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因航天产业入围“2025年全球活力城市”
admin
2012-08-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25年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哪座城市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13年后的事情我们无从得知。而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时事刊物之一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给了我们将来预知的答案——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最具活力的75个城市中,有29个城市在中国,数目远超美国和欧洲。
2025年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哪座城市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13年后的事情我们无从得知。而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时事刊物之一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给了我们将来预知的答案——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最具活力的75个城市中,有29个城市在中国,数目远超美国和欧洲。
到那时,上海因金融业、东莞因制造业、北京因航空运送能力都将跃居世界前列。而以兵马俑享誉全球的西安,将因航天产业影响世界,再造西安城市精神元素,为促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注入新活力,续写西安千年荣耀。
13年后东方城市唱主角
西安将因航天产业站在世界前沿
最新一期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以“城市问题”为封面,列出2025年全球最具活力的75个城市名单。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29个有特色经济的城市最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他们已经在许多方面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甚至“富可敌国”。而西安不仅因“周秦汉唐”而荣耀,也不只因兵马俑而举世闻名,而是随着中国航天项目的迅猛发展,西安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用航天基地及液体推进火箭试验中心,将再次站在世界的前沿。
作为国内首家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航天基地与航天军工企业共同探索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为西部地区推动“高科技落地”带来了启示,也受到各方极大关注。
2011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深度报道了西安航天基地军民融合发展之道,惊呼“航天再起产业潮”!2012年7月25日,《经济日报》头版详实报道了中科遥感西安空间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国家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对航天基地坚持“立足航天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思路的高度肯定和鼓励。
新兴产业掐秒“抢滩”
军民融合加速兑现区域经济价值
今年7月29日,中国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点火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发动机实验基地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研制的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发动机的可靠性上了一个台阶,也证明西安在中国航天科技中的地位更加毋庸置疑!
与航天科研领域巨大贡献相应的是,西安航天基地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以华阳、华威、771集成电路封装等为代表的军民融合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使“民用”成为中国航天的另一“金字招牌”,也掀起了航天基地的产业“聚变潮”,更是西安工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动力。
近6年来,西安航天基地吸引了大批以民用航天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项目快速聚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五院西安分院、六院、九院771所,中国卫通集团,国家授时中心等为主的大型航天企业入驻,实现了多项军工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并通过产业聚集实现产值裂变。
记者了解到,航天四院运用火箭箭体军工技术开发出了双金属复合管,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石化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80%,国内行业排名第一。航天六院运用特种集成技术开发出了印刷包装机械系列产品,运用航天发动机流体换热技术,开发出了系列石化装备,填补了行业空白。
六大卫星应用产业链
建设西安卫星应用产业集群
依托独特产业资源优势,航天基地不仅在推动航天技术转化卓有成效,在利用和开发卫星资源方面也走在前列,其中卫星影院、卫星导航、卫星个性化应用等方面成果显著。
以西安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在智能交通、路况信息管理、道路堵塞治理、车辆监控和车辆自主导航方面有着不俗的成绩;而陕西诺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卫星应用产品则更人性化,一个小小腕表就能确定个人位置服务,对老人、儿童监护等方面也提供很大的便利,还能实时了解独处老人的脉搏等身体状况。
据了解,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卫星产业承载地,西安航天基地截至2011年底,共引进卫星应用产业项目50余家;仅2012年上半年,基地共签约的20个新兴产业项目,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项目就有9个,总投资达54亿元。
这些项目的聚集,已经初步完成卫星通信广播产业链、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产业链、北斗卫星空间基准授时产业链,以及自主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和运营服务产业链,卫星、载荷与测控产业链等六大卫星应用产业链。
无限延伸航天产业链条
创建独具航天特色城市发展观
航天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更是一个联接和带动多个产业的“链条产业”。
西安航天基地大力推动航天军民融合产品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项目的落地和产业化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带动西安产业进一步升级,让贴有航天标签的经济价值观在这里重新得到确立,让独具航天特色的城市发展观在这里得以创建。
据西安航天基地有关资料显示:“预计到2015年,航天基地将依托航天产业,总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将培育100亿元产值企业3家,50亿元产值企业5家,10亿元产值企业6家,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
面对前景广阔的未来,航天基地将着力打造以航天四院、航天六院为龙头的航天运载动力研发产业链;以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为龙头的卫星有效载荷研制产业链;以中国卫通为龙头的打造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产业链;以中国授时中心为龙头的卫星空间基准授时产业链;以北斗导航产业园为龙头的北斗导航测绘民用产业链;以中煤航测遥感局为龙头的空间信息和卫星遥感产业链;以中加园为载体的国际卫星通讯设备产业链。
同时,将大力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有效载荷和航天微电子为主的航天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以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为主的卫星应用产业;带动航天信息技术、新型航天材料和航天特种技术应用和航天装备制造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重点培育卫星应用产业,推进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工程,加强卫星应用领域的国际合作,形成航天主导产业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工业项目建设
倾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产业城
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在航天基地调研时强调,要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市对航天基地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产业定位,大力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并特别指出,航天基地要深入做好央企进陕的对接服务工作,争取更多符合产业定位的央企落户,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包括央企在内的区内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西安航天基地专门制定《关于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保障用地、支持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加快发展、产业联盟等九个方面,支持和鼓励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吸引军民融合产业聚集,以实现航天基地军民融合产业可持续、集群化发展,带动西安产业进一步升级,在谋求错位发展中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产业新城。
事实上,正在如火如荼生产的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四院、中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等中央企业,早已成为航天基地的中坚力量。目前,西安航天基地正在强力推进空间电子产品研发保障能力建设项目、航天科技民用产业化基地项目、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项目、北斗导航基地项目、西安卫星应用基地项目、“北斗”“天绘”系统应用产业园项目、中国普天西安产业园项目等73个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启动基地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力争10月底前再实现新开工项目12个。
到那时,上海因金融业、东莞因制造业、北京因航空运送能力都将跃居世界前列。而以兵马俑享誉全球的西安,将因航天产业影响世界,再造西安城市精神元素,为促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注入新活力,续写西安千年荣耀。
13年后东方城市唱主角
西安将因航天产业站在世界前沿
最新一期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以“城市问题”为封面,列出2025年全球最具活力的75个城市名单。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29个有特色经济的城市最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他们已经在许多方面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甚至“富可敌国”。而西安不仅因“周秦汉唐”而荣耀,也不只因兵马俑而举世闻名,而是随着中国航天项目的迅猛发展,西安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用航天基地及液体推进火箭试验中心,将再次站在世界的前沿。
作为国内首家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航天基地与航天军工企业共同探索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为西部地区推动“高科技落地”带来了启示,也受到各方极大关注。
2011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深度报道了西安航天基地军民融合发展之道,惊呼“航天再起产业潮”!2012年7月25日,《经济日报》头版详实报道了中科遥感西安空间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国家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对航天基地坚持“立足航天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思路的高度肯定和鼓励。
新兴产业掐秒“抢滩”
军民融合加速兑现区域经济价值
今年7月29日,中国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点火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发动机实验基地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研制的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发动机的可靠性上了一个台阶,也证明西安在中国航天科技中的地位更加毋庸置疑!
