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自然保护区
admin
2010-04-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重庆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重庆市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8年5月。保护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区域,地理位置东经108°28′15″至108°33′05″,北纬34°54′40″至34°42′16″,地处重庆开县新城以下至开县与云阳县的交界处,西起乌杨桥水位调节坝以下,东至开县澎溪河与云阳县澎溪河的交界处。总面积36.86平方公里。根据保护区湿地生态资源、动植物分布状况和生态环境特征,将保护区划分为3个功能区,其中核心区面积983 公顷,缓冲区面积937 公顷,实验区面积1569 公顷。
重庆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重庆市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8年5月。保护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区域,地理位置东经108°28′15″至108°33′05″,北纬34°54′40″至34°42′16″,地处重庆开县新城以下至开县与云阳县的交界处,西起乌杨桥水位调节坝以下,东至开县澎溪河与云阳县澎溪河的交界处。总面积36.86平方公里。根据保护区湿地生态资源、动植物分布状况和生态环境特征,将保护区划分为3个功能区,其中核心区面积983 公顷,缓冲区面积937 公顷,实验区面积1569 公顷。
重庆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典型的水库消落带湿地,夏季低水位运行(145 m),冬季高水位运行(175 m),在145-175m高程区域,形成夏季出露、冬季淹没、涨落幅度高达30m的水库消落带。受三峡水库水位的季节性变动影响,在“自然-人工”二元干扰作用下,水库消落带由陆地转变为水陆交替的湿地,形成典型的水库消落带人工湿地。消落带湿地是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结构单元,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国际上高度关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消落带湿地生态环境最引人瞩目。尤其是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生物资源丰富。根据湿地分类系统,保护区湿地分为两大类型、十个亚型,即自然湿地(湖泊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包括终年河道自然湿地、间隙河自然湿地、河滩自然湿地、水库消落带人工湿地、人工蓄水池、水生植物种植田、水生动物养殖塘等亚型。
保护区湿地生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980种,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植物有水杉、银杏、莲等。在保护区的高等植物中,湿地和水生植物达100余种,这些丰富的湿地植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湿地植被类型。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06种,其中哺乳动物38种,鸟类174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13种;鱼类62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28种,如水獭、鸳鸯、大鲵等。保护区内属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共有168种。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湖面增大,湖汊和库湾增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这里已经成为鸟类越冬的乐园。冬季来临时,大量的水禽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越冬,调查表明,蓄水后飞到保护区越冬的水禽多达30余种,数量达到数万只,其中,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就有十余种,如鸳鸯、赤颈鸊鷉等。
澎溪河消落带湿地自然保护区不仅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和众多的湿地动植物种类而倍受关注,更有其幽深莫测、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其自然综合体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多种珍稀湿地动植物的生存,对维护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生态缓冲、保护水厍生态安全的功能。作为湿地原生演替重要研究基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要场所,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科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就注重开展科学研究,与重庆大学联合建立了澎溪河湿地生态实验站,开展了相关合作研究。目前,已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注重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多次邀请国内外湿地生态的专家、学者来保护区进行考察、交流。先后邀请了国家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美国Ohio州立大学、加拿大Dalhouse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湿地管理中心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保护区进行考察和调研。2008年6月邀请了SCOPE(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生态工程和生态系统恢复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湿地学会主席、美国生态工程协会主席、Ohio州立大学的William J. Mitsch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陆健健博士、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袁兴中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对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专家们高度赞扬了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就。考察结束后,由中美学者联合撰写的文章“Optimiz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优化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于2008年10月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Science》),表明了国际上对该保护区的高度关注。
保护区与重庆大学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正在下述方向开展长期研究:
(1) 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消落带湿地系统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揭示消落带湿地系统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之间的耦合机理,阐明消落带湿地的形成和发育规律;
(2) 了解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研究水位涨落引起的生态水文条件诸因子变化中,消落带湿地系统演变的关键控制过程和关键驱动因子;研究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结构对生态水文周期性变化的响应方式;
