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李存东"新美学与生态城市主义国际论坛之企业高峰论坛

admin 2010-11-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各位嘉宾,各位新老朋友,各位同学,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能够结束演讲。    这次来实际上有两件事情,一是代表我们院,对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二是各位专家、大师


李存东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各位嘉宾,各位新老朋友,各位同学,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能够结束演讲。 

  这次来实际上有两件事情,一是代表我们院,对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二是各位专家、大师探讨的建筑学和生态城市主义。 
    我从事景观行业不到10年,我先说一下个人情况。我是哈工大建筑学出身。后来在工作中做过一些规划,也留学过。这样的背景使我在规划方面做过一些工作,在建筑方面做过一些项目。现在我又在做景观的事。刚才很多嘉宾说的很多事情我都有同感,规划、建筑和景观实际上是一体的,整体去做,整合好,怎么为城市作出更多的贡献。北大把建筑、景观合起来成立一个学院,这个大的办学思路也是非常正确的。 

  我的题目是“设计的回归”。 

  学术的探讨有很多种方式,北大提出很多令人震惊的观念,比如反规划,包括现在提出的新美学概念,都非常好。刚才有嘉宾说需要破,需要立,是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需要思考。中华民族确实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规划建筑和景观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文化范围的东西。我们探讨的思路有很多种,既然我们都有很多境外留学背景,中国人本身的自信,学术探讨和创新思考的意识,应该是现在这个时代提倡的事情。鸦片战争以后,自信心受到很大的重创,文化大革命也使我们对文化、对美学放弃了思考,甚至放弃了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这个时代确实应该探讨这个问题。 

  举几个例子探讨一下。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无论在座的学生、从业人员,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我想思考的是设计的回归,仅从设计的角度去想问题。我提到三个应该回归的一些状态,怎么样能够回归到我们曾经有过的文化复兴。回归的三个方向:回归到适用性的人本意识。回归到艺术化的设计追求。回归到可持续的生态关系。 

  1、回归到适用性的人本意识 

  适用性是最主要的,对一个城市而言,无论规划、建筑,还是景观、建筑,功能是很重要的,也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我们做的西单整个商业区的改造。这里有设计的内容,也有美学的东西,更多的是从城市角度出发,我们探讨西安的时候可能先要谈到交通,城墙怎么利用,不是就城墙用城墙,而是怎么把交通规划好,为人的方便做到位。我们做西单也是这样,因为中间有一条城市快速路,车必须走的,地下空间短期内很难打通,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很多解决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公共带概念,就是怎么样能够为休闲的人、等候的人,在这里面能够作出他们的空间,把有限的绿化地带,包括他的休息、灯具、垃圾箱统一规划在公共带里。 

  2、回归到艺术化的设计追求 

  当然有创新的概念在里面,我们应该有这种创新意识。刚才很多设计师都提出自己对这个时代非常好的思考,同时也不断的实践。因为接触到实际工程之后,很多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只能按照我们的思路做一些探讨性的努力。但是更多的是时代赋予我们大拆大建的情况下,很多设计师是在模仿和抄袭中度过他们的职业生涯。但是所谓的艺术化,有很多内容。我们这一代在小学教育里面,德智体三好学生,我们缺乏了很多美学的教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提的艺术化的东西实际上也是要探讨这件事情。实际上我们整个民族,我们大众审美艺术非常缺乏,所以我们也需要做这方面的探讨。当然这里还有地域性、文化性的内容在里面。 

  我们做实际工程的时候也做一些探讨,当然也有生态美学方面的东西。关于生态放到可持续性角度去探讨。这是西昌广场,我们把建筑、景观、广场艺术的东西融在一起去解决一个城市的节点空间。我们实际上要把规划层面的东西跟艺术的东西,跟我们建筑和景观的东西做一个融合,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思路。这也是跟崔总合作的一个项目,下沉花园。还有我们给商业地产做的一个项目,所有这里都希望能够做一些设计逻辑上的东西。 

  3、回归到可持续的生态关系 

  这跟今天主题比较接近,我认为生态绝对不可靠,也不是一个高层的、高科技的代名词,我觉得应该是通过我们努力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我相信包括在我们实际工程里面也会有很多的实施。我们有很多透水材料,我们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植物。 

  这几个案例,一个是无锡的英雄公园,我们保留了大量的田园、土地、农田。 

  鸟巢,很多人都看到、体会到,但是这里可能有一些被忽视的东西,就是现场的树木,这是我们当初建筑设计的时候,在现场看的时候,发现场地内有很多这样的树木,我们就提出应该保留这些东西。虽然从我们规划报批里面把所有的树都可以砍掉,但是在我们努力下保留了很多树木,因为我们知道树木才是土地最原始的主人,在这个前提支撑下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施工单位测量确定保留的树木,还要跟各个专业配合,自己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管线综合都要去变。这是马上要建成的时候,这个区域的大杨树。这是能够在可持续道路上能够做的一些事情。 

  布达拉宫周边,也是一个环境整治,包括后面的公园的改造。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社会意义上的东西,不简单是一个美学的东西。我们只是一个介入,一个梳理,同时有效的利用,把它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保留了很多文化。我们的介入是轻轻的介入,让它的生态得以持续。 

  不管我们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景观规划、风水园林,是工程技术还是环境艺术,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现在虽然我们在探讨一些新的东西,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甚至有些感觉比较混乱,但是这正说明我们行业内涵外延也是如此的丰富,充满了很多想象空间。 

  最后,希望在学术探讨上,包括行业进步上,北大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