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峰:探讨高校学科教育与景观设计行业共荣
演讲题目:探讨高校学科教育与景观设计行业共荣 演 讲 人:黄剑峰 个人简介:SED新西林景观总经理兼首席设计总监 |
演讲内容:
今天有幸继续参加由北京大学举办的景观教育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会。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景观行业的现状,人才的要求以及高校教育与行业共同发展的情况。我希望通过交流能够抛砖引玉,供大家共同的探讨。
中国国内的景观行业是从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也是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如果中国的经济什么时候是从GDP增长改变这样的观点的话,我觉得就有可能做这个事情。由于现在我们主要的社会推动力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导致了很多不可持续性的结果。这个核心问题其实是蛮重要的,什么时候不要搞经济发展第一位,什么时候社会就会漂亮很多。这是我自己的感受。
作为居住这个领域的内容并不被大家所广泛了解,随着住房政策的改革,住宅产业私营化的成熟,对居住水平的要求日益提升,景观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导向,趋势在20年的发展中,中国的景观行业取得了比较举世瞩目的面貌。其实景观这个领域的发展,我觉得中国的确能说得上是世界非常罕见的例子。这么短的时间出现这么多景观行业的内容。
人们也习惯认为景观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国内景观行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理论现状
到目前来说我认为是以包括像北大景观研究院俞教授,汪教授等学者为首的,以其他大学和科研机构或者是留美、留欧等知名人士为骨干的现代知识分子,通过他们的演讲、示范、著书立说,景观设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实践推动的现状,由于从西方学成归国或受西方现代设计思潮影响,又在本行业起中坚作用的精英们,他们在理论上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这样的设计企业在与国际知名企业同台竞技的过程中也推动了中国景观设计的推动。
2、行业现状
中国社会由来已久的盲目跟风和崇洋媚外的不良习气的影响,加之无序的市场竞争的触动,盲目的模仿西方景观设计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行业的成熟,国内的设计机构对国情的了解,以及对国内风俗、人脉、气候环境的了解都有相当的优势。而且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自己的景观设计师在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变化,这些都是可喜的。
3、市场现状
由于行业管理机制不是特别健全,政府主管部门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没有可行的制度来对市场进行规范和管理,加之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起,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也有待提高,我们可以认为目前中国的景观行业市场是以金字塔状分布的。国际高水平的设计机构占据塔尖是一种引导性力量,国内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竞争力的公司作为中坚力量,但是这个中坚力量也是有分化的。大多数的景观设计企业位于金字塔的基层部分。
4、教育现状
中国截止到2006年初才正式公布景观设计师为新的职业种类。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被官方认可的景观设计师这一职业。中国的大专院校目前在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还在探索和学习阶段。鉴于目前国内景观行业的发展状况,我们来看看景观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学科和艺术专业,营造着创造性人类美好环境的重任。人才应该在实践中科学的,艺术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风俗的关系。因此专业学科教育应结合未来设计师们疏导的知识,不仅仅会使用Photoshop这种工具绘图,而应具备科学、美术知识具备历史、自然、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在个人素质方面,需要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设计师应该是具备综合的能力,因此设计师也是一个多维的人才。
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需要具备勤奋好学等基本因素和国际化视野,同时还需要懂得城市规划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以及人文心理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既要了解景观设计艺术与硬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又要掌握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技能。在景观设计行业中,许多国外设计公司是值得中国学习的,不管从表现手法、设计理念还是在项目的操作流程,企业内部管理,人才的管理,品牌宣传以及售后方面都值得好好研究。
国外的高校,专业教育对我们又有何借鉴意义?美国的景观设计学教育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美国现代主义的景观设计学通过对社会因素和功能的进一步强调走上了社会现实同步的道路。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实践领域越来越广阔,将环境设计、场地规划、城乡规划、区域景观规划、公园与休闲区规划、生态规划与设计等等都包含其中。涉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另一方面,传统自然学科本身也在发展,其任务不再限于研究分析问题,还要求对现实不确定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在欧洲许多学校开设景观设计专业,简直就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班。在欧洲没有专门的景观学专业,景观学的人才是通过多个专业的共同培养下产生的。这个专业甚至会包括废物处理,水的循环再利用,以及交通能源等,这样的课程设置可让学生开阔眼界,更全面的掌握和建筑,和环境相关的知识。景观设计人才所需要的知识面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哈佛大学就将管理学院、文理学院与设计学院在课程与教员上相互的补充。此外也很重视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综合学习场所。
