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城际开启一体化时代 南昌九江成新都市圈
制图:胡波
再过一个多月,连接江西省两颗“明珠”的昌九城际铁路将建成通车。作为继京津城际铁路后的我国第二条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的通车,让南昌与九江近千万百姓,内心充满了想象与期待。
从1992年昌九工业走廊构想提出,到如今昌九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18年来,南昌和九江,这两个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两极”如何连为一体,一直是官方与民间聚焦的热点。
昌九城际铁路呼之欲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都为南昌与九江搭建了一个共同发展的巨大平台。而昌九沿线的共青城和德安相向发展融为一体的战略实施,也让南昌与九江开始连成一条线。诸多利好消息,为昌九一体化带来发展重大机遇。人们有理由畅想:昌九一体化时代,从此快马加鞭!
昌九城际铁路九江段轨道交通线路平面示意图
城际铁路
开启一体化新时代
从南昌坐大巴到九江147公里,需用时1小时50分钟,对两地居民而言,时间还是长了些,如果昌九城际铁路开通,只要40分钟就能到。
记者了解到,目前昌九城际铁路已进入扫尾阶段,全线主体工程均已完工,沿线的共青城、德安、庐山和永修火车站正在实施改建工程,工程预计很快就能够结束。昌九城际铁路现在正等待铁道部验收和安全评估,有望在6月底试运行。
昌九城际铁路是我省第一条城际铁路,也是继京津城际铁路后的全国第二条城际铁路,设计速度目标值每小时200公里,可实现南昌到九江40分钟到达。这条铁路的建成,不仅将大大缓解现有京九线南昌至九江段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这也被解读为“南昌进入高铁时代的关键性一步”,因为,未来昌九城际铁路与京九、浙赣、武九、铜九和在建或已规划建设的向莆、杭长客运专线等连接,将构建出一个高效便捷、能力强大的交通运输体系。
对于昌九城际铁路的期盼,南昌与九江两市百姓更是望眼欲穿。“高效快捷的交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城际铁路通车将大大加快昌九一体化的步伐。”南昌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柳华说。
九江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短期内,昌九城际铁路可能难以达到公交化的密集程度,但在将来,这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昌九高速公路当初建设时,谁又能想象到现在每天有这么大的通行量。”
已经通车一年多的京津城际铁路的“今天”,或许就是昌九城际铁路的“明天”。目前,京津城际铁路每天开行列车约60对,从早上6点多一直到晚上10点多,每隔几分钟就有一班车,还推出了类似公交一卡通的铁路快通卡,实行刷卡进站。九江市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南昌与九江两市越来越紧密的经济联系,昌九城际铁路的班次会越来越多,刚开始时,可能每天三四对,不久就可能增加到七八对。
昌九城际铁路南昌段轨道交通线路平面示意图
相向发展
“同城效应”潜力无限
确实,相对于以往,如今的昌九一体化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昌九工业走廊建设规划中,就有昌九一体化的内容。“当初仍有许多客观条件限制。”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说,昌九工业走廊属于双核型发展模式,也就是完全依赖于两端南昌和九江进行拉动,中间100多公里范围内没有一座中型以上的城市作为承接。
而如今,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共青城、德安发展的新目标:共青城与德安相向发展,融为一体,用3至5年时间,把共青城建设成为一个3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其核心目的还是为了做大做强南昌与九江。”麻智辉这样理解,如果共青城发展成为一座中型城市,毫无疑问,将大大加速昌九一线的城镇化速度,而且能够在昌九两座城市之间起到很好的经济承接作用,这为昌九一体化创造历史性的良机。
不仅仅是共青城与德安县在相向发展,就九江与南昌而言,目前也呈现出相向发展的趋势,昌九工业走廊目前仍是九江工业的“主阵地”,而与永修县接壤的新建县乐化镇已被南昌纳入拓展城市空间的五大外围组团之一,必然加快两市之间城市功能的融合。
昌九城际铁路通车后,缩短的不仅仅是时空距离,更为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心理距离,毕竟,40分钟,也就是坐公交车从南昌高新区到红谷滩新区的时间。
共青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昌向北辐射首先会指向与之相邻的共青城,带来相关配套和关联发展的需求,为教育、旅游、房地产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目前共青城已经开始分担南昌的部分文教功能,继南昌大学共青城学院之后,这几年不断有南昌的高校在共青城设立教学基地,南昌理工学院共青城校区目前有近万名学生,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也将整体搬迁至共青城。除了地缘优势之外,便捷的交通是这些高校落户共青城的主要因素。
随着昌九城际铁路的通车,共青城将在南昌九江之间“左右逢源”,进一步分担两市的居住等功能。共青城正在打造现代化生态休闲型城市。共青城目前的房价为每平方米2000多元,与南昌相比较要低很多,这对许多南昌人来说也是很有诱惑力的。昌九城际铁路通车后,从共青城至南昌只要20分钟,“住在共青城,在南昌上班”就能够成为现实。
“京津城际铁路给北京与天津所带来的‘同城效应’,未来也可能在南昌和九江两市得到体现,城际铁路开通后,昌九‘融城’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九江市政府一官员对此非常乐观。
规划互动
南昌九江成新都市圈
