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长”的烦恼
admin
2011-03-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规范发展城市出租车,合理引导私人机动车出行,倡导非机动车出行。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出行效率。
【规划摘要】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
●规范发展城市出租车,合理引导私人机动车出行,倡导非机动车出行。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出行效率。
●遵照城市发展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
●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城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一座城
宜居,是这个时代关于城市幸福的最佳答案。而从京沪蔓延开去的“城市病”也让城市离宜居渐行渐远。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并首次提出要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宜居,要从居住、工作、交通、休闲四个方面评判。”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说。
依据这样的标准,傅崇兰认为要实现北京的宜居还是任重道远。
【城市档案】
北京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首都,现为中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面积约16410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1972万。
“在地铁里,挤得喘气都困难。”上班族徐林说,包里装一袋饼干,下车后就能成面粉,一点都不夸张。
他家住天通苑,早上六点半就起床,坐地铁5号线到南城的木樨园上班。
地铁口实施高峰限流,他裹挟在黑压压的人群中,绕着铁栏杆带一圈又一圈挪动,20分钟才能进站。
而在很多中小城市,上班族早已经到单位了。
上车后,才开始“挤成相片”的痛苦,一直快到终点。车厢里的人稀疏一些,他才能大口呼气。
堵车,拥挤,让这个特大城市动作变得越来越笨重迟缓。
在徐林看来,地铁线路太少是拥挤的主要原因。2007年,5号线通车,成为唯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而在经济起飞的整个上世纪90年代,北京地铁建设几乎停滞。直到申办奥运成功后,修建城市大动脉地铁被作为“救星”。13号线、八通线、5号线等多条线路相继竣工。
修地铁与拥堵赛跑
奥运后,北京再次狠踩油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修建地铁。规划中2015年前建成的线路基本都将提前通车,有交通专家曾表示,希望在与堵车的赛跑中,地铁能抢先到达终点,吸引更多人乘坐地铁。
从2007年到2010年,北京地铁实现了日客运量300万人次、400万人次、600万人次的三级跳。
今年新年一过,建设目标再次进行调整。未来5年,将有10条地铁新线提前启动建设。至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里程将超过620公里,力争达到700公里。远远超过此前规划的561公里。
但拥挤和堵车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剧。
一个怪相是,每开通一条地铁,就形成一条拥挤的动脉。以徐林每天乘坐的5号线为例,初期设计每日客流量40万人次,但目前的最高客流已经突破80万人次。
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各条地铁满载率均在120%以上。
与此同时,机动车的数量也爆炸式增长,短短三年,从300万辆直逼500万辆。
修建地铁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北京城市生长的速度。
徐林所在的天通苑,附近的回龙观和东部的通州等新居住区迅速生长,每天几十万人像他一样,从家里跨越大半个北京城到市中心上班。
《城记》作者王军认为,在旧城上面建新城,沿北京市轨道交通向外蔓延的多是住宅楼盘,而不是就业场所。以此方式向外疏散人口,国际上鲜有成功经验。
惊人的“城长”速度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贾元华说,地铁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但城市规划理念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不解决,解决不了拥堵的问题。
他说,世界上很少有一个大城市能像北京这样,在中心城区聚集这么多的政府机关、企业总部以及CBD和金融界。
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说,中国的大城市中,行政资源带动经济资源和各类公共资源如医疗、教育、餐饮都向中心城区集中,最终的结果是市中心人口越来越多,交通、环境压力不堪重负。
北京市社科院曾做过一个分析,城六区以8.3%的面积,承载了62%的常住人口和70%的经济产出。
一个更紧迫的现实是,北京的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已经超过1900万,提前10年超过了到2020年1800万的人口规划,并且每年还以50万人口的速度在增加。
2010年11月,《人民日报》报道称,京沪等特大城市的“城市病”正集中暴发,离“宜居”越来越远。
规划修编调整城市布局
1983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取消了经济中心一说,提出北京要成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现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赵知敬任规划委规划处处长时说,那次规划提出要发展卫星城,重大建设项目能不放在北京的就不放,实在要放的就放在远郊区。
这一规划可看作是对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北京发展方向的修正。
1983年的规划出台后,北京市主管工业和经济的领导认为执行中管理得太严,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又提出发展经济,上马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开发区。
“规划的中关村、上地等高科技园区,实际上又将产业区往市区靠近了。”赵知敬说。
这次调整的成果实际是建设了一批睡城,诸如亦庄、天通苑、通州等。
赵知敬说,北京至今还是单中心发展的局面,是因为规划屡次被修改,“这是总体发展思路不明确造成的后果。”
2005年,北京再次修编,明确提出城市的布局要由单中心饼状结构调整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分别承担不同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服务效率、分散交通压力。算是对此前发展方式的再次修正。
发展重心向郊区倾斜
2006年,北京制定了“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北京未来城市的发展重心将主要落在郊区,这一年,北京市政府的固定投资向郊区倾斜,达到52%,首次超过城区。
傅崇兰说,北京这么做会促使郊区民生改善的步伐加快,享受与城区相当的诸如卫生、教育等公共资源,尽快消除城乡差别,使人们不再一味向城区集中,减轻市中心的压力。
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同时加快实施新城发展战略。
黄艳强调,新城建设要实现职住均衡,避免把新城建成卧城。为此,北京会将全市重大功能性项目和产业项目向新城引入,大力支持新城教科文卫等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
这一纲要思路与此次“十二五”规划草案论述不谋而合,草案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傅崇兰看来,北京的这一举动都是建设宜居城市必须的。
治理大城市病首次被写入五年规划
要治愈大城市的城市病,傅崇兰说,还应该通过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不是本行政区划范围的小城市的发展,缓解人口涌向大城市。
以北京为例,如果周边的河北廊坊、张家口等地都发达了,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非要涌到北京。
“通过大城市的辐射,周围也能形成一些反磁力吸引中心,从而将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分流。”这是傅崇兰的一个美好图景。
不仅是北京,全国大城市都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已上升到国家高度,“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就提出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草案还提出,要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这也是治理“城市病”首次被写入五年规划。
傅崇兰觉得这是个积极信号,“如果未来的城市发展真的按这个轨迹,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很有希望。”
【幸福观】
幸福是什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面的要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目前还有哪方面不如意?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城市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给资源平衡、环境承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未来五年的幸福愿景和规划?
