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个远城区副中心规划全球征设计方案
admin
2010-01-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吴家山新城面向国际征集设计方案 首个远城区副中心规划诞生
吴家山新城面向国际征集设计方案 首个远城区副中心规划诞生
24日,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城核心区概念规划,通过国内专家组评选,成为我市第一个远城区城市副中心规划。
据了解,该规划面向国际征集方案,4家境外设计事务所参与竞标,英国设计机构最后中标。
吴家山新城位于武汉市主城区西部,面积约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占全区52%。
其核心区地处新城中部,北起径河、南邻金山大道,西至吴新干线,东接五环路,面积约8.2平方公里,处在待开发状态。
入选方案引北边径河水穿城而过,形成南北向滨水区,构成城市景观中轴线。保留地块西侧贯穿南北的水渠,形成最大的绿色廊道。加上南部的湖面和中央水塘、洼地,编织成核心区的“生态网”。
沿着北部径河,布局滨水商务花园区,低密度和临水的特色建筑,是为科技产业园总部经济营造的基地。以南部马投潭遗址为文化元素,建设公共开放活动公园区。东西湖区行政中心将北迁到核心区中,位于五环路与金山大道交会处。
行政中心以北,是行政办公商务区。将聚集区内所有超高层,有高档写字楼、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五星级酒店等,形成东西湖区最大的商务平台和核心区的地标。
紧邻中部水面,是文化休闲商业区。分布画廊、艺术工作室、电影院、话剧舞台表演、室内外多媒体展示表演、文化公司、时尚店铺、娱乐休闲中心。
8.2平方公里核心区内,拥有人口10万-15万人,占新城规划人口的一半。设计建筑总量900万-1000万平方米。规划目标是培育现代服务业,建成武汉西部具有区域辐射力的城市副中心。
东西湖区负责人昨日透露,目前,欲进入这个空间的投资,已超过1000亿元。
在武汉新修编的新版总体规划中,一共有9大城市副中心,其中主城区3个,主城以外布局6个,吴家山新城是西部组群团的城市副中心。
国际竞标带来新理念
由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4家设计机构参与竞标的吴家山新城概念规划,为武汉远城区第一个城市副中心规划带来许多低碳、节约用地、降低交通压力的新理念。
根据相关要求,最终胜出方案,将吸纳这些优点。
三条风道为城市降温
2号方案给出的是一个按武汉夏季主导风方向留出三条风廊的规划,布局令人耳目一新。风廊同时也是城市绿带,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和游园沿着风廊布局,均匀地渗透到城市和街区中,使生活其中的人们步行5分钟可达公园绿地。
获胜的1号方案提出,主干道绿地宽度大于30米,次干道绿地宽度大于12米,为城市降温和保证物种多样性。
“会呼吸”的城市中心
1号方案将建筑分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三个层次。越接近办公区,建筑越高;越接近自然环境,建筑越低。
依据南有吴家山、北临径河的地形,建筑布局为南高北低。北侧企业总部居住区,低密度,有利于风的流动,也为中间景观带留出视觉空间。
中部水景线,建筑临水低,往外越来越高。
南侧核心商务区是区内地标,密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增强向心力。
高低起伏的开阔空间,令新城市中心“会呼吸”,少了传统城市的嘈杂和压抑。
低碳交通
2号方案在公交站点和轻轨设置免费自行车站,让快慢交通“零换乘”。区内主次干道,供车辆快速通过。支路划成200米×100米的密集路网,方便居民出行。
1号方案提出建设低碳交通,实现公交出行比例70%的目标,武汉市现为23.8%。
建设人车分行的立体路网,建设可分合的地下交通环路和宜人的慢行环境。
通过停车需求管理,控制机动车出行总量,将高峰时间小汽车出行比例控制在15%。
24日,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城核心区概念规划,通过国内专家组评选,成为我市第一个远城区城市副中心规划。
据了解,该规划面向国际征集方案,4家境外设计事务所参与竞标,英国设计机构最后中标。
吴家山新城位于武汉市主城区西部,面积约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占全区52%。
其核心区地处新城中部,北起径河、南邻金山大道,西至吴新干线,东接五环路,面积约8.2平方公里,处在待开发状态。
入选方案引北边径河水穿城而过,形成南北向滨水区,构成城市景观中轴线。保留地块西侧贯穿南北的水渠,形成最大的绿色廊道。加上南部的湖面和中央水塘、洼地,编织成核心区的“生态网”。
沿着北部径河,布局滨水商务花园区,低密度和临水的特色建筑,是为科技产业园总部经济营造的基地。以南部马投潭遗址为文化元素,建设公共开放活动公园区。东西湖区行政中心将北迁到核心区中,位于五环路与金山大道交会处。
行政中心以北,是行政办公商务区。将聚集区内所有超高层,有高档写字楼、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五星级酒店等,形成东西湖区最大的商务平台和核心区的地标。
紧邻中部水面,是文化休闲商业区。分布画廊、艺术工作室、电影院、话剧舞台表演、室内外多媒体展示表演、文化公司、时尚店铺、娱乐休闲中心。
8.2平方公里核心区内,拥有人口10万-15万人,占新城规划人口的一半。设计建筑总量900万-1000万平方米。规划目标是培育现代服务业,建成武汉西部具有区域辐射力的城市副中心。
东西湖区负责人昨日透露,目前,欲进入这个空间的投资,已超过1000亿元。
在武汉新修编的新版总体规划中,一共有9大城市副中心,其中主城区3个,主城以外布局6个,吴家山新城是西部组群团的城市副中心。
国际竞标带来新理念
由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4家设计机构参与竞标的吴家山新城概念规划,为武汉远城区第一个城市副中心规划带来许多低碳、节约用地、降低交通压力的新理念。
根据相关要求,最终胜出方案,将吸纳这些优点。
三条风道为城市降温
2号方案给出的是一个按武汉夏季主导风方向留出三条风廊的规划,布局令人耳目一新。风廊同时也是城市绿带,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和游园沿着风廊布局,均匀地渗透到城市和街区中,使生活其中的人们步行5分钟可达公园绿地。
获胜的1号方案提出,主干道绿地宽度大于30米,次干道绿地宽度大于12米,为城市降温和保证物种多样性。
“会呼吸”的城市中心
1号方案将建筑分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三个层次。越接近办公区,建筑越高;越接近自然环境,建筑越低。
依据南有吴家山、北临径河的地形,建筑布局为南高北低。北侧企业总部居住区,低密度,有利于风的流动,也为中间景观带留出视觉空间。
中部水景线,建筑临水低,往外越来越高。
南侧核心商务区是区内地标,密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增强向心力。
高低起伏的开阔空间,令新城市中心“会呼吸”,少了传统城市的嘈杂和压抑。
低碳交通
2号方案在公交站点和轻轨设置免费自行车站,让快慢交通“零换乘”。区内主次干道,供车辆快速通过。支路划成200米×100米的密集路网,方便居民出行。
1号方案提出建设低碳交通,实现公交出行比例70%的目标,武汉市现为23.8%。
建设人车分行的立体路网,建设可分合的地下交通环路和宜人的慢行环境。
通过停车需求管理,控制机动车出行总量,将高峰时间小汽车出行比例控制在15%。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