近年来,打造昌九一体化,老百姓、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市场的力量,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随着昌九城际铁路的建成,目前两市都已经把昌九一体化课题纳入“十二五”规划,这标志着昌九一体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009年,南昌、九江两市党政代表团互访,南昌市委主要领导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高铁化时代的到来,任何一座城市都必须通过联手借力来推动共同发展。九江市委主要领导更为明确地说,昌九工业走廊、昌九城际铁路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九江和南昌紧密连接在一起,使九江与南昌发展空间越来越近,发展距离越来越短,“学习南昌,有经验可学;对接南昌,有产业可对;服务南昌,有条件可用。”
目前,南昌和九江两市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两市都非常“默契”地都把昌九一体化研究提上了重要的地位。
而在“十二五”规划课题中,也首次出现了区域合作规划。“与九江的合作将是规划的主要内容。”南昌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柳华说,南昌未来的发展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如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和互动,而九江与南昌之间,一体化的条件已经非常成熟了。
“已经到了启动这方面工作的时候了。”九江市发改委副调研员丁杰说,九江市“十二五”规划的四大对外公开招标课题中,就包括“昌九一体化战略研究”,其研究的方向是: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要求,提出“十二五”时期南昌和九江在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产业分工等方面加强合作,努力构筑江西重要增长极。
丁杰乐观地认为,规划的对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尽管目前两市尚未就昌九一体化展开正式商讨,但两市的态度都非常明确和积极,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十二五’期间,肯定会正式出现在两市的战略规划中”。
畅想未来
探讨“一体化”新样本
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融城”。如何打造一个一体化的新样本?
昌九一体化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体化如何进行?从哪方面着手?无论是两市的政府官员,还是学者,都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省政协常委、九江民生集团董事长王翔说,南昌与九江两市,首先应该本着方便百姓、降低企业商务成本、人才流动、促进两市经济联系等方面,率先在部分有条件先期试验的领域推行一体化,而且,周边省份的城市群一体化运作模式,已经为昌九一体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在有些方面进行“复制”难度并不大。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从2009年开始,长株潭城市群在全国率先实现通信一体化,三市通信同费同网,统一固定电话号码区号。王翔说,今年南昌与九江固定电话号码将同时由7位升为8位,而且工信部对于区域内通讯一体化也持肯定态度。因此,王翔认为,昌九城市一体化首先应该实行“通信同费”,首先取消南昌与九江之间移动、联通漫游费,实现两城之间通讯非长途化。
此外,在金融方面,南昌、九江两市居民储蓄存款可以逐步实现通存通兑,银行卡实现跨地区、跨行联网通用,此外,大力推进两地“户籍”改革,打造两城的人才、劳动力市场网络平台,为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人才紧缺的困难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王翔的建议,九江和南昌两市政府官员认为,这将是未来昌九一体化最可能率先实现的领域。眼下,昌九一体化议题尽管已经被两市政府所关注,但是,最为迫切的是需要尽快出台统一的规划、建立常态化的政府高层协调机制和机构,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两市就无法进行有效对接,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协调机构,规划又可能无法落实到实处,一切都是空谈。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一体化是最为艰难的一步,即使是在发展已久的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缺乏协调等难题,何况是刚刚登上政府“台面”的昌九一体化?实现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产业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面对记者的采访,无论是两市的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都为南昌和九江描绘出了一份产业蓝图:作为省会城市的南昌,应该发挥其金融、研发和第三产业的优势,集中发展航空、光伏太阳能、LED、电子信息、医药、软件等优势产业;作为港口城市的九江,应该进一步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开发,发展重化工业、船舶制造、钢铁、新能源等产业。
蓝图虽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并非易事。“尽管目前已过了当初投资饥渴的阶段,但无论是南昌还是九江,做大经济总量仍然是当务之急,所以,如果没有合理的机制,很难摆脱招商引资上的竞争。”九江市一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以光伏产业为例,该产业是南昌的优势产业,也是九江的重点招商引资产业,势必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这除了市场机制调节外,还需要政府间建立协调机制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