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
——摘自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专家解读】
公共交通单独成节导向明显
解读人:王军(《城记》作者)
傅崇兰(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将公共交通单独成节,体现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在全世界都是公交优先,在中国,北京的公交优先算起步早,做得不错的,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北京公交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潮汐式的客流,也就是卧城的后遗症,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拥挤还是必然的。
北京要解决“城市病”,首先就是实现2005年的规划战略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北京要改变单中心的结构。但5年过去了,实施得很不理想,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导致就业集中在中心城。
这意味着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城市中心区的建设量向外围新城转移,避免外围新城继续承载因中心区改造被迫外迁的工作人口而沦为巨大规模的睡觉城。只有保护旧城,严格控制中心区的建设量,才能产生“挤出效应”,使外围新城的建设获得最为充分的支持,城市结构的调整才能顺理成章。
因此,行政中心外迁的工作必须要启动,这个过程要区分首都的行政功能与北京市的行政功能分工。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遵照城市发展规律,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本身不能一直向外摊大饼,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出大城市要适度控制规模,也就是针对北京上海这类城市提出来的。将来大城市一方面要与周边小城镇协调发展,带动和辐射周边,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在内部实现协调发展,也就是城乡差距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两个必然要求。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已经有意识采取“人口战略转移”的方法,提出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实施,探索与周边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以产业就业引导人口转移疏解。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
●规范发展城市出租车,合理引导私人机动车出行,倡导非机动车出行。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出行效率。
●遵照城市发展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
●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城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一座城
宜居,是这个时代关于城市幸福的最佳答案。而从京沪蔓延开去的“城市病”也让城市离宜居渐行渐远。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并首次提出要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宜居,要从居住、工作、交通、休闲四个方面评判。”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说。
依据这样的标准,傅崇兰认为要实现北京的宜居还是任重道远。
【城市档案】
北京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首都,现为中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面积约16410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1972万。
“在地铁里,挤得喘气都困难。”上班族徐林说,包里装一袋饼干,下车后就能成面粉,一点都不夸张。
他家住天通苑,早上六点半就起床,坐地铁5号线到南城的木樨园上班。
地铁口实施高峰限流,他裹挟在黑压压的人群中,绕着铁栏杆带一圈又一圈挪动,20分钟才能进站。
而在很多中小城市,上班族早已经到单位了。
上车后,才开始“挤成相片”的痛苦,一直快到终点。车厢里的人稀疏一些,他才能大口呼气。
堵车,拥挤,让这个特大城市动作变得越来越笨重迟缓。
在徐林看来,地铁线路太少是拥挤的主要原因。2007年,5号线通车,成为唯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而在经济起飞的整个上世纪90年代,北京地铁建设几乎停滞。直到申办奥运成功后,修建城市大动脉地铁被作为“救星”。13号线、八通线、5号线等多条线路相继竣工。
修地铁与拥堵赛跑
奥运后,北京再次狠踩油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修建地铁。规划中2015年前建成的线路基本都将提前通车,有交通专家曾表示,希望在与堵车的赛跑中,地铁能抢先到达终点,吸引更多人乘坐地铁。
从2007年到2010年,北京地铁实现了日客运量300万人次、400万人次、600万人次的三级跳。
今年新年一过,建设目标再次进行调整。未来5年,将有10条地铁新线提前启动建设。至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里程将超过620公里,力争达到700公里。远远超过此前规划的561公里。
但拥挤和堵车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剧。
一个怪相是,每开通一条地铁,就形成一条拥挤的动脉。以徐林每天乘坐的5号线为例,初期设计每日客流量40万人次,但目前的最高客流已经突破80万人次。
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各条地铁满载率均在120%以上。
与此同时,机动车的数量也爆炸式增长,短短三年,从300万辆直逼500万辆。
修建地铁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北京城市生长的速度。
徐林所在的天通苑,附近的回龙观和东部的通州等新居住区迅速生长,每天几十万人像他一样,从家里跨越大半个北京城到市中心上班。
《城记》作者王军认为,在旧城上面建新城,沿北京市轨道交通向外蔓延的多是住宅楼盘,而不是就业场所。以此方式向外疏散人口,国际上鲜有成功经验。
惊人的“城长”速度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贾元华说,地铁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但城市规划理念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不解决,解决不了拥堵的问题。
他说,世界上很少有一个大城市能像北京这样,在中心城区聚集这么多的政府机关、企业总部以及CBD和金融界。
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说,中国的大城市中,行政资源带动经济资源和各类公共资源如医疗、教育、餐饮都向中心城区集中,最终的结果是市中心人口越来越多,交通、环境压力不堪重负。
北京市社科院曾做过一个分析,城六区以8.3%的面积,承载了62%的常住人口和70%的经济产出。
一个更紧迫的现实是,北京的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已经超过1900万,提前10年超过了到2020年1800万的人口规划,并且每年还以50万人口的速度在增加。
