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土地总体规划公示集美海沧升为中心城
《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网站上对外公示。在土地利用规划上,首次把集美、海沧区提到了和思明、湖里区并重的地位上,统称这四大区为厦门中心城区。
布局:“一主两辅”结构
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布局形成“一主两辅”空间结构:一主,指厦门本岛;两辅,海沧辅城、集美辅城。外围区为同安区、翔安区。
厦门将加快推进“两大基地、四个中心”(高新技术生产研发基地、对台交流合作基地和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建设,全面建设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
2020年规划中心城区规模达到16512公顷,人均用地100平方米。
人口:2020年达330万人
规划指出,2010年厦门全市已全面实现小康,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建成海湾型框架,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城市常住人口260万人,户籍人口达到18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9万元(常住人口口径),工业总产值为3200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500亿元。
到2020年,全市居民生活水平将达到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水平,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城市常住人口330万人,户籍人口达到23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达4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万元(常住人口口径)。
发展:岛内重点拓展东北部
本岛是厦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土地利用调整坚持 “两保持、两降低、两提升”原则:即坚持保持城市风貌和特色,适度降低开发强度和建设密度,不断提升环境品质和城市功能。
规划期内,重点拓展东北部的五缘湾、观音山和湖边水库等片区,重点改造厦港片区、百家村片区、营平片区、中华片区等旧城区和“城中村”。
海沧区和集美区在土地利用上,主要是加强现有组团的功能和空间的重组整合,加强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和综合交通组织。重点拓展海沧湾片区、杏林湾片区和厦门 (新)站片区。
绿化:建七条生态隔离带
规划方案中,本岛与岛外由海域分隔;组团之间由海湾、自然山体或防护绿廊分隔,总体形成城市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生态型结构模式。
厦门划出了八个组团,海沧组团与马銮组团、马銮组团与杏林组团、杏林组团与集美组团、集美组团与西柯组团、大同组团与西柯组团、西柯组团与马巷组团、马巷组团与新店组团之间,这些组团之间,将建立七条生态隔离带。
农村:5年完成335村庄改造
到2015年,对全市335个村庄和社区完成改造,整体搬迁村庄28个,可节约土地229公顷;城市化改造村庄112个,可节约土地2914公顷;就地整治村庄143个,可节约土地833公顷;“金包金”改造村庄7个、“金包银”改造村庄45个,需新增用地160公顷。通过村庄整治改造,可节约用地3816公顷。
农村整治按照“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对中心村和主要自然村进行分类规划,因地制宜地从上述四种方式中选择改造整治模式。
交通规划城市轻轨
修建4条线路,形成覆盖全市各个主要区域的轨道路网体系,线路总长165.8km,车站103座第二机场(航空城)
大小嶝之间填海南绕城段
林后立交-石塘立交-海沧大桥东渡立交-五通,长90.203公里东绕城段
五通-西滨-新店-马巷北绕城段
马巷仑头立交-云埔,长约26.5公里,双向6车道西绕城段
云埔-长泰-林后泉厦漳城市联盟路(即海翔大道)
全长48.741公里,一期双向4车道厦门南通道
长7公里厦门-金门联络线
厦门境18公里第二东、西通道
第二东通道,6.6km过海通道,翔安连接线4.5km,岛内3.5km
第二西通道 (湖里至海沧通道)7km过海通道,海沧连接线8.8km,岛内连接线3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