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齐方:城市的魅力来自于对历史记忆的传承与创新

admin 2013-02-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南方的干阑式建筑重焕生机,西北的窑洞建筑生命力依旧,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美不胜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地域的改变,文明的进步,中国古建筑的韵律、形态、功能也随之展现出丰富的变化。

  南方的干阑式建筑重焕生机,西北的窑洞建筑生命力依旧,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美不胜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地域的改变,文明的进步,中国古建筑的韵律、形态、功能也随之展现出丰富的变化。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及西方文化的侵略,我们的城市正越来越丧失个性,许多生机勃勃又极富地方特色的街区被重复堆砌的钢筋水泥和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所替代。今天的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为了历史文化传承,老的建筑要保留;为了经济增长需求,新的建筑要盖起。但用地只有这么多,如何权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现代主义建筑与地方文脉的传承是否冲突?

  当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回头看一下你的传统

\

齐方 TONTSEN方大设计集团董事长

  历史、文脉、传统文化这些元素其实为我们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了非常鲜明的指引。有一位著名建筑师曾说:“当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回头看一下你的传统。”现代建筑的形成是有其必然性的。世界大战之后,整个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居民无家可归,需要迅速增加普通居住场所,于是建筑成了住人的机器。但过快的发展速度以及单纯注重功能的理念无疑抹杀了许多传统建筑所关注的对于人的感知,同时城市历史的传承也被割裂开来。

  一个建筑的诞生好比一个孩子的出生,要经过一个孕育的过程,每一个建筑作品都是建筑师的心血。那么你会希望它像一个雕塑吗?你希望的一定是有血有肉的作品。所以我们说,建筑有了骨架,有了皮肤,有了外相,它还需要思想、灵魂和个性。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其实它们就属于人类思想的传承,蕴藏在你所生活的城市里、周围的环境里、过去的记忆里。

  我曾经参观过世界著名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的事务所。整个办公空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舒畅、开阔,让我联想到一本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书籍——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书中所描述的房屋完全与庐山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没有任何的雕琢和过多的装饰,以泥作墙,以竹为帘,以纸糊窗,不施粉彩,不上油漆,包括它的庭院更是成为后来园林设计的范本。而博塔的办公室也带给了我这样的印象,它位于卢加诺的一座山脚下,用材也是同样的质朴,混凝土墙、纯木装饰、自然采光,整个室内通透明亮。从博塔先生的建筑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房子是会说话的,它跟左邻右舍是有关系的,它甚至可以和历史、和上帝对话,这也正是我们现在的建筑师所需要考虑的。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首要的是进行合理规划

\

张松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员总规划师

  建筑创新与文脉传承本来应该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事情,而我们看到许多大手笔作品在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许多大项目的规划建设会选在空旷的新区,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参照物,再加上地方领导在提设计要求时常常过于追求规模宏大、结构先进以及高度和体量的独一无二,过于看重技术先进而忽略了对环境的关注和在文化上的追求,于是导致现在的很多新建筑虽说在本城是唯一的,但放在北京或上海都能找到类似的,自然也就谈不上地方城市文化传承或创新了。

  欧洲在战后发展很快,等到发现时自己的文化已被美国文化侵蚀得相当厉害了。从六七十年代起他们做得更多的就是保护老城区,复兴传统文化。好在老城区的整体环境依旧存在,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比较容易维持下来。但我们如今的老城区几乎已经遭到大规模破坏,在新城区更是完全看不到地域文化和本地风貌的影子,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时就会失去方向,设计师只得想入非非,或凭空杜撰,或山寨移植。

  有人认为欧洲的建筑是石结构的,而我们的建筑多是木结构,所以不适合保存太久,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在欧洲,当人们认为老房子残破了或功能跟不上了,他们就会去维护、改善和适当改建,将功能进行必要的转换。比如凡尔赛一处过去属于皇家的马圈建筑现在就改成了凡尔赛建筑学院的综合功能厅。我们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一样,只要认为它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加固、改建,保留下来。

  我不否定在保护中可以运用一些新材料或新技术,但是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我认为首要的还是应当合理规划。规划前要对老的城市形态和历史风貌研究透彻,改造和开发都应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下,而非全盘否定过去。彻底拆迁改造一座城市与战争对城市的毁坏没什么区别。

  彰显城市个性与魅力是我们当下共同面临的课题

\

朱兵 FLA梵瑞国际执行董事设计总监

  应该说在大多数的城市里,纯粹为了历史传承而需要保留的建筑其实并不多,不会对城市用地造成很大影响。现在很多问题是被拆除或即将被拆除的老建筑本身也是相对新的建筑,很多才盖了不到十年。我在外地看见过一个高校,政府在城郊划了三千亩地把它从城里搬过去。土地置换出来搞房地产,政府收益会更高,但很多还很新的教学楼就拆掉了。类似的事情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在上演。开发商要挣钱,政府要城市建设,于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大规模地破坏旧建筑,破坏原有的城市肌理,然后打造一个个新城。

  我们的大城市目前严重缺乏个性。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学术交流,一位教授把几张城市照片投影,然后询问大家哪张照片在哪个城市,大家费了很长时间也没能确认出来。这说明我们的城市特色已经严重消失。很难预测十年后中国大城市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现在不仅是学术界,政府也很关心城市特色,因为这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客观地说,中国这些年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还是密不可分的,但这是一种严重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而且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无视的基础上。新的大道建成了,两边是光彩照人的摩天大楼。但是我们的传统生活空间正在消失,很多社会形态和结构遭到破坏,新的社会结构尚未建立完备。所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和老人有些迷茫,找不到自己在城市中的安全感和在社会中的定位,这个和我们过快的城市发展很有关系。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