2010年11月,《人民日报》报道称,京沪等特大城市的“城市病”正集中暴发,离“宜居”越来越远。
规划修编调整城市布局
1983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取消了经济中心一说,提出北京要成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现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赵知敬任规划委规划处处长时说,那次规划提出要发展卫星城,重大建设项目能不放在北京的就不放,实在要放的就放在远郊区。
这一规划可看作是对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北京发展方向的修正。
1983年的规划出台后,北京市主管工业和经济的领导认为执行中管理得太严,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又提出发展经济,上马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开发区。
“规划的中关村、上地等高科技园区,实际上又将产业区往市区靠近了。”赵知敬说。
这次调整的成果实际是建设了一批睡城,诸如亦庄、天通苑、通州等。
赵知敬说,北京至今还是单中心发展的局面,是因为规划屡次被修改,“这是总体发展思路不明确造成的后果。”
2005年,北京再次修编,明确提出城市的布局要由单中心饼状结构调整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分别承担不同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服务效率、分散交通压力。算是对此前发展方式的再次修正。
发展重心向郊区倾斜
2006年,北京制定了“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北京未来城市的发展重心将主要落在郊区,这一年,北京市政府的固定投资向郊区倾斜,达到52%,首次超过城区。
傅崇兰说,北京这么做会促使郊区民生改善的步伐加快,享受与城区相当的诸如卫生、教育等公共资源,尽快消除城乡差别,使人们不再一味向城区集中,减轻市中心的压力。
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同时加快实施新城发展战略。
黄艳强调,新城建设要实现职住均衡,避免把新城建成卧城。为此,北京会将全市重大功能性项目和产业项目向新城引入,大力支持新城教科文卫等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
这一纲要思路与此次“十二五”规划草案论述不谋而合,草案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傅崇兰看来,北京的这一举动都是建设宜居城市必须的。
治理大城市病首次被写入五年规划
要治愈大城市的城市病,傅崇兰说,还应该通过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不是本行政区划范围的小城市的发展,缓解人口涌向大城市。
以北京为例,如果周边的河北廊坊、张家口等地都发达了,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非要涌到北京。
“通过大城市的辐射,周围也能形成一些反磁力吸引中心,从而将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分流。”这是傅崇兰的一个美好图景。
不仅是北京,全国大城市都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已上升到国家高度,“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就提出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草案还提出,要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这也是治理“城市病”首次被写入五年规划。
傅崇兰觉得这是个积极信号,“如果未来的城市发展真的按这个轨迹,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很有希望。”
【幸福观】
幸福是什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面的要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目前还有哪方面不如意?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城市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给资源平衡、环境承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未来五年的幸福愿景和规划?
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
——摘自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专家解读】
公共交通单独成节导向明显
解读人:王军(《城记》作者)
傅崇兰(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将公共交通单独成节,体现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在全世界都是公交优先,在中国,北京的公交优先算起步早,做得不错的,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北京公交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潮汐式的客流,也就是卧城的后遗症,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拥挤还是必然的。
北京要解决“城市病”,首先就是实现2005年的规划战略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北京要改变单中心的结构。但5年过去了,实施得很不理想,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导致就业集中在中心城。
这意味着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城市中心区的建设量向外围新城转移,避免外围新城继续承载因中心区改造被迫外迁的工作人口而沦为巨大规模的睡觉城。只有保护旧城,严格控制中心区的建设量,才能产生“挤出效应”,使外围新城的建设获得最为充分的支持,城市结构的调整才能顺理成章。
因此,行政中心外迁的工作必须要启动,这个过程要区分首都的行政功能与北京市的行政功能分工。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遵照城市发展规律,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本身不能一直向外摊大饼,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出大城市要适度控制规模,也就是针对北京上海这类城市提出来的。将来大城市一方面要与周边小城镇协调发展,带动和辐射周边,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在内部实现协调发展,也就是城乡差距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两个必然要求。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已经有意识采取“人口战略转移”的方法,提出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实施,探索与周边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以产业就业引导人口转移疏解。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