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张良皋:数年前撰文批评央视大裤衩
“城市建设,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昨日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张良皋先生弥留之际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写下的这句话,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及其弟子追忆的话题。当下,“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现状及不断涌现的“奇奇怪怪”建筑,令业界及国人痛心。作为民族建筑大师的张良皋先生不仅把鄂西建筑推向了世界,为武汉留下了一批有价值的城市建筑,他一生坚持的“建筑要立足民族及传统”的主张,在他离世之时也引起时代共鸣。
数年前,他就批评过央视“大裤衩”
建筑学博士丁援既是建筑大师阮仪三的弟子,也是张良皋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逐洋”成风之时,张先生就清醒认识到“立足民族和传统”才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方向。数十年来,张先生一直为此奔走呼号。
13年前,他在一篇讲话中说道:在我们呼唤“面向二十世纪”时,不要忘记“背靠五千年传统”。他强调,建筑是“家”的物化,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造就人们的故乡情结。“城市之可持续发展正是传统与创新的衔接,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大活体,建筑是城市的细胞,把格格不入的建筑塞进城市无异制造癌细胞。”
针对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吃香”的现状,张先生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是一张传世古画,要在这张古画上动手动脚,我们必须检验一下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如何,他们有无尊重中国文化的诚意,同时也要检验一下中国建筑文化对外国建筑师的影响如何。不如此,请外国建筑师来中国就不免盲目。对一些以建筑物倾斜、扭曲、旋转为“绝活”,以病态为“美”,以畸形、高造价为“夸耀”的“建筑玩家”则应“辞谢”。
张先生一位弟子说,早在数年前,他就撰文对央视“大裤衩”建筑及国家大剧院建筑提出过尖锐批评。
他常说,中国建筑讲“4个理”
张良皋先生长子、华中科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建筑》杂志编辑张甘说,父亲生前对中国建筑的态度曾用4句话概括:“中为洋用,舍我其谁;民族建筑,世界昭辉。”他说,父亲生前常教导学生,中国建筑是“讲理”的,包括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无论是天井布局还是四合院布局都讲究这4个理。天井或者四合院是可以解决采光、通风、照明、隐私、尊卑等等问题的。
张良皋曾给学生讲过一个故事。美国建筑学家密斯·凡德罗招过一个中国学生黄耀群。黄将中国建筑中最好的部分加入到其导师的理论体系内:在美国大用天井。
密斯·凡德罗作为一个德国人,想在美国获得一个建筑奖是很难的,但是黄耀群帮助其在美国得了一个霍米尔建筑奖,他设计的一座建筑一口气使用了3个天井。有一次美国业主很惊奇地问黄先生,房子为什么都没有对外开窗,这以后可怎么用呢?黄耀群胸有成竹地回复业主说,这个不用担心,建好以后你提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在周围都是高楼的外部环境里,身处天井,你即使裸体在家也不会被侵犯隐私。这座建筑建好以后,成为了芝加哥游览线路上必到之处。
改革开放初期即形成“乡愁”概念
华中科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赵逵说,立足民族和传统是包括梁思成在内老一代建筑学家的一贯主张。他们中的很多人过早离世,所幸的是张先生能活过90岁,他的声音能一直坚持到现在。
与张先生同列华中科大“四大才子”的刘克明教授向记者透露,张先生的城市“乡愁”概念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即已形成,当年建晴川饭店时,施工方欲炸掉江滩上几块大石头,在张先生及当年“华工”一群教授的呼吁下得以保留,原因是它是能勾起人们乡愁的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破坏。
3个多月前,张先生与阮仪三先生曾在华师进行过一场精彩的关于民族建筑的对话,两人书写的“发扬国故”、“留住乡愁”引起现场学子的热烈掌声。他寄语年青一代建筑师,尽快将中国传统建筑发扬光大,迅速弥合中国建筑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