与航天科研领域巨大贡献相应的是,西安航天基地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以华阳、华威、771集成电路封装等为代表的军民融合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使“民用”成为中国航天的另一“金字招牌”,也掀起了航天基地的产业“聚变潮”,更是西安工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动力。
近6年来,西安航天基地吸引了大批以民用航天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项目快速聚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五院西安分院、六院、九院771所,中国卫通集团,国家授时中心等为主的大型航天企业入驻,实现了多项军工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并通过产业聚集实现产值裂变。
记者了解到,航天四院运用火箭箭体军工技术开发出了双金属复合管,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石化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80%,国内行业排名第一。航天六院运用特种集成技术开发出了印刷包装机械系列产品,运用航天发动机流体换热技术,开发出了系列石化装备,填补了行业空白。
六大卫星应用产业链
建设西安卫星应用产业集群
依托独特产业资源优势,航天基地不仅在推动航天技术转化卓有成效,在利用和开发卫星资源方面也走在前列,其中卫星影院、卫星导航、卫星个性化应用等方面成果显著。
以西安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在智能交通、路况信息管理、道路堵塞治理、车辆监控和车辆自主导航方面有着不俗的成绩;而陕西诺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卫星应用产品则更人性化,一个小小腕表就能确定个人位置服务,对老人、儿童监护等方面也提供很大的便利,还能实时了解独处老人的脉搏等身体状况。
据了解,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卫星产业承载地,西安航天基地截至2011年底,共引进卫星应用产业项目50余家;仅2012年上半年,基地共签约的20个新兴产业项目,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项目就有9个,总投资达54亿元。
这些项目的聚集,已经初步完成卫星通信广播产业链、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产业链、北斗卫星空间基准授时产业链,以及自主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和运营服务产业链,卫星、载荷与测控产业链等六大卫星应用产业链。
无限延伸航天产业链条
创建独具航天特色城市发展观
航天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更是一个联接和带动多个产业的“链条产业”。
西安航天基地大力推动航天军民融合产品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项目的落地和产业化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带动西安产业进一步升级,让贴有航天标签的经济价值观在这里重新得到确立,让独具航天特色的城市发展观在这里得以创建。
据西安航天基地有关资料显示:“预计到2015年,航天基地将依托航天产业,总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将培育100亿元产值企业3家,50亿元产值企业5家,10亿元产值企业6家,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
面对前景广阔的未来,航天基地将着力打造以航天四院、航天六院为龙头的航天运载动力研发产业链;以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为龙头的卫星有效载荷研制产业链;以中国卫通为龙头的打造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产业链;以中国授时中心为龙头的卫星空间基准授时产业链;以北斗导航产业园为龙头的北斗导航测绘民用产业链;以中煤航测遥感局为龙头的空间信息和卫星遥感产业链;以中加园为载体的国际卫星通讯设备产业链。
同时,将大力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有效载荷和航天微电子为主的航天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以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为主的卫星应用产业;带动航天信息技术、新型航天材料和航天特种技术应用和航天装备制造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重点培育卫星应用产业,推进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工程,加强卫星应用领域的国际合作,形成航天主导产业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工业项目建设
倾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产业城
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在航天基地调研时强调,要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市对航天基地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产业定位,大力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并特别指出,航天基地要深入做好央企进陕的对接服务工作,争取更多符合产业定位的央企落户,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包括央企在内的区内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西安航天基地专门制定《关于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保障用地、支持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加快发展、产业联盟等九个方面,支持和鼓励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吸引军民融合产业聚集,以实现航天基地军民融合产业可持续、集群化发展,带动西安产业进一步升级,在谋求错位发展中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产业新城。
事实上,正在如火如荼生产的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四院、中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等中央企业,早已成为航天基地的中坚力量。目前,西安航天基地正在强力推进空间电子产品研发保障能力建设项目、航天科技民用产业化基地项目、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项目、北斗导航基地项目、西安卫星应用基地项目、“北斗”“天绘”系统应用产业园项目、中国普天西安产业园项目等73个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启动基地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力争10月底前再实现新开工项目12个。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