乡居民。六是狠抓落实,严格考核。严格按照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快建设,确保完成广东省下达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