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规划5年 城市风道遭高楼围堵
江夏大道汤逊湖畔,高楼林立
炎炎夏日里,若有一阵凉风拂面,会让在酷热中煎熬的人们感到惬意。然而,随着远城区房地产建设步伐的加快,武汉5年前规划的6条城市风道,正面临着建筑物的层层阻挡。由于郊外凉风进城难等多种因素,江城热岛效应加剧:本月13日入伏第一天,城区形成10余个48℃以上的热岛区域,卫星图片中,武汉就像一座“火烧岛”。
武汉城市热岛分布图
回放
规划6条风道给江城送凉
2006年1月,民建湖北省委一则“改善武汉热气候”的提案,引起武汉市的重视。在回复该提案时,武汉市规划部门首次提出,打通六条城市风道,从郊外为武汉市区引进“穿堂风”,让酷夏变得凉爽些。
2009年出台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利用武汉市六片放射型生态楔形绿地,形成六条风道,为城区送来凉风。这六条风道分别是:东湖风道、汤逊湖风道、武湖风道、府河风道、后官湖风道、青菱湖风道等。根据规划,六条城市风道将不允许兴建开发区、高强度开发,但可适当发展休闲旅游业。
“江河湖泊都是天然的风道。武汉规划的六条风道全部是依托湖泊而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詹庆明解释说,风道的作用不是产生风,而是让郊区的风能够顺畅地进城,从而缩小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差。
规划出台时,武汉市规划局曾乐观地预测,六条风道全部打通后,武汉夏季最高温度有望平均下降1至2摄氏度。
武汉城市风道最早提出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余庄说,武汉主要的风向是东北风和东南风,如果规划建设好城市风道,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武汉城市热岛分布图
现状
高楼林立让风道越变越窄
时至今日,六条风道写入城市规划已近5年,这些风道状况如何?连日来,记者探访发现,随着远城区沿湖地产的开发,当初规划的部分城市风道正在被一些商业房地产项目蚕食,一些风口被围进高楼大厦的“铁桶阵”内,凉风受到高楼的阻隔,难以顺利送入城中。
记者在汤逊湖沿岸的藏龙岛、江夏大道、文化路看到,一栋栋高楼紧挨着汤逊湖湖岸建设。不少楼盘密集扎堆,高的大楼至少有20多层。同样的场景出现在后官湖沿线,后官湖沿岸分布多个商业楼盘和工厂。仅湖南岸开发区车城西路到全力四路约9公里路段,就分布着数十处楼盘。北岸蔡甸区部分自2009年起,有十多家房地产公司进入,开发的楼盘多为别墅群,高度虽有所控制,但开发密度不亚于南岸。令人担忧的是,其中6家房地产项目买下了临湖地块,用地红线已直抵湖边。
“武汉部分风道因为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越变越窄,发挥不了当初引风入城的规划作用。”詹庆明说,风道周边建筑物的密度一旦超过规定比例,通风条件就会变得很糟糕。
余庄表示,记者探访的这些湖边建筑肯定会对风道有影响,而建筑的高度、密度则决定了影响的程度。
影响
“热岛”面积正在成倍扩大
32平方公里、66平方公里、112平方公里、204平方公里……这一组来自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的数据,清晰地记录着从1987年到现在武汉城市热岛面积的变化。当初通风条件良好、植被覆盖茂密的江夏汤逊湖东侧和后官湖附近都正在沦为“热岛”。
何谓城市热岛?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黄靖解释说,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周边一种现象,凡是热岛形成的地方,其温度都比周边温度要高出许多。热岛的形成主要是地温变化引起的,但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除了地表植被的破坏、地表属性的变化外,还有周边建筑、人为因素等多种原因。
本月13日,武汉市入伏当天,卫星摄下的武汉市犹如一个“火烧岛”,整个城区先后形成10余个高温达到48℃以上的热岛,如武钢、徐东、汉口火车站、硚口古田附近、武胜路一带。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大家普遍认为通风条件好、绿化覆盖率高的郊区也出现成片的热岛。”黄靖说,尤为明显的是江夏汤逊湖周边、东西湖走马岭一带。
黄靖指着武汉城市热岛分布图说,因为开发区的延伸以及房地产开发,使汤逊湖周边的植被覆盖下降,部分地区的植被破坏面积达到35%左右,因此改变了地面的热属性。
“同等气温和环境下,有风的时候,可以让热岛区域降温1至2℃。”黄靖说,白天城市表面的钢筋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大量吸热,夜晚释放。如果此时没有风,热量不能马上散发走,从而聚集在城市里。
对策
绿色工程助力风道建设
面对专家对城市风道越变越窄的担忧,作为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起草单位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所的相关负责人说,城市风道建设是武汉市城市绿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道建设并不是专项工作,而是生态框架整体建设的一个部分。目前,武汉市在中心城区周边的主要湖泊区域建设6个“绿楔”,也就是6个楔形的生态绿地,一旦这6个绿楔建成,生态走廊自动形成,为东南季风和东北季风让出通道形成风道。
今年5月,武汉市公布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确定1814平方公里为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范围,锁定城市增长边界,迈出了风道建设的重要一步。
该负责人说,作为规划部门,他们主要负责规划的制定,风道规划的落实和实施主要还是依赖各区。为了防止在主要风道途径的湖泊周边进行房地产开发,武汉市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限制湖泊周边的房地产开发。
除了“绿楔”,武汉今年启动城市“绿肺”建设,通过对后官湖周边绿化、湖泊连通,不仅能增强蓄水能力,而且使风道无形中扩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