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大坝身边的水陆绿色纽带

admin 2009-08-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作为一条伴行三峡大坝,傍山沿江地理环境特殊的高速公路,不仅仅承载着减轻长江三峡大坝船闸运输的压力,也与生俱来的肩负着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
  作为一条伴行三峡大坝,傍山沿江地理环境特殊的高速公路,不仅仅承载着减轻长江三峡大坝船闸运输的压力,也与生俱来的肩负着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这注定使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成为一条 “生态绿色”公路。 
  2009年8月6日上午,秭归茅坪镇九里村的一座山坡上,用塑料薄膜盖着的一处黄土上,绿色的小草正从薄膜中一点点萌发出来。
  翻越青山绿水 
  这里是三峡翻坝高速公路S2标段。这个标段承担着5.88公里施工任务,全线最高的一根56米桥墩就在这个标段的茅坪河大桥。 
  从标段的高点往山下望去,巍峨雄伟的三峡大坝仿佛触手可及。大坝正在泄洪,白色的水雾弥漫在整个坝体前方,衬托着大坝,仿佛它就在云雾之中。 
  这片工地的承建方是中国铁建十一局一公司,几根巨大的桥梁浇筑体刚刚被运送到工地上,穿着工作服的建筑工人在高大的机架上忙碌着。 
  年轻的项目经理张杰戴着一顶红色的安全帽在工地上来回查看,汗顺着帽子的绑带不断地从额头上流下来。 
  他用手指着工地两侧的几处护坡,“你看那边还有那边,已经可以看见绿色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着草生长的情况,一旦草种发芽了,我们就会将薄膜撕开,让草接受充沛的阳光。” 
  张杰表示,草种已经播撒到了整个标段的护坡,这里不会像普通的高速公路边,没有那种网状的水泥护墙。等公路完工的同时,整个护坡将成为一片完美的草坡。 
  在这里的工程开工之前,对于环境生态保护和工程建成后景观的模拟图,经过专家论证后,传到了张杰的手中。 
  “我们的目标是,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此外采取工程进度和景观恢复同步进行的方案。”张杰向记者介绍着他们工程的环保项目,同步就意味着,在工程完工之时,即是景观完成之日。
生态与效益的和谐 
  整条公路从秭归县334省道的曲溪桥开始,经过秭归县九里开发区,夷陵区三斗坪镇,点军区土城乡、桥边镇、联棚乡、艾家镇,宜都市红花套镇,止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桥南。 
  这条线路正好处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属湖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同时伴随有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 
  而从上至下沿长江南岸布局,紧靠“两坝一峡”,沿线植被繁茂,人文自然景观众多,部分路线穿越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区域。 
  事实上,早在数年前,在国家对这条公路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时,就引起了关于环境保护的争论。 
  直至2006年12月25日,三峡翻坝高级专用公路项目获得湖北省发改委的批复后,类似的争论依然存在。 
  正是因此,整个公路的技术方案在前期确定过程中,建设者优先考虑了环保要求。
  与山水融为一体 
  但作为一条地理位置特殊的公路,翻坝高速公路在另一侧面又体现了它的生态保护难度——它整个道路全线要架设25座桥梁,穿越13座隧道,其中特长隧道达到5座之多。桥梁和隧道的长度,占整个高速公路路线总长的一大半。 
  这注定这条公路在建设中不但环保要求高,而且保护性投入大。 
  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拿出专项资金,委托湖北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宜昌市水土保持监测站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同时,聘请了高水平的专业设计单位,对工程沿线隧道洞门、防护工程、房建工程、附属区等进行了整体优化和景观设计,强调将景观设计融入到功能设计中。 
  在高温如火的工地上,一位负责隧道爆破的施工负责人用手比画着打隧道口时的方式,向记者解释什么叫“零破坏”。 
  “以前建隧道的时候,都要在隧道口竖直削出一个平面来,再在上面覆盖上混凝土,甚至还贴上瓷砖。这样不仅增加了土石方开挖量,还把隧道口山体的自然形态破坏掉了,就像一块伤疤,很不美观。我们的做法是采取斜切式,直接凿进时尽可能地保持山体的自然形态。这样的话隧洞就和山体融为一体了。” 
  在三峡翻坝高速公路S2标段,因为该工程地理环境的主要构成是花岗岩,导致工地上以沙石居多,缺少泥土,影响植入草坪的生长。 
  为此,该标段专门购来近4000方泥土与当地的沙土混合起来,并均匀的覆盖在公路两侧的护坡上,随后播撒上草种。
不仅仅是一条公路 
  事实上,在高速公路建设开工伊始,这条公路的定位就不仅仅只是一条缓解翻坝运输压力的道路,更是身兼景观、环保、生态、观光为一体的道路。 
  在湖北省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大纲上,将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天然植被和人文景观,建设绿色走廊放在了翻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目标的首要位置上。 
  总监办、施工企业均要建立环保领导小组,严格按国家环境保护要求,搞好植被及水土保持、水质和水利设施保护、施工噪声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文物保护等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施工段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同时,由指挥部对总监办、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尽量不占用、少占用耕地,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这意味着,三峡翻坝高速公路的建设,并不仅仅是一条公路工程,更是一条环保工程。 
  而在施工过程中,公路工程的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被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这两个工程将同时进行,“等公路建成的时候,环保工程也要同时完成。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关链接
  繁忙的三峡船闸 
  三峡船闸工程于2003年6月18日正式向社会船舶开放,现已安全通航6周年。三峡船闸自投运以来,6年间累计运行近5万闸次,通过船舶36万艘次,通过旅客838万人次,货物2.46亿吨。 
  尽管如此,但船闸的运行速度还是与日益庞大的物流运输存在距离。“船闸瓶颈”的矛盾仍很突出。在2003年下半年197天试航中,有积压船舶的天数高达119天,其中,船舶等候时间最长的为5天5夜。 
  另外船闸运行还受到上游来水和当地的天气影响,如特大洪水、大风、浓雾等都会导致船闸停航。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