以我们公司来讲,有部分外籍设计师也是来自于菲律宾的,他们都是毕业于亚洲较有影响力的菲律宾大学的景观教育专业。菲律宾大学的景观设计学大概是5年,从大一开始学校就定了一个画图日,大概每周五老师都会给一个题目,学生根据这个题目画出设计的草图。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从一开始就非常受到重视。这里我补充一点,不是说理论不重要,如果我们过分追求理论,很明显是显得这个人头重脚轻。这样的话,这个人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失衡的状态。它想的很多,但是做的时候就很被动。所以这也是我们值得要关注的一点。要对专业技能的重视。
中国景观专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我的认识是随着景观行业的超前发展吸引了大批青年的加入。许多本来不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纷纷改行从事景观行业。比如很多美术学院的学生,农学院和建筑学院的学生,他们本科毕业后改读景观设计行业就读研究生,或者是在大二以后改变专业。但是由于传统等级观念和就业思想的影响,加之固有的教育体制的弊端,中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通常是多倾向往上发展,不太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景观行业是一个应用科学,过多的理论拥有者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NextPage]
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工作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普遍欠缺。这与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具有很大的关系。企业要求人才素质从教育到需求,有脱节的现象。
我们就此探讨高校学科教育与景观设计行业共荣的问题。就是希望高校的学科教育能够推动中国景观行业的发展,而行业的发展,又能反作用于学科教育。我的观点是:高校学科教育必须注重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结合。
作为景观行业从业者,对于从实践中发现并希望教育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在此做一个抛砖引玉。有几点建议:
1、科学内容的前瞻性
高校的一个重任是为社会输入人才,而景观设计教育的本质是将人类对于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的主题结合起来。高校的教育有义务将的人文内容来入学科,将设计师培养成具有前瞻性的创造型人才。
2、专业知识与国际接轨
国际化并不是崇洋媚外,比如说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景观设计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从崇拜工业化到现在的回归自然,我们可以知道最好的景观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们的发展必然是幼稚的我们学习的地方。学习国外优秀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有一个坦荡的胸怀接受外来的冲击,但是又要有辨别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可以让未来的设计师具有更广阔的思维和视野。除了学习相关资料以外,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除了交换学生,教师兼课等合作方式外,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设计交流等也为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信息与技能提供了机会。
3、重视教育的实用性,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
不实用的设计等于是海市蜃楼,没有实践的设计是纸上谈兵。教育的实用性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实践性的学科,专业实践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将所学的理论实用于实践。在这点上,我认为可以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得以实现。
在这方面,像国外景观专业教育也是可以借鉴的。他们很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除了我之前说在学校有一个画图日之外,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上大概他们到学校的本科教育,到大四大五的时候,大学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公司的清单。这个清单是经过学校核实的一些较有实力的设计公司。学生需要在这两年时间在写实习,实习的不少于2000个小时,优秀实习生将被送外国外,美国,欧洲等地方。学生不仅提升了技能,也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良性互动。
4、专业教育也应注重市场
也许在这里提市场,可能会有人认为教育一旦与设计太近就会让设计缺乏理想,缺乏创意。我们所说的市场化是一个层面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多元化的人才。另一个层面是是提倡教育应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多做科学研究。
我们可以知道的美国的科研都是由高校在承担,企业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产业化,这样才能实现科研和产业的有效结合,并促成社会资源最大化运用。中国存在的问题却是企业层的科研的重心,国内景观行业也是如此。像新西林公司,我们自己专门成立一个研发部,就我们这样一个研发部的成果还径向成为地产企业的合作课题。这让我们骄傲之余略微有一点悲哀。
当然还有很多企业面临的状况与我们相同。高校学科教育应抓住机遇,多做研究,实现产业链上的突破,提高景观设计和生产的总体水平。产业提升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中国景观设计正迈向国际舞台搭建了持续不断的能源再生基地。我们向致力于景观设计的学者们致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