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造梯级城市群
admin
2012-12-0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到2020年,主城只承载全市1/3的人口,其余人口则分布在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昨日,副市长凌月明在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时说,作为全球最大的山地城市——重庆将打造梯级城市群,让当地居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而不是大家都跑步到主城。据悉,此论坛是由中国科技协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打造梯级城市群,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而不是都跑步到主城。
到2020年,主城只承载全市1/3的人口,其余人口则分布在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昨日,副市长凌月明在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时说,作为全球最大的山地城市——重庆将打造梯级城市群,让当地居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而不是大家都跑步到主城。据悉,此论坛是由中国科技协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城市格局 打造梯级城市群
凌月明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山地城市,重庆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已发现山地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让所有人都跑步到主城。
重庆辖区70%的面积都是山地,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20%,加上大农村大城市的城市现状,让重庆无法复制京津沪的城市格局,必须用打造城市群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化进程。
为此,重庆近年大力推动建设6大区域中心城市,就是希望在主城和小县城之间建立起次级城市,同时,培育100个小城镇,发展县域经济,这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建立起合理的城市群落,让当地居民都能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而不是大家都跑步到主城。据规划,到2020年,主城只承载全市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余的人口则分布在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
工业用地 符合投入产出比
同时,在山地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使用原则,凌月明说,目前,重庆的工业用地已经规定了严格的投入产出比,主城、渝西和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投入产出比必须分别达到每平方公里100亿、70亿、40亿元,才能批审土地。
城市空间 下调容积率更舒适
29日,作为本次论坛的专家——重庆市规划局局长扈万泰介绍,早在2003年,重庆城市规划就开始借鉴学习香港经验:两者地理条件相似,同时人口众多。重庆以轨道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骨干的做法,便是学习香港的经验。
不过,在学习香港经验的同时,重庆也根据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作出了调整,比如在城市容积率调整上,香港同行曾建议不要大量降低渝中区和轨道沿线的容积率,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利用轨道的骨干交通作用,但重庆考虑到人居的舒适度,因此在轨道沿线的区域规划中并没有和香港一样将其规划为超高密度区域,而是将容积率适度下调。
城市风貌 避免千篇一律
少用地、重人居、求实用,将会贯穿到未来重庆整体城市规划中。扈万泰表示,包括未来重庆跨江大桥的设计、超高建筑的布局以及山水线的保护,都将遵循这个原则。不仅主城要规划两江四岸,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也被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滨水临山的规划设计,不要和自然山水比美。
“在城市设计中,要尊重自然,才能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局面,打造出属于自己城市的特色。”扈万泰说,现在很多城市看起来千篇一律,缺乏对特有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和塑造。人工的开发和建设,不应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伤害,而是应该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锦上添花。“比如,重庆被誉为‘桥都’,因此,在桥梁的设计建设上,就可以与自然形成和谐统一,不要一味追求单个建筑物的外型,否则,会适得其反,破坏自然之美。”扈万泰解释称,如果桥梁周边的自然环境已很好了,那么,在设计桥梁时,只需要满足桥梁的通行功能就行了,不必再强化桥梁的设计感,否则,会冲淡“自然”这一主题。
城市细节 多设地下人行设施
“除了尊重自然,建筑还要‘以人为本’。”扈万泰说,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只有满足了人的舒适性和方便性,建筑才是成功的。尤其是像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在规划设计人行通道时,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段,尽可能多设计地下人行设施,避免人与车辆之间的通行矛盾。
再如,不要一味修建高楼,要在适合的地方,建适合的建筑。扈万泰说,像商业聚集的地方,就适合建高楼大厦,而在一些新区,则更适合建低层建筑,以增加城市的通透性。
到2020年,主城只承载全市1/3的人口,其余人口则分布在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昨日,副市长凌月明在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时说,作为全球最大的山地城市——重庆将打造梯级城市群,让当地居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而不是大家都跑步到主城。据悉,此论坛是由中国科技协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城市格局 打造梯级城市群
凌月明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山地城市,重庆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已发现山地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让所有人都跑步到主城。
重庆辖区70%的面积都是山地,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20%,加上大农村大城市的城市现状,让重庆无法复制京津沪的城市格局,必须用打造城市群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化进程。
为此,重庆近年大力推动建设6大区域中心城市,就是希望在主城和小县城之间建立起次级城市,同时,培育100个小城镇,发展县域经济,这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建立起合理的城市群落,让当地居民都能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而不是大家都跑步到主城。据规划,到2020年,主城只承载全市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余的人口则分布在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
工业用地 符合投入产出比
同时,在山地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使用原则,凌月明说,目前,重庆的工业用地已经规定了严格的投入产出比,主城、渝西和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投入产出比必须分别达到每平方公里100亿、70亿、40亿元,才能批审土地。
城市空间 下调容积率更舒适
29日,作为本次论坛的专家——重庆市规划局局长扈万泰介绍,早在2003年,重庆城市规划就开始借鉴学习香港经验:两者地理条件相似,同时人口众多。重庆以轨道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骨干的做法,便是学习香港的经验。
不过,在学习香港经验的同时,重庆也根据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作出了调整,比如在城市容积率调整上,香港同行曾建议不要大量降低渝中区和轨道沿线的容积率,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利用轨道的骨干交通作用,但重庆考虑到人居的舒适度,因此在轨道沿线的区域规划中并没有和香港一样将其规划为超高密度区域,而是将容积率适度下调。
城市风貌 避免千篇一律
少用地、重人居、求实用,将会贯穿到未来重庆整体城市规划中。扈万泰表示,包括未来重庆跨江大桥的设计、超高建筑的布局以及山水线的保护,都将遵循这个原则。不仅主城要规划两江四岸,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也被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滨水临山的规划设计,不要和自然山水比美。
“在城市设计中,要尊重自然,才能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局面,打造出属于自己城市的特色。”扈万泰说,现在很多城市看起来千篇一律,缺乏对特有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和塑造。人工的开发和建设,不应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伤害,而是应该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锦上添花。“比如,重庆被誉为‘桥都’,因此,在桥梁的设计建设上,就可以与自然形成和谐统一,不要一味追求单个建筑物的外型,否则,会适得其反,破坏自然之美。”扈万泰解释称,如果桥梁周边的自然环境已很好了,那么,在设计桥梁时,只需要满足桥梁的通行功能就行了,不必再强化桥梁的设计感,否则,会冲淡“自然”这一主题。
城市细节 多设地下人行设施
“除了尊重自然,建筑还要‘以人为本’。”扈万泰说,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只有满足了人的舒适性和方便性,建筑才是成功的。尤其是像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在规划设计人行通道时,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段,尽可能多设计地下人行设施,避免人与车辆之间的通行矛盾。
再如,不要一味修建高楼,要在适合的地方,建适合的建筑。扈万泰说,像商业聚集的地方,就适合建高楼大厦,而在一些新区,则更适合建低层建筑,以增加城市的通透性。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