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造中部中心城市:重庆和广州的启示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广州被确定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而去年,武汉被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一江春水东流,重庆与武汉同属长江经济带,武广高铁风驰,将武汉与广州连在一起。建设中心城市,作为“地方队”的武汉该从“国家队”的重庆、广州身上学习、借鉴些什么?记者在京采访了两地权威人士。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研室主任赵强:
中心城市须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重庆、武汉两座城市有很多共同点,分别是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物流、科教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昨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研室主任赵强表示,武汉、重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合作交流。
赵强介绍,根据国家对重庆的定位,重庆要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以及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扩大对外开放先行区、统筹城乡试验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赵强对此表示,重庆、武汉分别获得国家中心城市、中部中心城市这样的定位,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既然国家给予了这样的使命,那自然要发挥好带头作用,起到辐射和枢纽功能。“重庆具体规划方面,是把主城扩展到1000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000万;培育万州、涪陵、黔江、永川、合川、江津等6大区域中心城市。再依靠这些‘马车’,把40个区市县建设成中等城市。大概10年之内可实现。”赵强说。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
武汉崛起要率先把城门打开
“武广高铁开通后,我专门去过武汉,城市变化非常大。”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昨日表示,武汉九省通衢的中心区位优势不能丢,但交通区位条件必须要与市场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武汉要真正崛起,取决于自己率先把城门打开。
丁力认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一定行政架构和经济规模,有一定能量带动周边的发展,此外还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通过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广州的地位得到明显改善。去年,广州成为国内第三座GDP过万亿元的城市。他认为,广州承担着整合珠三角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武汉也在“8+1城市圈”中起着示范作用,两个城市要想谋取大发展,就必须打破“诸侯”经济格局,加强与周边市区的联动,“率先把城门打开。”
丁力还认为,中心城市的地位也体现在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上,广州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武汉也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
城市规划不能无序“向外摊大饼”
登上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广州塔”,气势恢弘的广州“新中轴线”由南向北穿城而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大广州呈现于眼前。广州的建设给武汉带来怎样的启示?昨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
2003年7月,王东从天津调任广州市建设委员会任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时,“规划无序,乱七八糟”是这座城市留给他的第一印象。王东说,300多万城市人口拥挤在几十平方公里的老城核心区。城市建设围绕老城区,一圈一圈向外“摊大饼”。高楼大厦被讥为“站在路边的乞丐”,而被新城包裹起来的城中村成为一块块城市“牛皮癣”。
“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先看它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王东说,广州在明确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后,城市规划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序地向外“摊大饼”,而是将新城建设中轴线整体东移,结合旧城改造,打造既有大山大水,又富有岭南特色大城气魄。一个立体化发展的“大广州”蓝图,在广州人的梦想里铺开。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钰林:
武汉要借鉴世界城市先进经验
“建设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需要借鉴世界城市的先进经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钰林前日在京接受记者专访时,对武汉提出几条建议:
首先,武汉要选好发展的参照系,要以世界城市的标准要求自己。全球著名的世界城市,在经济、环境、人文素质、城建、城管等一系列指标上都有杰出表现,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距世界城市的标准也还有差距。他说:“城市建设并不是画图画,画图画差了可擦了重画,城市建好了想推倒重建可就难了,代价高昂。所以,城市发展要有长远眼光,要借鉴世界城市的先进经验来建设自己。”
其次,武汉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自己的资源和条件,吸引世界500强企业、金融企业到武汉投资,升级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与此同时,要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可转移部分产业到周边城市,既可带动“小兄弟”们发展,也可缓解自己的人口交通压力。而且,周边城市发展起来,反过来也可促进武汉进一步发展。如此良性循环,武汉的中心城市作用便更加凸显。
第三,武汉城市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武汉山水资源丰富,城市建设有很多有利条件,完全可建得更有特色一些,不要和别的城市雷同,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武汉。
王钰林认为,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中心城市的内容,远比名号重要;老百姓的口碑,比官方认可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