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明:第九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发言
吴惠明,东大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支持中心经理
听了毕业生的汇报,有些作品挺让人感动的,如对农民工工地生活空间的景观营造、对于家园的文脉延续、在旅游开发项目中对原居民的安置和生活提升等,相当一部分作品都体现了学生们日益增强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个正是我们国家建设中非常需要的。
对于毕业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接轨的问题,曾经一度是大家争论的话题。我也曾经认为刚毕业的学生有理想无能力,到公司了之后需要重新学习很多实际工作技能才能适应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大欠缺。但在跟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交流后,我又有了些新的认知,想去追问大学四年到底应该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当在地铁里看到老人小孩挤在人群中而年轻人坐着听音乐,当看到新闻里在中国有人失足落水而外国人第一个跳进水里救人,当看到国内最好的大学里收耳机时学生们乱哄哄地争先恐后,还有无数令人心寒的现实社会情况——与此同时,却看到台湾学生对国学的教育成效,看到在国外许多不需制度仅靠诚信执行的秩序和行为规范,我想说,在教育体系里,最重要最基本的,还是素质教育,诚信、品德、秩序、是非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这些跟专业无关,却是目前最为欠缺的、最急迫需要的。
专业方面,大学应该是放飞理想的地方,这里跟技术学校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不应该根据工作的技能需求安排课程,而是从更高的视野、更广的角度,让学生认识设计的历史、相关知识、发展方向及其意义,让学生们有自己的认知和梦想,通过设计去表达艺术理解和对社会的关注,在设计中更自由、大胆和创新。这阶段应该是设计师最超脱的阶段,不受实际条件约束,用设计语言去表达思想,同时也提升个人的思考方式、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及思想境界。
与此同时,老师们也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到进入社会工作后与学校作业之间的差异,并掌握一些基础的实际应用知识,如尺度感觉、常用材料、细部构成等等,包括能读懂实际图纸,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与企业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天上飞时也能明白脚踏实地的感觉,并在走上社会后能更顺利地进入角色。
另外,我还有一些给毕业生们的建议:
一是调整心态。工作的头一两年,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适应阶段,既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很多实际工程的知识,同时也会接收到许多负面的信息,所以需要用好的心态去消化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会对个人提升有相当大的影响,多向同事虚心请教学习、多交流沟通非常重要。
二是理性选择。这一两年也应该了解多一些企业,用这段时间选择好最适合自己的公司,之后就脚踏实地地在那儿好好发展。随意的跳槽对企业、对个人都是一种伤害,从道义和诚信上讲也都是不应该的。
三是脚踏实地。设计,长远看是理想,但实际上也就是普通职业中的一个,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大师,但人人都应该为工作负责,要对得起业主。所以,在工作中要放低心态,尤其是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学生,工作后要懂得调整自己,把梦想和创意先收一收,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会了解业主的需求和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先要能做出让人满意的成果,才可能在日后做出让人惊喜赞叹的作品。一个真心为社会着想、为业主着想、努力让对方用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价值的设计师,一定能获得他人认同的;一个真心为社会着想、努力为人们造福的企业,也一定会获得大家的认同的。
四是长远规划。在这两年里也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和规划,尝试着对事业、家庭、生活制定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需要有自己的爱好和业余的生活,也需要把陪伴家人和孝敬父母列入计划内。在东大,我们不提倡加班、不提倡拼命工作,而提倡人人会生活,旅游、运动、各种兴趣爱好、信仰生活、家庭活动甚至是理财,都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而投入地高效率工作、通过沟通交流以明确目标减少返工、通过学习和考察提高设计能力,则是促使我们有更多生活时间的前提。所以,进入工作后,不要盲目地拼命埋头苦干,而应该先看清楚自己的目的地、设计好该走的路,有目标、有计划地逐步前进。
最后,希望刚毕业即将踏上社会实践征程的设计师们,既坚持理想、保持信念,又要戒骄戒躁、多学多看,放下自己、摆正心态,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多客观理解面对的各种现象,好好去融入这个社会。
在这里,特别感谢会上那些为自己的学生们掏心掏肺、非常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老师们,他们的真心和爱心很让我感动!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将来有机会与这些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机构展开长期合作,为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多出一份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