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最受关注
admin
2010-05-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8日,参加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的代表走访了成灌快铁、都江堰城区、八一聚源高级中学、虹口乡。不少代表表示,看成都的灾后重建点位,关注的不仅是重建本身,还有成都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从中寻找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8日,参加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的代表走访了成灌快铁、都江堰城区、八一聚源高级中学、虹口乡。不少代表表示,看成都的灾后重建点位,关注的不仅是重建本身,还有成都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从中寻找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城镇重建
科学规划
促成一座城市的新生
汽车驶进都江堰城区,一路经过新建的体育中心、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居民小区……每一座建筑都在诉说着一座城市新生的故事。成都的灾后重建强调规划先行,在都江堰,代表们看到了城乡城镇空间体系的迅速重建,感受到了科学规划的作用。
安居房不亚于中高档商品房
上海援建的沪都家园小区,一栋栋小高层静静地矗立,等待都江堰市民入住。一位来自遂宁的代表感慨:“没想到短短两年,都江堰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都江堰城镇重建规划以民意为先,原址重建住房、置换土地建房、租住住房、购买安居住房等多种方式可供市民选择,沪都家园就是置换土地建房建起的高质量城市小区。项目占地121.1亩,总投资3.9亿元,全部为剪力墙结构,8度抗震,可安置1627户。
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指挥部总指挥薛潮说,安居房的建设不仅考虑到了结构、户型、小区环境、商业配套,还从规划角度,把安居小区串珠成线,提升整个地块附加值,将带动周边的集聚开发。代表们认为,这些安居房小区,不亚于中高档商品住宅小区。
开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先河
成都的灾后重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代表们每到一个点位,最显眼的总是规划图。
在成都的地震灾区,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都把规划放在第一位,开创了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的先河。都江堰确定了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城乡城镇空间体系,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为核心,以岷江和都江堰水系为脉络,整体规划为“一体两翼、北山南田、四级布局、网络生长”。
马边县县委书记左文良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成都高起点的重建规划。“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成都灾后重建的很多经验,其实完全可以借鉴。”
公共基础设施重建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
车队来到八一聚源高中,一进门,一组石头景观特别醒目,一块椭圆形石头上有四个红色大字———“大爱如山”。
往校园里走,一边是标准的塑胶跑道,另一边是现代风格的教学楼,前面还有许多教学功能用房。往左转,从教学楼的中庭穿过,漂亮的学生宿舍楼便出现在眼前。和八一聚源高中一样,成都市所有的学校重建项目全部于去年9月1日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灾后重建中,成都把以教育、卫生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重建作为重点,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城市的幸福感。
北川县县委书记陈兴春评价说,成都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统筹考虑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这种思路值得学习。
农房重建
土地资源变资本
可借鉴的统筹城乡样本
都江堰市虹口乡,色彩艳丽的农房点缀在郁郁青山之中,山里的农民开始享受水电气、光纤齐备的新居,宽敞平坦的道路,齐备的公共服务。成都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解决了重建资金的难题。
成都的改革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明晰了,为土地资源变资本创造了有利条件。虹口乡在灾后重建中,利用农村产权制度的成果、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灾后重建。
虹口乡有7个村利用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安置了4000余名受灾群众,还节约出了170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其中1400亩挂钩当地用于旅游项目建设。
泸州纳溪区委书记陈冠松认为,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的政策和实践对其他地方有指导作用。万源市市委书记陈中华表示,成都在推进灾后重建中,综合利用各种政策,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利用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成都的思路和办法值得推广
通往虹口的公路沿途,既能看到修葺一新的乡村酒店,又能看到刚刚恢复运营的虹口漂流。虹口乡在规划阶段就把住房重建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最终将形成地震遗址保护区、大众休闲体验区、高端康体健身区、户外运动精品区四大旅游区域。
康定县县委书记相洛说,最让他感到兴奋的是,成都抓住灾后重建的机会,在灾区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偏远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认为,成都在恢复重建中,抓住了产业这个重点。“成都利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吸引了外来投资者。依托原有产业优势,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来推动灾后重建,值得推广。”
城镇重建
科学规划
促成一座城市的新生
汽车驶进都江堰城区,一路经过新建的体育中心、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居民小区……每一座建筑都在诉说着一座城市新生的故事。成都的灾后重建强调规划先行,在都江堰,代表们看到了城乡城镇空间体系的迅速重建,感受到了科学规划的作用。
安居房不亚于中高档商品房
上海援建的沪都家园小区,一栋栋小高层静静地矗立,等待都江堰市民入住。一位来自遂宁的代表感慨:“没想到短短两年,都江堰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都江堰城镇重建规划以民意为先,原址重建住房、置换土地建房、租住住房、购买安居住房等多种方式可供市民选择,沪都家园就是置换土地建房建起的高质量城市小区。项目占地121.1亩,总投资3.9亿元,全部为剪力墙结构,8度抗震,可安置1627户。
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指挥部总指挥薛潮说,安居房的建设不仅考虑到了结构、户型、小区环境、商业配套,还从规划角度,把安居小区串珠成线,提升整个地块附加值,将带动周边的集聚开发。代表们认为,这些安居房小区,不亚于中高档商品住宅小区。
开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先河
成都的灾后重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代表们每到一个点位,最显眼的总是规划图。
在成都的地震灾区,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都把规划放在第一位,开创了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的先河。都江堰确定了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城乡城镇空间体系,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为核心,以岷江和都江堰水系为脉络,整体规划为“一体两翼、北山南田、四级布局、网络生长”。
马边县县委书记左文良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成都高起点的重建规划。“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成都灾后重建的很多经验,其实完全可以借鉴。”
公共基础设施重建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
车队来到八一聚源高中,一进门,一组石头景观特别醒目,一块椭圆形石头上有四个红色大字———“大爱如山”。
往校园里走,一边是标准的塑胶跑道,另一边是现代风格的教学楼,前面还有许多教学功能用房。往左转,从教学楼的中庭穿过,漂亮的学生宿舍楼便出现在眼前。和八一聚源高中一样,成都市所有的学校重建项目全部于去年9月1日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灾后重建中,成都把以教育、卫生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重建作为重点,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城市的幸福感。
北川县县委书记陈兴春评价说,成都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统筹考虑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这种思路值得学习。
农房重建
土地资源变资本
可借鉴的统筹城乡样本
都江堰市虹口乡,色彩艳丽的农房点缀在郁郁青山之中,山里的农民开始享受水电气、光纤齐备的新居,宽敞平坦的道路,齐备的公共服务。成都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解决了重建资金的难题。
成都的改革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明晰了,为土地资源变资本创造了有利条件。虹口乡在灾后重建中,利用农村产权制度的成果、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灾后重建。
虹口乡有7个村利用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安置了4000余名受灾群众,还节约出了170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其中1400亩挂钩当地用于旅游项目建设。
泸州纳溪区委书记陈冠松认为,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的政策和实践对其他地方有指导作用。万源市市委书记陈中华表示,成都在推进灾后重建中,综合利用各种政策,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利用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成都的思路和办法值得推广
通往虹口的公路沿途,既能看到修葺一新的乡村酒店,又能看到刚刚恢复运营的虹口漂流。虹口乡在规划阶段就把住房重建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最终将形成地震遗址保护区、大众休闲体验区、高端康体健身区、户外运动精品区四大旅游区域。
康定县县委书记相洛说,最让他感到兴奋的是,成都抓住灾后重建的机会,在灾区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偏远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认为,成都在恢复重建中,抓住了产业这个重点。“成都利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吸引了外来投资者。依托原有产业优势,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来推动灾后重建,值得推广。”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