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推进7大重点工程 修复水乡东莞生态
admin
2013-10-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根据方案,将以“一年新进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的目标,推进实施7大重点工程、576项子工程,确保全市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根据方案,将以“一年新进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的目标,推进实施7大重点工程、576项子工程,确保全市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此次的七大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是最为关键的项目,将实施联合治水工程,推进东引运河、寒溪河、石马河、茅洲河及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具体措施包括实施河道整治、建设截污次支管网、石马河河口橡胶坝改为拦河闸、塘厦镇河道截弯取直、建设人工湿地及生物浮岛等,不断削减污染负荷,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步修复。
其次,饮水安全工程包括完成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河流型和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区区划、全市供水规划、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规划及重要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规划,以及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清理整顿、规范化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及排水改道等工程,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
其余5项工程包括水源保护工程、设施提效工程、亲水景观工程、数字监管工程和全民爱水工程。一方面切实提高江河源头水量调蓄和水质净化能力,保障江河生态健康,并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来不断提升治污设施的污染减排效果;另一方面完善全市水环境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并大力开展节水治水宣传教育、水环境知识宣讲等活动,推动全民爱水、惜水、护水。
据了解,这次水环境整治的规划范围包括全市主要江河干流、支流、河涌及湖库。具体包括东江干流、东江北干流、东江南支流、中堂水道、东江三角洲河网区其他主要水道、石马河、东引运河、寒溪河、茅洲河等河流,以及江库联网水库和其他具有饮用功能的重要水库。
8年水更清
至2020年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江库联网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石马河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质,东引运河、寒溪河等水质达到Ⅳ类,茅洲河实现不黑不臭;工业废水全面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维系流域健康的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5%以上,重要湿地得到保护,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明显提升,水生态功能基本得到修复。
3年新突破
至2015年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江库联网水库水质基本达Ⅲ类;石马河水质基本达到Ⅳ类,东引运河、寒溪河等已划定环境功能区的水体水质达到Ⅴ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区域生态屏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
1年新发展
继续巩固治水成效,完成全市主体功能区划、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江库联网工程(一期)建成通水;石马河、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石马河水质实现2013年阶段控制目标。
此次的七大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是最为关键的项目,将实施联合治水工程,推进东引运河、寒溪河、石马河、茅洲河及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具体措施包括实施河道整治、建设截污次支管网、石马河河口橡胶坝改为拦河闸、塘厦镇河道截弯取直、建设人工湿地及生物浮岛等,不断削减污染负荷,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步修复。
其次,饮水安全工程包括完成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河流型和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区区划、全市供水规划、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规划及重要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规划,以及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清理整顿、规范化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及排水改道等工程,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
其余5项工程包括水源保护工程、设施提效工程、亲水景观工程、数字监管工程和全民爱水工程。一方面切实提高江河源头水量调蓄和水质净化能力,保障江河生态健康,并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来不断提升治污设施的污染减排效果;另一方面完善全市水环境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并大力开展节水治水宣传教育、水环境知识宣讲等活动,推动全民爱水、惜水、护水。
据了解,这次水环境整治的规划范围包括全市主要江河干流、支流、河涌及湖库。具体包括东江干流、东江北干流、东江南支流、中堂水道、东江三角洲河网区其他主要水道、石马河、东引运河、寒溪河、茅洲河等河流,以及江库联网水库和其他具有饮用功能的重要水库。
8年水更清
至2020年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江库联网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石马河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质,东引运河、寒溪河等水质达到Ⅳ类,茅洲河实现不黑不臭;工业废水全面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维系流域健康的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5%以上,重要湿地得到保护,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明显提升,水生态功能基本得到修复。
3年新突破
至2015年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江库联网水库水质基本达Ⅲ类;石马河水质基本达到Ⅳ类,东引运河、寒溪河等已划定环境功能区的水体水质达到Ⅴ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区域生态屏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
1年新发展
继续巩固治水成效,完成全市主体功能区划、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江库联网工程(一期)建成通水;石马河、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石马河水质实现2013年阶段控制目标。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