(3) 辨析消落带湿地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和模式,包括消落带湿地系统发育和演变的水系统动力机制和水生态驱动机制;
(4) 研究基于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的消落带湿地系统整体调控途径。同时注重加强应用研究,包括消落带湿地生态工程应用研究(如消落带林泽工程、消落带湿地基塘工程、消落带湿地植物浮床工程等)、湿地生态旅游、湿地农业工程等。
在保护区管理局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下,重庆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在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湿地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重庆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典型的水库消落带湿地,夏季低水位运行(145 m),冬季高水位运行(175 m),在145-175m高程区域,形成夏季出露、冬季淹没、涨落幅度高达30m的水库消落带。受三峡水库水位的季节性变动影响,在“自然-人工”二元干扰作用下,水库消落带由陆地转变为水陆交替的湿地,形成典型的水库消落带人工湿地。消落带湿地是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结构单元,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国际上高度关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消落带湿地生态环境最引人瞩目。尤其是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生物资源丰富。根据湿地分类系统,保护区湿地分为两大类型、十个亚型,即自然湿地(湖泊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包括终年河道自然湿地、间隙河自然湿地、河滩自然湿地、水库消落带人工湿地、人工蓄水池、水生植物种植田、水生动物养殖塘等亚型。
保护区湿地生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980种,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植物有水杉、银杏、莲等。在保护区的高等植物中,湿地和水生植物达100余种,这些丰富的湿地植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湿地植被类型。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06种,其中哺乳动物38种,鸟类174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13种;鱼类62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28种,如水獭、鸳鸯、大鲵等。保护区内属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共有168种。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湖面增大,湖汊和库湾增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这里已经成为鸟类越冬的乐园。冬季来临时,大量的水禽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越冬,调查表明,蓄水后飞到保护区越冬的水禽多达30余种,数量达到数万只,其中,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就有十余种,如鸳鸯、赤颈鸊鷉等。
澎溪河消落带湿地自然保护区不仅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和众多的湿地动植物种类而倍受关注,更有其幽深莫测、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其自然综合体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多种珍稀湿地动植物的生存,对维护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生态缓冲、保护水厍生态安全的功能。作为湿地原生演替重要研究基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要场所,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科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就注重开展科学研究,与重庆大学联合建立了澎溪河湿地生态实验站,开展了相关合作研究。目前,已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注重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多次邀请国内外湿地生态的专家、学者来保护区进行考察、交流。先后邀请了国家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美国Ohio州立大学、加拿大Dalhouse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湿地管理中心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保护区进行考察和调研。2008年6月邀请了SCOPE(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生态工程和生态系统恢复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湿地学会主席、美国生态工程协会主席、Ohio州立大学的William J. Mitsch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陆健健博士、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袁兴中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对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专家们高度赞扬了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就。考察结束后,由中美学者联合撰写的文章“Optimiz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优化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于2008年10月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Science》),表明了国际上对该保护区的高度关注。
保护区与重庆大学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正在下述方向开展长期研究:
(1) 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消落带湿地系统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揭示消落带湿地系统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之间的耦合机理,阐明消落带湿地的形成和发育规律;
(2) 了解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研究水位涨落引起的生态水文条件诸因子变化中,消落带湿地系统演变的关键控制过程和关键驱动因子;研究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结构对生态水文周期性变化的响应方式;
(3) 辨析消落带湿地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和模式,包括消落带湿地系统发育和演变的水系统动力机制和水生态驱动机制;
(4) 研究基于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的消落带湿地系统整体调控途径。同时注重加强应用研究,包括消落带湿地生态工程应用研究(如消落带林泽工程、消落带湿地基塘工程、消落带湿地植物浮床工程等)、湿地生态旅游、湿地农业工程等。
在保护区管理局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下,重庆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在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湿地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