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明后两年北京平原再增40万亩林海

admin 2013-09-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计划5年完成的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将在4年内告竣。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平原造林工程提速,明后年本市平原再添40万亩林海,100万亩种植任务将提前在2015年画上圆满句号。

 

 

 

  原计划5年完成的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将在4年内告竣。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平原造林工程提速,明后年本市平原再添40万亩林海,100万亩种植任务将提前在2015年画上圆满句号。

  据分析测算,平原地区实施百万亩造林后,每年二氧化碳吸收量增加121万吨,释放氧气88万吨,滞尘62万吨,显著降低PM2.5浓度,提高首都空气质量。

  目前,本市已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二期的规划研究,预计到2020年平原地区将建立起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

    上半年平原增绿33万亩

  今年是本市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的第二个年头。在去年完成25万亩的基础上,今年本市确定了35万亩的种植任务。截止到上半年,已完成33.3万亩,占全年任务的95%,栽下树木1561万株。

  今年,本市平原造林着力打造了16处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大规模城市森林区域,即“一园、三带、三廊、五区、四片”。很多造林地块与原有林地相接。通过春季造林,房山燕山石化周边、密云西田各庄、延庆蔡家河等区域形成了10处万亩以上绿色大板块。其中,延庆蔡家河流域今年新造林地与去年造林地块相连,形成了面积2.5万余亩的大尺度森林景观。

  与去年相比,今年造林栽植的树种也更加丰富,达到168个。油松、侧柏、银杏、国槐、元宝枫等具有显著降尘作用的乡土树种是绿化的主力军。栽植的1561万株树木中,乔木占了90%以上。土壤改良、抗旱节水灌溉、湿地建设与恢复等上百种新技术新材料在造林工程中广泛应用。

  砂石坑披绿抑制扬尘

  今年造林还应用了大量的拆迁腾退地、废弃砂石坑和沙荒地,各区县借平原造林打了一场生态修复的“硬仗”。

  昌平西部,是北京的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过去,由于常年盗采砂石,留下了数千亩沟壑纵横的砂石坑,连草都很难长活。去年,昌平区实施了2000多亩的砂坑绿化,让不毛之地变成了葱茏绿洲。在去年治理的基础上,昌平区今年再实施1.6万亩荒滩、砂石坑绿化,形成面积达6.4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减少扬沙起尘,改善区域环境,促进昌平西部产业转型发展。

  怀柔区今年的3000亩平原造林任务中,有三分之二属于潮白河砂坑和沙荒地治理,部分砂石坑高差达30米。怀柔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栽植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施工中采用大规格苗木,推广使用植树袋、保水剂等科技措施稳定植物群落结构,主栽侧柏、黄栌、油松、白蜡、元宝枫、栾树、沙棘、沙柳等抗旱、抗病、抗逆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实现“一次成林、立地成景”。

  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通过平原造林,本市将有10.07万亩的沙荒地、废弃地披绿,从而有效减少沙尘源。

  东郊森林公园部分开放

  平原造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市民增加了绿色休闲空间。地处东南六环的东郊森林公园就是今年平原造林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这座公园规划面积8.9万亩,相当于8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大小。

  东郊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了华北树木园、印象森林、湿地森林、动感森林、创意森林5个特色景观区域。其中,华北树木园、印象森林、湿地森林等主体景区将在今年年内基本成型。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通州区宋庄镇的东郊森林公园华北树木园,油松、银杏、国槐、柳树等乔木枝叶葱茏,2米多宽的小石子路,如一条灰色的飘带蜿蜒在林地间。附近居民三三两两在小石子路上遛弯。

  “公园是开放式的,基本上建成一片就可以开放一片。”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东郊森林公园的建设任务是1.39万亩,植树168个品种、50多万株,目前已建设8700余亩,预计11月底前全部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东郊森林公园里还将建设总长度35公里的绿道。绿道宽度约3米,地面铺透水、透气的彩色沥青,雨天不会积水,无论是徒步还是骑自行车,都很适宜。园中绿道分为森林型绿道、滨河型绿道和湿地型绿道三大类型,建成后将串联森林中的各主要景点,沿途还将建设休息驿站、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

  未来几年,东郊森林公园将继续扩大森林面积,完善基础设施。公园规划范围内部分村庄将整体搬迁,腾退还绿。

  东郊森林公园建成后,将使北运河与潮白河生态景观带、六环路与京平高速路生态保护带、现有一道与二道隔离地区绿化带紧密衔接、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成为京东最大的城市森林区域。同时,将与北部的潮白河森林公园、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和南部的大运河森林公园相接,在东部平原地区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生态休闲游憩带,为市民带来更多绿色休闲空间。

  平原大造林明年提速

  今夏雨水充沛,上半年栽种的1561万株苗木抽检成活率达到了95%。今年剩余的1.7万亩种植任务将在秋季完成。

  到今年年底,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将累计完成60万亩。“剩余40万亩将在明后年完成。”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完成主体,四年扫尾”的要求,原计划5年时间完成的百万亩平原造林任务,将提前一年于2015年告竣。目前,各区县正围绕剩余40万亩平原造林任务,积极落实地块。

  据测算,这100万亩平原造林任务完成后,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增加4.06个百分点,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0.32个百分点,达到25%以上。每年可以增加固定二氧化碳121万吨,释放氧气88万吨,滞尘62万吨。

  “很快,本市将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二期工程。”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市相关部门已启动二期规划,进一步扩大平原造林规模。预计到2020年,全市平原地区将建设起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

  配合百万亩平原造林二期,本市还将在平原地区新建10万亩规模化苗圃。据了解,目前本市现有的苗圃基地远远不能满足平原造林要求,去年和今年各区县栽植的苗木一半以上来自外省市。

  新建的规模化苗圃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本市苗木的自给率。按规划,这10万亩苗圃基地主要集中在六环路以外的平原地区,以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5个城市发展新区为重点。连方成片的苗圃建成后,不仅可以为绿化工程提供优质种苗,其本身也是北京平原绿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10万亩苗圃将于明年起开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大型苗圃企业将成为建设主体,政府将给予适当的补贴政策。各区县将采取调整种植结构、土地流转等方式,为苗圃建设提供用地。 

  针叶树吸收PM2.5效果最佳

  种树,究竟能在多大程度降低PM2.5的浓度?种什么树,怎么种树效果最佳?从去年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开始,本市就加大了对绿色植被调控PM2.5的科研攻关力度,筛选治理效果好的植物种类和优化模式,提出治理PM2.5污染的综合技术措施。

  今年年初,市园林绿化局又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参与实施了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目前阶段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在“减尘、滞尘、吸尘、降尘、阻尘”五方面对PM2.5等颗粒物具有调控作用。

  “森林能阻挡、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主要是由于叶、花、果实表面分布着密集的茸毛,有利于颗粒物的滞留。”研究人员介绍,绿化区空气中的飘尘浓度一般比非绿化区少10%-20%,甚至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松树、柏树等针叶常绿树有着很大的叶面积,并能分泌出大量油脂,吸附PM2.5的能力比阔叶树更强,能吸收空气中三成的PM2.5。而在阔叶树中,叶面粗糙多茸毛的落叶阔叶树又要比叶面较光滑的常绿阔叶树强。

    相关研究还表明,在北京地区每公顷森林每年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3.63吨,释放氧气9.91吨。森林还可以过滤和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