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通州全面推进新城建设 2015年运河核心区建成

admin 2010-08-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北京市把通州新城在全市发展战略中的定位由“卫星城”、“重点新城”,提升为“现代化国际新城”。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已经纳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成为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区区委书记王云峰表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建设,将着力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仅要有富于地域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标志性建筑集群,更要集中体现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科技城市、宜居城市等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王云峰指出,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任务极具挑战性、极其繁重,要以百倍努力,昼夜兼程
运河核心区东南鸟瞰效果图
运河核心区东南鸟瞰效果图

  北京市把通州新城在全市发展战略中的定位由“卫星城”、“重点新城”,提升为“现代化国际新城”。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已经纳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成为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州区区委书记王云峰表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建设,将着力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仅要有富于地域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标志性建筑集群,更要集中体现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科技城市、宜居城市等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王云峰指出,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任务极具挑战性、极其繁重,要以百倍努力,昼夜兼程,加快工作节奏,创造出“通州速度”。

  科学规划新城建设 努力打造精品城市

  《通州新城规划》编制批复后,通州区以规划为先导,完成了新城总体规划、11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全部乡镇的镇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新城规划体系建设,编制了《近期行动计划》、《通州新城特色空间与色彩规划》等一系列实施类规划,为指导新城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3月,通州区主动适应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新城规划,把新城中心区由16平方公里拓展至48平方公里,规划了运河核心区、协同发展区、生活配套区和发展备用区。运河核心区为运河两岸16平方公里,其中心地区由新华大街与北运河的节点地区北移至运河源头五河交汇处,这一区域集中了燃灯塔、三教庙等文物古迹,通燕高速、通顺路等多条城市外联主干道在此交汇。中心地区北移突出了新城外向型发展战略,更好地体现了滨水生态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建设将率先启动五河交汇处的开发建设,并以此为核心沿运河两岸梯次发展。王云峰表示:“运河核心区是北京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极具魅力的一颗明珠。她的开发建设不仅是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首要一环,还将辐射和带动整个新城的发展。”

  运河核心区建设注重开发强度的疏密结合,在南、北商务区规划建设高层建筑群,作为凸显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标志;同时,结合对运河文化的保护性开发,设置低密度区,在燃灯塔周边集中迁建一批历史文物,在源头岛布局现代化、多功能的博物馆,充分体现通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整体呈现出现代化超高组团与传统低密度建筑群落合理布局、错落分布的独特景观,展现出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经典与时尚交相辉映的城市魅力,塑造出白天因商务而繁荣、夜晚因休闲娱乐而繁华的“不夜水城”形象。

  通州区区长岳鹏介绍说,“正在建设的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景观环境突出亲水生态,扩大燃灯塔周边水乡区面积,形成了以通惠河为轴、南北呼应的格局;同时,通过道路下穿、滨河路外移和低密度布局等设计,使城市建筑获得最大的亲水空间。完成水系专项规划,加强北运河、通惠河等河流的水环境治理,改善水质,营造水清岸绿的优美景观”。

  在低碳环保方面,通州区首次编制了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应用于市政设施、城市建筑、城市管理等相关领域。在地面交通设计上,引入行人优先理念,加密路网,缩窄道路,最大程度满足行人、自行车和清洁燃料公交的需要,构筑绿色交通网络;在能源利用上,大量采用太阳能、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水源热泵等新型能源供应方式;在建筑物设计上,广泛使用绿色建材,采用屋顶绿化、节能设计等科技成果;在市政管理上,积极运用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回收利用、垃圾真空管道收集、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提升低碳科技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还将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突出综合利用。加强地面-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突出对地下空间的统一布局和开发利用,将机动车道、轨道线路、交通枢纽、停车场、配套服务设施等置于地下,最大限度实现地下空间互联互通,形成通畅的地下走廊;采用城市管廊技术,综合安排地下市政管网,将供电、供热等市政管线整合于地下廊道之中,便于统一实施维修管护,避免对地上设施造成影响。

  坚持利用优质资源 确保项目国际一流

  在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招商引资方面,岳鹏表示将坚持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确保项目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同时,转变思路、提高标准、突出特色,高水平开展新城招商推介工作。

  通州对接国际一流资源的招商理念,把招商触角延伸到世界范围,把招商标准提升至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外重大项目的高度,挖掘利用各类资源和信息,主动加强与国家部委、科研机构、国际中介、行业协会、知名公司的沟通联系,全面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今年4月6日,通州区政府与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共同举办了“北京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项目发布会暨全球企业邀约活动启动仪式”,重点推介了运河核心区14个项目地块。活动规模大、规格高、影响范围广,吸引了190余家海内外大企业、大机构和30余家国内外主流媒体。 5月6日,通州区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北京活动周”,对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进行了专题推介。同时,举办了“中国商业地产联盟通州行”、“2010·中国科学院专家走进通州”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从多领域、多角度对通州进行了全面推介,新城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目前,全方位的招商推介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吸引了大批知名企业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合作,形成了各类优质资源聚焦通州、汇聚通州的良好态势。通州区政府积极与投资开发企业进行需求对接,反复磨合开发建设方案,促进项目落地。目前,已储备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和高端商务类项目,一批知名地产投资商、央企、民企和中外合资企业表示出明确的投资合作意向,一级开发的重点地块均有多家企业进行对接,部分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项目策划,为下一步对接土地上市,确保10月份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才能破解难题。“我们对融资模式、合作模式、土地入市模式都进行了创新,以保证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建设不断开拓前进。”岳鹏说。

  首先是创新融资模式,为新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对接北京市土地一级开发计划,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大力开展银政合作,创新融资手段,筹措银团贷款,上半年共实现融资95亿元,为新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其次是创新合作模式,全面提升新城建设水平。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通州区政府与美国佩罗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佩罗集团的国际知名度和技术、资源优势,在规划论证、招商引资、项目融资、人员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政府主导下,由佩罗集团和国内外相关专家参与,初步编制完成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成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一大亮点。积极与北京建工集团合作,首次在回迁楼和安置房工程建设上采用“BT”模式(建设——移交模式),引入了工程建设管理的市场化机制,保证了工程的如期推进。

  第三是创新土地入市模式,提高新城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积极争取灵活的土地入市方式,更好地把握土地入市环节,采取“用地预出让”模式,发布运河核心区项目地块的出让预公告。首次将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纳入土地招标文件中,作为二级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条件,以确保新城建设严格落实规划,突出低碳、环保特色。

  通州区将抓紧完成重点地块的搬迁收尾和上市工作,确保10月份第一批项目启动建设中。将创造一切条件做好核心区后续地块的入市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土地上市。全力推进定向安置房建设,化工六厂、铜牛厂定向安置房等项目年内全部实现开工,确保明年年底前部分项目交付使用。着手研究新城中心区48平方公里的下一步开发建设方案,细化运河核心区16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时序。未来几年,在运河核心区将建成既突出现代城市建筑风格,又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的百年经典建筑群。

  未来展望

  2015年

  运河核心区基本建成


  到2015年,运河核心区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雏形显现,成为通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功能得到极大完善,城乡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立体化交通初具规模,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合作日益紧密,城市开放度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北京城市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率先建成北京的低碳示范区。

  2020年

  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初具规模


  到2020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初具规模,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高端人才、国际资本汇聚,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成为疏解中心城商务功能、提升消费功能、补充增强国际功能、聚焦文化功能的新中心,成为与首都功能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成为最具文明风采、宜居宜业、人民群众拥有高度幸福感的精品城市。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