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广州形象:“广州应定位海洋城市”
迎接亚运及创文,广州邀知名专家学者把脉“城市形象定位与提升”
在与会专家看来,广州必须跟海洋更紧密地拥抱,才能有更广阔的未来。制图/陈瑜
广州将以怎样的面容和气质来迎接即将来到的亚运?6日,境内外逾30专家就“广州城市形象定位与提升”议题,给亚运在即的广州支招。他们均是文化造诣很深和对城市形象建设很有话语权的专家学者。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在致辞中说,《纲要》对广州城市作了新的明确定位,赋予广州改革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也为广州树立新形象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且明年11月亚运会的召开,更是广州一次全方位的展示和接受检阅。广州力争要在2011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在城市形象提升上也亟待完善。
田丰(广东省社科联主席): 广州海洋战略不清晰
在广东省社科联主席田丰看来,广州的定位应该是海洋城市。未来广州应该抓好海洋战略,扩大城市圈,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必须跟港澳更紧密地连在一起,同时要在南海战略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我国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的一个象征,逾千年没有间断过。可以说广州是靠海发展起来,并通过海洋走向世界。在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广州更应主动自觉地来以海洋城市来缔造我们的城市形象。
但多年来,广州的定位比较模糊,跟上海、大连相比,广州的海洋战略还不清晰,还不够自觉。而综观世界上的大城市,能作为核心城市的多是海洋城市。比如纽约、东京、伦敦、香港等。
广州可以通过大力打造南沙新城,发展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大力倡导开放精神,引进国际人才,还要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打造海洋文明,来提升广州的竞争力。
定位海洋城市,广州的有利条件有三点,以造船等为代表的海洋经济产业已经形成,是国内最重要的造船基地;对外贸易已是广州的支柱产业;还有国际旅游。但广州亦有需要完善的方面,要大力南拓,向南沙扩展,更好地与港澳连接起来。而南沙则是连接港澳的中心。
在产业体系方面,还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比如邮轮经济、滨海休闲经济、游艇经济等,同时多吸引国际型人才,让广州的软环境进一步改善。
刘斯奋(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发扬“食在广州商在广州”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能用几句话概括,只能像画漫画一样,把它的特点尽量突出,让人一看便明。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刘斯奋认为,广州有两个最大的特点:食在广州,商在广州。在广州的定位里,这个传统不能丢。
广州饮食博大精深早已全国闻名,粤菜款式丰富多样,就连小小一只鸡,都可以在白切、豉油,盐焗等制法上层出不穷;各色小吃遍布全市。全国各种美食都能在广州施展它们的本领,广州饮食可谓“一枝秀美,百花齐放”。
此外,早在汉唐时期,广州就设立了对外贸易的政府部门,唐代的“市舶司”就是专门管进出口贸易的。商贸繁荣使得广州专门划分了一条街给外国商人居住,就是现在光塔路的番坊。清朝闭关锁国,十三行是唯一的外贸点,而改革开放之后,广交会更是全世界商贸的积聚地。
很多人说,广州是一片“文化沙漠”,只有吃喝与做生意的物质生活,却没有一点精神寄托。但一个地方特色,是由它本身的文化所决定的。不管是食在广州,还是商在广州,都是广州融汇现代工业文明精髓的体现。
广州的工业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先进工业文明最先在广州传播,从梁康变法到改革开放全国第一个电影人的出现,广州一直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各种文化的到来。毫无疑问,它接收的文化商业气息会比较浓,但这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丢弃传统,不排斥现代,各种文化就能相互交融,在多元中达到和谐共处。这就是广州的文化。
叶嘉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讲座教授:
尊重城市最重要特征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讲座教授、主任叶嘉安作了《21世纪城市形象的规划和管理》的发言。
在他看来,“城市形象营造”和地方推销是现代城市管治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城市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来保持和发扬城市优势。由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每一个地方的优势不尽相同,需要采用的推销手法也会有差异。可以利用各种建设,商贸政策,本地特色和服务文化去吸引国际流动资金、专才和商旅到他们的城市等等。
塑造一个城市的形象,是要尊重这个城市最重要的特征,尊重其不可复制的惟一性。从地理位置来说,广州是千年商都,从环境来说广州是花城,从传统来说是羊城,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