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亿元遏制生态恶化 “敦煌生态保卫战”打响
位于甘肃西部的敦煌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拥有让世界震惊的敦煌文明。令人担忧的是,当地地下水位直线下降,我国第六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正在以每年1至4米的速度逼近敦煌,照此发展,半个世纪以后,游客将再也无法看到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重庆媒体西部行”采访团6月底在敦煌采访时获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在当地陆续启动,为了留住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文化魁宝,“敦煌生态保卫战”已经打响。
拯救月牙泉花了四千万
6月28日傍晚,我们踩着流沙上的一抹晚霞,走进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的月牙泉。“以前的月牙泉水域面积是现在3倍,泉水一度面临干涸的危险。”敦煌市博物馆副馆长李岩云说,泉水其实来源于敦煌绿洲附近的地下水,由于敦煌区域内严重缺水,当地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补排失衡和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月牙泉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一汪清泉也日渐“消瘦”。到2007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仅为7.8亩,平均水深1.1米左右。
为防止月牙泉成为第二个“楼兰”,拯救行动于2007年打响。总投资4100万元的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由供水工程、输水工程、水处理工程、渗水工程四大系统组成,每年把处理后的1000万立方米水渗入月牙泉周边地下,局部抬高月牙泉周边地下水,继而通过自然渗漏补给到月牙泉。如今,“急救”后的月牙泉已经“起死回生”,平均水深维持在1.15米左右。
19亿元遏制生态恶化
月牙泉的水位下降,只是整个敦煌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库姆塔格沙漠正在以每年1至4米的速度向东扩展,逐渐接近敦煌,构成了另一大威胁。
目前,敦煌正在推行禁止打井、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等政策防止生态恶化。今后几年,敦煌将在12个风沙口沿线完成以新疆杨、胡杨等树种混交的防风林带,并在防风林带外围栽植以柽柳、沙棘等树种为主的成片林3万亩,缓解风沙危害。此外,甘肃省从2007年启动了《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近期工作方案》,计划投资19.33亿元,建设20项工程,希望遏制敦煌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
保卫莫高窟 首试“数字化”
保护敦煌,不得不提到莫高窟。由于沙漠的逼近、周边环境的恶化,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的莫高窟也变得岌岌可危。
6月29日,记者在莫高窟看到,黄沙已经堆积在断崖顶部,部分崖体因为裸露风化变得脆弱。由于正处旅游旺季,景区游人如织。“源源不断的游客,其实也是洞窟的敌人之一。”莫高窟接待部工作人员称,大量游客的光顾,增加了窟内的二氧化碳、提高了温度和湿度,被认为加速了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氧化。
如今,总投资2.61亿元,被视为莫高窟保护史上工程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综合性保护工程已经启动。工程除主要针对游客参观服务的保护利用实施项目外,还有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风沙防护、安防工程。
作为核心工程,“虚拟莫高窟暨游客中心”位于莫高窟石窟群15公里外,包括游客接待大厅、数字陈列厅、数字影院、球幕影院等。明年年底完工后,大部分洞窟都将被数字化,游客可以跟随高清数字图像进行实景漫游,身临其境地在球幕影院里参观洞窟实景,细致入微地观看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同时,也能减少游客参观洞窟的数量和时间。
针对“游客中心建好后,莫高窟将关闭”的社会传言,莫高窟人士也特意辟谣,称这是谣传。
西行漫谈·甘肃
放大城市文化符号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敦煌也不例外。但敦煌有一点是比较“另类”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有机地“武装”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城市的文化符号无限放大,又恰如其分。
我们可以看到敦煌放大城市文化符号的精明:
先是空中的。莫高窟的“飞天”、大漠深处的“驼铃”、壁画艺术的“莲花”,都让人快速联想到敦煌这个河西走廊的小城。敦煌人当仁不让,把这种城市文化做到极致,吊在空中的路灯,其造型就在“飞天”、“驼铃”和“莲花”上做文章。
再就是房子上的。敦煌的城市文化符号无处不在,“把城市当成景观建,把单体建筑当成景点建”正是敦煌人放大城市文化符号的口号。行走在这座小城,丝路文化、壁画雕塑这些城市文化符号,随时在强调与敦煌这座小城的“一对一”对应关系。
还有就是地上的。丝绸之路上沉淀的历史、文化、风情,都被敦煌人作为城市文化符号,在这座小城的每一个角落里反复强调,他们巧妙地将这些符号以古钱币等具化的形态,保留在人行道的石板上。
城市文化符号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独特标识,敦煌人放大城市文化符号。彰显敦煌城市个性的同时,也使人看到这些文化符号,很显然,这种城市营销手段是独具匠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