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议后世博 生活美好指数或取代GDP?
“生活美好”指数具体包括:
◆ 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人本城市指标:如市民文明素养、公共道德、社会保障、普及教育与终身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期望寿命等各项指数,以及教育、卫生的财政投入等;
◆ 以创新型建设为驱动的智慧城市指标:如产业结构、创意能力、文化与科技的财政投入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专利发明;
◆ 以国际化大都市为标准的开放城市指标:如双语化程度、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外籍人口比例、国际金融机构数量、国际旅游进出数量、国际会展数量等;
◆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城市指标:如单位GDP能耗、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森林、湿地面积、节能建筑、空气和水的质量、废弃物利用和填埋等。
世博会后,上海应当如何借鉴吸收世博会体现的先进经验,实现和扩展世博会的后续效应?
19日,上海市政协公布了主席会议建议案《建设国际美好都市——发挥世博后续效应 提升上海城市发展水平的若干建议》,提出单一的GDP指标应退出政府评估体系,代之以“生活美好”指数作为发展与改革的评价目标,对安全、环保、医疗、住房、教育、社会公平等进行综合衡量。
在市政协专家看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后,面临着城市转型巨大挑战的上海,要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就要把营造“国际美好都市”作为目标。上海世博会独创的最佳城市案例表明,现代城市正趋向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智能增长、以绿色环境为主的可持续增长和以深化交流合作为主的包容性增长,对安全、环保、医疗、住房、教育、社会公平等“幸福指数”的综合衡量应当取代单一的GDP指标,这体现更高的城市文明,也正是未来城市的魅力。
建议案提出,上海可以考虑参照本届世博会主题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构建相应的指标衡量体系,进行年度测评和比较,体现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和城市服务、人口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进步。
市政协同时建议,上海可以充分利用世博会留下的文化设施,形成浦江两岸的现代时尚文化圈。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把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美术馆、博物馆打造成城市名片,促使佳士得、苏富比两大著名国际拍卖行在上海举办预展和拍卖,鼓励上海艺博会扩大规模和影响,力争10年内使上海成为国际艺术品集散中心。倡议成立国际城市协会,创办“上海·国际城市发展论坛”,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吸引国际组织地区总部落户上海。上海还应争取将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办成与汉诺威工博会齐名的工业博览会,促使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专业会展、顶级国际汽车展长期落户上海,吸引高规格的重要国际会议常驻上海,举办更多国际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并在将来争取申办奥运会。
此外,建议案还建议上海推广办博期间城市综合管理的经验,建立上海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作为城市常态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从城市总体规划和现有格局出发编制“上海城市综合管理整体规划”,制定“上海城市综合管理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