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公路大桥——双剪刀形引桥全国首创
admin
2011-10-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9月20日上午,从哈市大桥客运站驶出一辆通往兰西县的客车,作为这趟车的司机,7年来,张师傅每天都要经过松花江公路大桥,他不敢想象如果当初没有建这座桥,对于他来说会怎么样,不仅是张师傅,几乎所有冰城人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
公路大桥引桥 |
|
|
公路大桥与新桥 |
|
9月20日上午,从哈市大桥客运站驶出一辆通往兰西县的客车,作为这趟车的司机,7年来,张师傅每天都要经过松花江公路大桥,他不敢想象如果当初没有建这座桥,对于他来说会怎么样,不仅是张师傅,几乎所有冰城人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当无数市民走在这座桥上,感叹它带来的巨大便利时,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设计者——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原总工程师张棣威。如今已经年过7旬的张老,没有像其他老人一样每天到公园里散散步、打打太极拳,作为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专家顾问,张老的思索紧扣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发展:“1983年,我们想的仅仅是让人和车辆过江;如今的扩建工程,要的是‘北跃’和‘大发展’。”
地标建筑:新人桥上扎堆拍外景
在哈市的城市历史上,没有哪座桥像松花江公路大桥那样举足轻重:它位于202国道上,1983年10月经交通部批准开工,1986年8月30日竣工,同年9月20日通过国家验收通车。该桥总长1656米,桥面净宽25米。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南北引桥由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和T梁组成。
由于近年来松北区的快速发展,往来松花江公路大桥的车辆剧增;同时,因过江桥梁建设的滞后及东江桥的封闭,松花江公路大桥成为江南去往江北唯一不收费的桥梁,每小时车流量已突破6000辆,远远超过设计每小时车流量3200辆。
10月1日,哈市的赵亮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典礼过后,赵亮把自己的几个好哥们留了下来,让他们开车拉着他和妻子去公路大桥拍外景。就在3天前,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全线通车,赵亮和妻子这对新人在新桥前留下了最美的记忆。
哈市一家礼仪公司司仪说,新人结婚当天到松花江公路大桥录像拍照已经成了哈市的惯例,甚至有附近周边县市的新人也驱车来这里录完像拍完照之后,再去太阳岛。
这位司仪的话所言非虚,每到周末,走在公路大桥上的人们就会看见几对新人在拍外景。“宽阔雄伟的大桥,底下是滔滔的江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非常壮观的感觉。”赵亮说。
张老告诉记者,松花江公路大桥是松花江上建设的第一座特大永久性公路桥梁。1986年8月,公路大桥的“诞生”让哈尔滨真正实现了江南江北两岸交通畅通。大桥建成之初,一度成为哈市地标建筑。每逢周末,常有结婚的新人来桥上录像拍照。
“双剪刀形引桥”为全国首创
“想当初,建这座桥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张老说。
1982年,省政府决定兴建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黑龙江省境内830余公里的松花江上修建的第一座特大型公路桥梁,该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大桥勘察设计这副重担,也落到省内唯一的甲级公路勘察设计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肩上。”张老说,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宽阔,地质条件复杂,冬夏温差高达80℃,而且流冰严重,桥位又处于交通流量繁忙的九站公园与太阳岛风景区之间,技术难度非常大,这对于从未搞过特大型桥梁设计的龙江设计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张棣威客观地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毅然挑起了大桥设计总负责人这副重担。张老告诉记者,当年经过反复推敲,设计团队最终提出“双剪刀形引桥”方案,这在全国是首创。
根据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文特点和地质条件,张棣威提出采用国内先进的大跨径箱型连续梁桥型。这种一联长度为748米的连续梁桥,在我国高纬度地区还是首次采用。
公路大桥获“鲁班奖”
整整两年时间,张棣威和设计组的同志吃住在现场,认真勘测、反复计算、精心设计。作为大桥设计的总负责人,他不但要提出大桥总体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方案,还要把大桥从基础到上部的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装在脑子里。
为了满足高寒状态下桥梁仍能自由变形的要求,张棣威反复琢磨,查阅大量技术资料,经过再三对照研究,提出了在我省首次采用适合高寒地区使用的“三元乙丙胶”橡胶支座的方案。采用这种新型支座,既满足了桥梁自由变形的要求,又比采用一般大型钢支座节省钢材330吨,节约投资90余万元,并为国内大吨位盆式橡胶支座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应用,开创了先例。
为了给大桥选用合适的伸缩缝,张棣威又带领设计组的同志,翻阅大量国内外资料,调研了大量国家公路、铁路桥梁伸缩缝的状况,总结武汉、南京两座长江大桥的经验,提出了采用国产“钢梁悬臂疏型伸缩缝”的设计方案。结果这项设计比原计划由日本进口伸缩缝节约外汇27万美元。
1986年,一道“彩虹”飞架松花江上,让哈尔滨南北两岸天堑变通途,更为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该工程被黑龙江省建设委员会评为“甲级优质工程”并颁发金牌奖,1987年11月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质量奖“鲁班奖”。
桥到“中年” 设计者亲赴现场踏查
2008年5月,有热心市民反映大桥伸缩缝声响巨大。经媒体报道后,很快引起张老的关注,“松花江公路大桥通车至2008年已22年,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大修过。”张老说。当年5月29日,哈市城管局道桥办邀请张老、李一鹤以及哈工大、东北林大的桥梁专家来到现场,在逐一踏查了江南环桥、主桥、江北引桥等现状后,张老给出权威结论:目前,公路大桥主体还算完好,未发现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大问题。但桥到中年,桥面和伸缩缝大修迫在眉睫。
张老说,当时几位专家建议:对大桥的伸缩缝和桥面进行重新铺装和检修的同时还需科学管理,如定期检查,定期清扫,保证伸缩缝内无尘土等杂物,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桥梁养护规范进行日常的养护。如今松浦大桥建成,松花江大桥全线通车,缓解了江南到江北的压力,新桥分担了“老桥”压力,可发挥的作用更大了。
“如今,哈市已经有了很多座江桥,可以说江南江北真正实现了通途,但是公路大桥的地位谁也无法替代。”张老说。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